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律诗的 “粘、对” 是什么意思

古体诗里的粘对是诗律术语。

对,取相对之义,指同一联内对句与出句平仄必须相反相对,即仄对平,平对仄。 粘,取粘连、粘附之义,指后联出句与前联对句必须相同相粘,即平粘平,仄粘仄。

对、粘的标志主要看五言第二、四字,七言第二、四、六字平仄是否有误,最关键位置的五言第二,七言第二、四字平仄务必分明。 扩展资料: 七言律诗的兴起,晚于五言律诗。

它起源于南北朝,萌芽于齐梁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之间。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始有成篇,至盛唐,王维、李颀、岑参、贾至诸人刻意锤炼,方使它在体制上达到纯熟,而崔颢、李白仍有骈散交杂、半古半律之作。

这一时期的七言律诗虽亦有高华秀朗的名篇,但内容上绝大多数属于奉和应制、酬赠,比之五言律诗更见狭窄。同时,盛唐时期李白、王维、高适等诗人的七律,多有失对、失粘、重字之误。

到了杜甫,七言律诗才展示其诗体潜力而打开艺术天地。 杜甫全面开辟了律诗的境界,时事政论、身世怀抱、风土人情、文物古迹,一概熔铸于精严的格律之中,把这一诗体的价值提到了足与古诗、绝句并立相峙的高度。

杜甫以下至中唐时期,七言律体未能推陈出新。晚唐时期,七言律诗则打开了新局面。

温庭筠、李商隐、杜牧这几位七律圣手不仅修整了律诗的形体,而且改造了律诗的气质,把律诗艺术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言律诗 。

2.律诗中的上下句粘连

律诗的平仄有“粘对”规则。

“对”就是对立,上文已经提及,这里不再重复。“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的第二字的平仄要与前联对句的第二字相一致。

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平仄格式,都是合乎这个规则的。

试看诗句《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滕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第二句“水”字仄声,第三句“岭”字跟着也是仄声;第四句“蒙”字平声,第五句“沙”字跟着也是平声;第六句“渡”字仄声,第七句“喜”字跟着也是仄声。可见“粘”的规则是很严格的。

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就雷同;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背诵平仄的歌诀(即格式)。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都能背诵出来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律的平仄。不管长律有多长,也不过是依照粘对的规则来安排平仄的。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

3.律诗的相粘问题

所谓“粘”是指上联的第二句与下联第一句,它们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同。

具体看,就是诗中第二句与第三句,第四句与第五句,第六句与第七句共三组,组内考察每句第二字平仄要相同。否则为“失粘”。

组与组之间则不考虑。注意,这“粘”只限于“一个字”,不牵连太多。

所谓“对”是指同一联两句的平仄相反。由于有“一、三、五不论”的约定,所以实际是注重第二、四、六、七这四个字的平仄。

具体看,就是诗中第一与第二句、第三与第四句、第五与第六句、第七与第八句共四组,组内考察两句的二、四、六、七这四个字的平仄是否逐个对应相反(遇到可能“犯孤平”的情况,另有通融).注意,这里说的“对”只限于两句字声平仄的相反,并不管字面词意如何。

4.律诗中相粘的“粘”的念法

应为形容词,故为相粘nián◎ 粘 nián〈形〉(1) (形声。

从米,占声。本义:具有粘性) 同本义 [glutinous;sticky]。

如:粘粥(粘稠的粥);踩在一些粘东西上;粘涎(口涎;亦在方言中谓言语、举止不爽利,令人乏味);粘稠(浓厚而带粘性);粘粘涎涎(形容言语不简要)◎ 粘 zhān〈动〉(1) 粘( nián)的东西互相连接或附着在别的东西上 [glue;stick;paste]。如:粘合(粘贴胶合);粘竿(一种顶端涂粘质,用以捕鸟的竹竿);粘着(用胶质把物体固定在一起。

亦指执着,不能超脱)。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