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月有清辉的诗句有什么

1、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原诗: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2、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唐·李白《把酒问月》原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3、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唐·杜甫《月夜》原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4、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唐·张旭《清溪泛舟》原诗: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劳歌。

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5、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唐·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原诗: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6、皓月升林表,公堂满清辉。

——唐·韦应物《答长宁令杨辙》原诗:皓月升林表,公堂满清辉。嘉宾自远至,觞饮夜何其。

宰邑视京县,归来无寸资。瑰文溢众宝,雅正得吾师。

广川含澄澜,茂树擢华滋。短才何足数,枉赠愧妍词。

欢盼良见属,素怀亦已披。何意云栖翰,不嫌蓬艾卑。

7、山川正气侵灵府,雪月清辉引思风。——唐·方干《赠李郢端公》原诗:非唯孤峭与世绝,吟处斯须能变通。

物外搜罗归大雅,毫端剪削有馀功。山川正气侵灵府,雪月清辉引思风。

别得人间上升术,丹霄路在五言中。8、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宋·欧阳修《晚泊岳阳》原诗: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9、今夜松江归路,月明愁满清辉。——宋·曹勋《清平乐》原诗:赵家燕燕,宜在昭阳殿。

春入馆娃深宫宴。秀色从来未见,浅颦轻笑都宜。

临风好是腰肢。今夜松江归路,月明愁满清辉。

2.关于月有清辉的诗句有什么

1、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原诗: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2、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唐·李白《把酒问月》

原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3、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唐·杜甫《月夜》

原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4、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唐·张旭《清溪泛舟》

原诗: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劳歌。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

5、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唐·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原诗: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6、皓月升林表,公堂满清辉。——唐·韦应物《答长宁令杨辙》

原诗:皓月升林表,公堂满清辉。嘉宾自远至,觞饮夜何其。宰邑视京县,归来无寸资。瑰文溢众宝,雅正得吾师。广川含澄澜,茂树擢华滋。短才何足数,枉赠愧妍词。欢盼良见属,素怀亦已披。何意云栖翰,不嫌蓬艾卑。

7、山川正气侵灵府,雪月清辉引思风。——唐·方干《赠李郢端公》

原诗:非唯孤峭与世绝,吟处斯须能变通。物外搜罗归大雅,毫端剪削有馀功。山川正气侵灵府,雪月清辉引思风。别得人间上升术,丹霄路在五言中。

8、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宋·欧阳修《晚泊岳阳》

原诗: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9、今夜松江归路,月明愁满清辉。——宋·曹勋《清平乐》

原诗:赵家燕燕,宜在昭阳殿。春入馆娃深宫宴。秀色从来未见,浅颦轻笑都宜。临风好是腰肢。今夜松江归路,月明愁满清辉。

3.古诗中“”清辉“”的意识 谢谢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秋月悬清辉

作者:蒋防

秋月沿霄汉,亭亭委素辉。山明桂花发,池满夜珠归。

入牖人偏揽,临枝鹊正飞。影连平野净,轮度晓云微。

晶晃浮轻露,裴回映薄帷。此时千里道,延望独依依。

尺素隐清辉,一毫分险阻。(《题画山水图》)

清辉殿双头牡丹

诗人:宋庠 朝代:清

禁御含晖地,春英浥露天。

万柯蒸协气,双蘤应祥篇。

傃日香弥酷,乘风艳欲然。

联葩宸屋外,交影帝觞前。

咏掩华跗秀,名均紫脱妍。

朝绥歌茂贶,声冠亿斯年。

4.以桂花明志的古诗

《鹧鸪天·桂花》是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也是李清照的一首咏桂花的词。李清照是个爱花之人,其笔下屡见梅红梨白、棠残菊瘦,还有风姿别致的藕荷添彩,整卷《漱玉词》宛若一座百花园。这首《鹧鸪天》的主角是桂花。桂花虽然貌不惊人,却以怡人香气、疏淡情怀惹人爱慕,令骚人墨客纷纷呈来情诗雅词以诉衷肠。

