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进酒中的诗句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们,我们德州有一种酒,名叫“古贝春”,它的广告语是“千年大运河,万家古贝春”,从这里我不仅能知道这酒的悠久历史,我还知道它是家喻户晓的.其实,在中国,酒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人们可以借酒浇愁,也可以饮酒助兴,而在古代,很多的诗人就借酒兴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无数的名句佳篇都与滟滟美酒相互辉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就在自己的诗作《寻李白》中这样来评价这位诗人: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酒与李白的难舍难分的关系,李白写酒的诗句也有很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比如: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在李白所有与酒有关的诗篇中,能代表他的人格个性和艺术品格的当数《将进酒》,我们就一起来赏读这首诗歌. 二、教学过程: 1、朗读,疏通字音: 请同学们根据课下注释将这首诗读上两遍,注意里面的字音,读完就停下. 学生读.(第一二遍) 请同学来交流一下,你认为在读这首诗时要注意哪些字的读音呢? 学生回答. 将 qiang:请(喝酒) 好,下面请一位同学将诗歌再读一遍,注意把刚才强调的字音读准确. 学生读.(第三遍) 学生纠正.老师强调. 2、朗读,疏通字义: 好,下面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再大声的朗读一遍,看看里面还有哪些你不了解的字或词语,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学生读.(第四遍) 哪位同学还有疑问? 学生提问. 学生解答或老师解答. 3、自主学习,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第一步:自主讨论 这首诗的字词很容易理解,那么在这首诗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下面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讨论学习一下,然后选择一两个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词语写到黑板上.我们只给四个小组提供这样的机会啊,希望同学们好好把握,勇敢的展现自我. 第二步:小组展示 哪个小组讨论出结果哪个小组先来展示.在后面注上以你的名字命名的小组. 还有哪个小组再来补充?我们希望听到不同的声音,听到振聋发聩的声音. 第三步:分析理解 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好,下面我们就请第一个上来的小组来为大家解析一下,为什么会选用这两个词语来概括诗歌的思想感情呢? 学生解析.(包括感情,手法,最主要的是手法——夸张,比喻,用典,借代,起兴) 能不能从诗歌中选取最能体现这种感情的句子,为大家朗诵朗诵,感染感染同学们,让他们也与你形成心灵的共鸣.(第五遍) 第四步:个性解读 刚才的同学解析的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再从这些词语中挑选一个你认为最有个性的,请这一小组的同学为我们大家解析一下. 学生挑选. 学生解析并朗读.(第六遍) 第五步:难点解读 刚才的解析也个性十足,非常好,语文课堂只有彰显了鲜明的个性才能充满活力,充满生命力.那么,同学们在这些词语中有没有发现你最疑惑的、最难以理解的词语呢? 学生挑选. 学生解析并朗读.(第七遍) 那么,在你看来,《将进酒》的基调应该以豪放激昂为主呢,还是以悲伤激愤为主?举手表决. 我们看看李白自己能不能告诉我们答案.。

2.将进酒谈谈本诗的情感表达方式谈谈本诗的情感表达方式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将进酒》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内容多写宴饮游乐.诗中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也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但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取得出色的艺术成就.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