1.描述郭襄的诗句
风陵夜话,
金钗邀客。
那一场风雪中,
我看见我的爱情。
那一方鲛帕,
飘落在风中,
也飘落在我的心底。
从此,
我的心便如黑沼中的那尾灵狐,
再也不曾平静。
三根金针,
是你给我的愿望。
我轻轻的说出前两个,
却把第三个永远埋在心底。
华山黄叶飘零,
我独立的倩影目送你们离去的背影。
千山暮雪,
只影向谁去?
思念是一种痛苦,
也是一种幸福。
我却用一生来寻找和思念。
红了的樱桃,
绿了的芭蕉,
如水逝去的韶华。
金顶的那片佛光或者该使我解脱了吧。
於是,
青灯古佛,
经书长卷。
有人说,
少室山顶,
何足道为我奏了那曲蒹葭。
也有人说,
武当山上,
张三丰因我出家当了道士。
我拈花微笑。
没有人知道,
我的青春,
早在十六岁那年,
就已埋在清风吹叶的华山之巅。
我的爱情,是风陵渡口的那场风雪,突如其来;
我的快乐,是襄阳城的那场烟火,美丽短暂;
我的思念,是眼中决堤的秋水,烟波连绵;
而我的寂寞,却是寂寞冰雪,横绝峨嵋巅。
2.描述“郭襄”的诗句有哪些
1、少室山头琴未冷,风陵渡口似闻声。
人间自有情难老,不信娇女白发生。(金庸诗评)2、昭君怨-题郭襄 峨嵋慧剑削发, 遁身空门绝尘。
伴青灯古烛, 可怜人! 惆怅夜半松风, 伤心万里来鸿。 哀尘心难化, 眠愁中! 3、卜算子·青葱情 落日襄阳残,寂寞鸦声乱,夕阳映影画窗彩,遥念君不来。
苦亦谁欲晓,白衣惟俏然,纤手金针擢灵心,情为彼声难。4、长相思 叹郭襄 风陵渡,峨眉雾,愁思夜袭藏无处,脉脉情谁诉 夜不寐,人已醉,残酒余羹话斜晖,盈盈仍有泪 思君苦,恋君苦,华山一别无觅处,余生与谁度 妾疲惫,妾憔悴,此爱无缘终不悔,拭去眼中泪5、叹郭襄 本为豁朗无虑人,风陵渡口染情尘. 三枚金针一丝牵,两代素缘四目伦. 断涯渊底粼波漾,危山绝顶云浪纯. 少女追寻少时怀,岂知少时不复闻.6、江城子 襄阳古道动离忧,人不见,水空流. 月中桂子,何处惹新愁? 回首断肠崖边事,云无声,花满楼. 江湖笑傲一杯酒,如此生,更何求? 神女峰下,一江明月流. 彩云从此随风逝,谁与共,泪难收.7、她的爱情是风陵渡那场风雪, 突如其来; 她的快乐是襄阳城那场烟火, 美丽短暂; 她的思念是眼中决堤的秋水, 烟波连绵; 而她的忧伤啊,却是寂寞冰雪、横绝峨嵋巅。
8、无题 我走过山的时候山不说话,我路过海的时候海不说话; 我坐着的毛驴一步一步滴滴答答,我带着的倚天喑哑。大家说我因为爱着杨过大侠,找不到所以在峨嵋安家; 其实我只是喜欢峨嵋的雾,像十六岁那年绽放的烟花。
9、郭襄——我心中的他 我路过海的时候海不说话,我走过山的时候也听不到回答;我骑的毛驴步步滴滴答答,悠悠飘向远处可从不想要回家。 正当喜乐无忧年韶华如花,远游风尘之色却不似十九风华; 愁思袭人无计回避真牵挂,不知天涯何处有那我思念的他。
没半点音讯怎续风陵夜话,见不到大哥哥愿知他如何行侠; 上少室山想找无色问一下,老禅师亦不知他是在何处为家。闻琴声似和鸟语交相应答,百鸟朝凤曲难道还有人能抚它? 白衣男子划了一画又一画,不是剑法是痴迷在那棋子围杀。
旁观者清一语道破危难局,我弹奏古曲留下了他独自惊讶; 高歌一曲轻身去不想其它,屈指昆仑三圣闯少林又有何法? 三个老者连骑而来又回转,以为是留书之人却是少林俗家;他从石亭顶抱着瑶琴落下,教训了青脸人只为他将我威吓; 在亭上听了我和三人对答,其实他也不知名满天下的爹妈; 这人姓何,双名叫作足道,名字谦逊得哪有半点狂妄自大? 琴剑棋三绝技艺冠绝西域,昆仑三圣并非三人就是一个他; 抱着瑶琴到处找我为新曲,丰瞻华美奇妙调和考盘与蒹葭;伊人难道是我,思慕如霞,右手弹琴左手使剑退敌亦惆杂。 从万里远赶来原为送句话,什么经书是在油中好让觉远拿; 平生足迹未履中土乘此游,路上碰到三个西域少林要比划; 非逼他去了剑圣名头不可,反正上少林寺一番做教我猜岔。