作品原文

鹧鸪天·桂花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她说“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桂花的颜色浅淡,如银桂之白,金桂之黄,丹桂之红。桂花之黄是暗淡的黄,并不明艳耀眼,而红亦是暗淡的。作者准确地抓住桂花颜色的特点,以“暗淡”、“轻黄”二词,说明桂花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泽和浓艳娇媚的颜色取悦于人。桂花之香十分浓郁,沁人心脾,它秉性温雅柔和,有疏淡的情怀,虽多处于深山之中,却能将浓郁的芳香飘向人间。这两句实际上描写的是桂花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它的外表美得低调深沉,它的内心美得娴雅淑静。因此,词人非常欣赏桂花,赞之为“花中第一流”。她认为花的内在美尤为重要,“何须浅碧深红色”,那些以色取胜的群花,在作者眼中是不能称为“一流”的,而没有“浅碧”、“深红”之色的桂花才是“冠中秋”的。她还拿梅、菊来与桂花相比,“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梅是作者的酷爱,菊亦是作者常常提及的花,但是在桂花面前,梅花会生妒意,菊花会羞愧难当,自叹不如。桂花是足以摘得中秋第一之冠的。

5.古诗词中形容月光的词语如清辉

1. “皎皎”、”空里流霜”、”月华”等

出自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2. “霜”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3. “清光”

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6.林旭的古诗

林旭(1875年-1898年),字暾谷,福建侯官(今福州)人。

清朝末年维新派人士。出身举人。

是康有为的弟子,戊戌六君子之一。光绪十九年(1893年)癸巳恩科福建乡试解元。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曾任内阁中书。1898年3月倡立闽学会,与粤、蜀、浙、陕各学会相呼应,推动维新运动。

又是保国会倡始董事之一。同年9月5日,百日维新后期,授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此后十日间,上书言事甚多,不少上谕出其手笔。

戊戌变法失败被捕,与谭嗣同等(总称戊戌六君子)同时被杀害。著作有《晚翠轩诗集》。

妻子是晚清名臣沈葆桢子沈瑜庆之长女沈鹊应,擅诗词,在林旭就义后,服毒自尽。《狱中示复生》青蒲饮泣知何补,慷慨难酬国士思。

欲为君歌千里草,本初健者莫轻言。林旭学诗并没有遵循一般的由浅至深的规范,而是“力学山谷(黄庭坚),后山(陈师道),宁艰辛,勿流易,宁可憎,勿可鄙”,(陈衍《石遗室文集》卷九)走上了“取路孟郊、陈师道,苦涩幽僻,识者以为孟夏行冬令”(《闽侯县志》林旭传)的艰难道路。

按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林旭的诗歌可以一八九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早期林旭的诗作深受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影响,刻意模仿唐宋名家风尚,属于近代诗坛上的“同光体”诗派。

内容多为模山范水,吟花弄月,应酬赠答,矜才炫学,情调感伤忧世,寄托着深沉的人生。艺术表现含蓄委婉,沉郁深致,矫奇立异,凄清苍凉,风格幽僻冷峻。

这同他早年经历系统封建文化教育的过程,以及长期接受“同光体”流派的薰陶,不能不说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林旭早期的某些诗篇与正统“同光体”故弄玄虚的格调尚有不同之处,略间悠然隽永的神韵和时代特色的意境。

首先,描绘祖国灵山秀水的诗作,散发着一种清新真切的气息,别耐咀嚼的滋味。“闭门不看宜州山,临去还来访窟颜。

聊欲问僧寻枕簟,溪轩踅卧听潺潺。”(《题三游洞》)如此明快的诗句,相当婉曲流畅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风光的流连,确实包含着令人陶醉的基调。

“清溪十里几多盘,收束将穷却放宽。山要拦人拦不住,侧身让过乞人看。”

(《暑夜泛姜诗溪》)这首情趣盎然的小诗,写得那么轻松洒脱,犹如缀画一般,。其次,林旭由于生长在中国近代天风海雨的形势下,诗坛上改革与保守诗派的斗争,对思想尚未成熟、求知欲望又极强的他产生了强劲的冲击波,所以在他早期的诗作中,还有不少异同于“同光体”流派绝不写“感事”内容的诗歌。