萍聚缘和山花与风的烂漫,我怎会不知自己是他心中的她?若是真能为我再重弹一曲,或许我大哥哥找不到还有个他; 他那张嘴会说话可真不假,凭片言折服老和尚请我进奉茶; 为我一句话愿意不来打架,比剑嫌霸道青石板上把棋盘划。 觉远擦掉棋盘又将他剑夹,君宝斜击一掌他没能分身招架; 他誓用十招将这少年打发,虽取巧让君宝倒下也算输此架。
足尖一点身已在数丈之外,传完话就走人怎么忘了叫上咱? 挑着张君宝和我觉远迅跑,到深山里面疲累过度圆寂坐化; 让伤心的少年去找我爹妈,自己却不知何去何从心乱如麻。 不是为杨过才在峨眉住下,我喜欢峨眉的雾像那年的烟花; 我身上佩的倚天宝剑暗哑,昆仑何足道心头定未将我丢下;自少林飘然远去不再回头,他潇洒的身影为何却泪如雨下?10、如梦令_忆郭襄 蝶戏花丛微累, 人忆黄昏仍醉。
姹紫似嫣红, 泪洗粉脂娇媚。 惊绽,惊绽, 恰胜万番情味。
11、叹郭襄 本为豁朗无虑人, 风陵渡口染情尘. 三枚金针一丝牵, 两代素缘四目伦. 断涯渊底粼波漾, 危山绝顶云浪纯.少女追寻少时怀, 岂知少时不复闻. 二八芳华待闺亭 心仪侠迹仰雕踪 风陵渡口江湖雨 襄阳城内不夜灯 金针泽淡诺犹在 古墓草深不闻声 昆仑门下琴剑赋 少室山前九阳经 无缘情痴随岁老 不尽相思伴孤行 弹指红颜韶华逝 峨眉山寺闭视听 天涯思君应难忘 遗恨沧海误终生 长相思 风陵渡,峨眉雾,愁思夜袭藏无处,脉脉情谁诉 夜不寐,人已醉,残酒余羹话斜晖,盈盈仍有泪 思君苦,恋君苦,华山一别无觅处,余生与谁度 妾疲惫,妾憔悴,此爱无缘终不悔,拭去眼中泪12、锦瑟年华——郭襄长吟(并序) 力拒铁骑数十年,郭氏英名天下传。战场杀伐倾心力,侠义满怀卫江山。
匹夫忧国尚为杰,侠名除此孰可堪!智计无双女诸葛,虎踞襄阳若雄关。 蒙兵大起强压境,小子无知妄成擒。
靖蓉无奈忍吞声,小女初生大难临。 此身尚在襁褓间,奇祸身随不孤行。
天幸乱斗无所伤,豹乳蜂浆作依凭。 年光弹指如流水,风陵夜遇西山鬼。
心慕雕侠英杰事,银钗换酒邀人醉。无愧无悔侠者大,为国为民丈夫伟。
畅论英雄谁能受,豪阔胸襟壮逸飞。 皓雪。
3.带有董慧我爱你一生一世的诗句
董生才足使胶西,
慧眼沙门真远公。
我非窃贼谁夜行,
爱君门馆夜来清。
你如玉彻天生成,
一回望月一回悲,
生独徘徊意何为。
一始一终光圣仪,
世间七十老人稀。
董贤三公谁复惜,
慧眼沙门真远公。
我欲横天无羽翰,
爱飐残阳入乱烟。
你坐轻舟顺江游,
一楼烟雨暮凄凄,
生前免向胡中死。
一德惟宁两仪泰,
世上长游天地窄。
董贤三公谁复惜,
慧眼沙门真远公。
我欲使诸凡鸟雀,
爱而不见心断绝。
你落平沙翔林意,
一点分明值万金,
生涯还似旧时贫。
一丸致毙花丛里,
世间七十老人稀。
董逃董逃人莫喜,
慧眼沙门真远公。
我昔初在昭阳时,
爱者虽多见者稀。
你坐轻舟顺江游,
一度思卿一怆然,
生憎帐额绣孤鸾。
一楼烟雨暮凄凄,
世间尽不关吾事。
董逃董逃董卓逃,
慧眼沙门真远公。
我看明岁更沦涟,
爱君词句皆清新。
你可知我心独痴,
一朝结发从君子,
生涯空托一纶丝。
一点分明值万金,
世上风波老不禁。
董逃董逃人莫喜,
慧眼沙门真远公。
我昔初在昭阳时,
爱把长条恼公子。
你坐轻舟顺江游,
一方狱市获来苏,
生在幽崖独无主。
一朝尽没陇西地,
世间尽不关吾事。
董氏出六合,
慧刀幸已逢。
我朝青史上,
爱临一长望。
你若不嫌弃,
一挥氛沴静,
生主虚危星。
一夜几枝空,
世称法眼宗。
董奉杏成林,
慧力堪传教。
我欲图世乐,
爱公满亭客。
你若不信爱,
一挥氛沴静,
生涯水一瓶。
一扫不复馀,
世难愁归路。
董奉杏成林,
慧日皎重轮。
我欲图世乐,
爱子方传业。
你若不嫌弃,
一扫不复馀,
生涯太若浮。
一枝何足贵,
世间人尽睡。
董氏娇娆性,
慧力堪传教。
我欲图世乐,
爱公满亭客。
你若不嫌弃,
一览遗芳翰,
生度鬼门关。
一枝何足贵,
世随渔父醉。
董氏娇娆性,
慧日暖皇编。
我有三尺琴,
爱雪愁冬尽。
你若不信爱,
一举刈膻腥,
生申属圣明。
一朝春夏改,
世事浮云外。
董泽雷声发,
慧日皎重轮。
我家柱石衰,
爱惜已六载。
你若不信爱,
一朝辞此地,
生苦百战役。
一春莺度曲,
世网婴我故。
4.苏惠的璇玑图诗句有
千古流芳的《璇玑图》 关中农村,特别是武功、扶风、岐山、兴平一带,姑娘出嫁时有种讲究:结婚当天,娘家要送女婿及吃筵席的众亲友蓝、白、红等三色线织就的方形手帕,寓意着女婿及夫家对婚事不得“三心二意”。
久而久之,“织帕相赠”成为关中婚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追究其文化根源,应与关中民间传说——苏惠《璇玑图》有关。
《璇玑图》的传说 十六国时期,前秦国中有一位兰心蕙质的才女叫苏惠(字若兰)。据说,她是县令苏道质的第三个女儿,自幼聪颖过人,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织布,远近乡人都叹其机智过人。
16岁时,苏惠嫁给书香世家的窦滔,夫妻恩爱,情同鱼水。窦滔“风神秀伟,精通经史,允文允武,时论尚之。”
在秦州(今天水)任上政绩卓著。谁知却遭小人谗言密谋造反,窦滔被抄没家产,并被发配至流沙(今敦煌)服苦役。
七八年过去,窦滔杳无音信,苏惠思夫与日俱增,遂将无限情思写成七八千首诗文。后来,窦滔官复原职,再得重用,往襄阳赴任。
此时,苏惠才知窦滔已纳能歌善舞的敦煌女子赵阳台为妾。为此,夫妻反目,窦滔赴襄阳任时,苏惠没有跟随。
后来,苏惠悔恨难当,为表达坚贞爱情与分离之苦,她用五彩丝线织成长宽8寸的诗文锦帕,托人送给丈夫。窦滔看后大为感动,立将宠妾赵阳台送回关中老家,然后隆重迎接苏惠到身边,夫妻和好如初。
这诗帕便是千古流芳的《璇玑图》。有关苏惠璇玑图传说的文字记载有多处,最有代表性的是《晋书·列女传》和武则天的《苏氏织锦回文记》。
而故事的发生地也有“武功说”、“扶风说”和“天水说”。 《璇玑图》由于奇巧善变、文采斐然,千百年来,引起了无数文人雅士的兴趣,人们不断地解读、玩味它。
“璇玑”本是中国古代天文测量的器具,而“璇玑图”的名称是因为《璇玑图》的中心有“璇玑图”三个字而得。《璇玑图》共29行每行29字,除去后人加上的“心”字,总共840个字。
无论从左右、上下、里外、交互、叠一字、退一字、半段顺逆、旋回诵读,均能成七言、六言、五言、四言、三言等格式的诗文。依据目前的统计,璇玑图可组成7958首诗,故有“情诗八千”之说。
其诗句节奏明快、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情真意切、如怨如诉。伤感处催人泪下,愉悦处涕破笑来,真可谓妙手天成。
例如:“苏作兴感昭恨神,辜罪天离闻旧新。霜冰齐洁志清纯,望谁思想怀所亲!”幽怨、不平盈胸的同时,又表达了霜冰一样的纯洁真情;又如,“伤惨怀慕增忧心,堂空惟思咏和音。
藏摧悲声发曲秦,商弦激楚流清琴。”描述了悲思满怀的主人,独坐空堂抚琴,琴声呜咽,心曲悲伤;“寒岁识凋松,贞物知终始。
颜衰改华荣,任贤别行士。”用岁寒而后凋的松柏作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夫君矢志不移的真情。
而这首诗倒读也行,同样也是文词通顺,意境甚至更佳。 回文的集大成者 回文是西晋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其字句回旋往返皆可成文,而且符合格律规范。