“屯幕临官道,柳阴卧橐驼。莫将笳鼓竞,空唱天山歌”。

“客店骡马滚,公徒何振振。皆言防帝畿,那复愁行人。”

(《北行杂诗》)“壮夫腰镰方纵意,渔父拿舟自垂泪。哀哉斩艾不自得,纷纷载去如束藁。”

(《闵月湖荷花》)这些诗歌不但揭露和鞭挞了当时封建军队在侵略者面前不堪一击,望风披靡,在百姓面前却不可一世,如同豺狼的腐朽残暴本性,也描述了人民生计清寒困苦的凄凉状况。诗人忧国忧民的衷肠,和那血与泪竞流、心与国相印的主人翁形象宛然在目,实乃诗人爱国主义思想的折光反映。

一八九五年的“公车上书”之举,直接激成了中国近代思想界和文化界产生的巨大骚动。这时,向维新变法迈出步子的林旭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其后期的诗作注意博采众长,“论诗如文较多派,能驿众家亦无害。”(《酬征宇江亭谈诗见赠》)力改幽僻冷峻风格中的平庸拟古形式,使严整的韵律与散文化的笔法谐和,使俗语、新名词与奇异、旧格调沟通,明显地突出了原风格中现实主义的艺术个性。

内容也逐渐地从消极感伤,托古寻旧,自恃高雅的圈子里了出来,开始“留心世务”的追求。主题多在“纵论时事,臧否人物,有为一代兴亡所系者。”

(李宣龚:《晚翠轩诗·序》)颇富时代意识。林旭参预戊戌新政后,更加深刻地目睹了清末官场的腐败内幕,对封建权贵尤为痛恨。

“世士矫诬百可笑,拜跽但知利与名。固宜志士慷慨起,引臂疾呼寐者醒。”

(《正阳关孔子庙诗》)诗人怒斥那帮在国难当头,尚醉心于阿谀奉承,争名夺利,诬蔑咒骂变法维新的封建顽固派。呼号爱国士子引臂而起,唤醒国人去进行救亡图存的斗争。

愤不能抑,拍案而起的激楚之情跃然纸上。同时,林旭对自己多年来苦心学习的所谓国粹精华也越来越感到失望,“依违难述平生好,寂寞差欣咎眚宽。

身锁千门心万里,清辉为照倚阑干。”(《直夜》)由衷地表述了诗人不顾同仁好友的劝说,而积极参加维新变法运动的意向,并相信自己选择的事业是正义的,理想是可望的,虽心锁千门,却心高万里的酬国壮志。

林旭后期诗作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在“百日维新”失败后,他被捕下狱,在牢中忆昔思今,感慨万千,而付与谭嗣同的绝命篇。“青蒲饮泣知何补,慷慨难酬国士恩。

欲为君歌千里草,本初健者莫轻言。”(《狱中示复生》)“青蒲饮泣”是借《汉书·史丹传》中的典故,来比喻自己与光绪皇帝间的亲密关系,全篇饱和着林旭壮志未酬的沉痛心情,告诫了后继者血迹斑斑的深刻教训。

但诗人把变法维新的希望寄托在一个软弱无能的皇帝身上,也反映出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志士客观上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时过境迁。

7.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况清辉满十分.诗句的解释

一弯新月就足以照亮天下了,又何况是满月十分呢

这里有个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说林则徐有一女,才貌双全,嫁给了当时颇有才气的沈葆桢。沈葆桢年轻气盛,到处夸口,目空一切。林则徐听到别人的议论,就想找个机会和沈葆桢谈谈。

有一次,沈葆桢月夜饮酒,诗兴来了,就写了两句咏月的诗: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弯弯的一钩残月已照亮了大地,何必要那银盘一样的满月呢?沈葆桢让林则徐看诗。林则徐看后,思考片刻,拿过笔随手把“何必”的“必”字改为“况”字,使诗句成了: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况清辉满十分。

沈葆桢看后,十分羞愧,因为虽然是一字之差,但意思却大相径庭,由自满的口吻变成了壮志凌云的生动写照。从此以后,沈葆桢变得谦虚好学了。

人心如月,做人是安于一沟之明,还是志在清辉十分呢?诚然,一个人得一钩之明是容易的,但要想清辉十分却是极为困难的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