朱存孝《回文类聚序》说:“自苏伯玉妻《盘中诗》为肇端,窦滔妻作《璇玑图》而大备。”据说,苏伯玉出使在蜀,久不回家,其妻思念以极,作诗于盘中寄与他,取其盘旋回环之意。
苏伯玉读后即感悟回家;而苏惠的《璇玑图》则是回文诗的集大成者,一出现就达到了顶峰,后人无有能及者。此后,历代解读、模仿者不计其数。
皮日休、苏东坡、王安石、秦观、汤显祖、袁枚等著名文人都写了不少的回文诗词,凝练的文字蕴含着复杂精妙的内容。据说有一次,苏轼拜访秦观不遇,写信去和尚寺里询问情况。
秦观见信后,回了一封14个字排成一圈的怪信: 暮赏 已花 时归 醒去 微马 力如 酒飞 苏轼看后连声叫好,原来,秦观通过这首回文诗描述了他外出游玩的生活和情趣。其可读为:“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14个字组成了一首七言绝句,而且每个字出现两次,遣词用字功力极高。
较之人们耳熟能详的这一回文典故,《璇玑图》则变换更多、组合更巧、更为奇特。武则天特别喜欢《璇玑图》,她在《苏氏织锦回文记》中赞道:“五彩相宣,莹心耀目,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文章,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古迈今。”
南宋的朱淑真重金购得《璇玑图》,研读之后作有《璇玑图记》,曰:“于是坐卧观究,因悟璇玑之理。” 《璇玑图》的价值与影响 苏惠的回文织锦精妙绝伦,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武则天称其“上陈天道,下达人情,中稽物理,博引广譬,寄意深远,玄妙至极,堪称千古奇文。”《诗薮》外编卷四云:“苏若兰璇玑诗,宛转反覆,相生不穷,古今诧为绝唱。”
首先,当时多数的普通大众是看不懂《璇玑图》的,苏若兰笑言:“徘徊宛转,自为语言,非我佳人,莫之能解。”但文人雅士却对其产生浓厚兴趣,纷纷尝试破解织锦诗句。
从《晋书》开始到唐,有武则天、李白、李善、吕延己;到宋,有苏东坡、黄庭坚、秦观等;直到明清时期,研究《璇玑图》的人依旧很多,代代不绝。人们从各自的角度,探索出了奇妙精绝的各种读法。
1600多年了,《璇玑图》魅力不减,仍有着巨大的吸。
5.琴字开头的诗句
、琴书换日,睡馀无力。
2、山水最宜情共乐,琴书赢得道相亲。
3、琴罢独歌还独吟。松风涧水俱知音。
4、琴高台畔,花姑坛上,鸾翔凤舞。
5、琴心漫流怨,带眼偷长。
6、好音情慧,琴里句中暗识。
7、琴心破睡。轻寒漠漠侵鸳被。
8、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9、琴瑟逾欢。好向玉堂视草
10、琴书萧散,更欣有酒盈尊。
11、琴上金星正照,砚中鸖眼相青。
12、琴高双鲤,鼎来同醉孤绝。
13、琴罢不堪幽怨,遥想三山影外,人倚夜
14、天迥楼高,日长院静,琴声幽咽。
15、琴堂窗户清无暑。宫妆争捧黄金注。
16、琴拂虞薰,月裁班扇,麦秋槐夏清和。
17、清风明月解相留。琴声万籁幽。
18、琴堂无事,何妨同泛香溜。
19、琴堂无事。满酌金罍承帝祉。
20、琴心和止。姹女与君相对喜。
21、琴心传密意,唯有相知,失笑他满恁撩乱。
22、琴鹤堂前,仍共赏,蜀锦堆红炫昼。
23、琴里新声风响佩,笔端醉墨鸦栖壁。
24、东风偏作夜来寒。琴心老尽不须弹。
25、任偏罗髻却拈书。琴心谁与问相如。
26、琴调细鸣焦木,矢声不断铜壶。
27、琴心知未许,想钿钗、流落谁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