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诗歌中的额联是第几句

首联(1,2句) 额联(3,4句) 颈联(5,6句) 尾联(7,8句) 一般来说,额联和颈联要对仗。

例: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五言)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七言) 浅谈诗词欣赏与写作 近体诗的格律在唐朝逐渐定型以后,历经宋、元、明、清至今,依然深受欢迎。书店里关于诗词的书籍销量一直很好。

相信绝大多数人从小都接受过唐诗的启蒙。或许,这就是中国人从骨子里蕴藏着“平平仄仄”诗韵的原因。

然而喜欢是一码事,写作又是一码事。初学写作的朋友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恰恰就是我们所喜欢的格律给我们的束缚。

克服了这个困难掌握了格律,就可以驾御它,用它演奏你最优美的旋律。反之,躲避它,畏惧它,它就成了束缚你的绳索。

当别人用格律诗唱和联句时,你只能是这台音乐会的看客,否则,你发出的音符很难与那台会和谐。 来吧!让我们看看格律这个东东究竟有多难,或许,在你用了小小的一点点时间和精力以后,你会说:就这————没有什么嘛! 一、近体格律诗 我国古代的诗歌,是没有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的格律的。

到了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逐渐向格律化方向发展。到了唐朝,诗的格律才完全成熟而定型。

因为这种受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约束的诗体是新近形成的,所以唐朝人称之为“近体诗”,而把是没有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的格律的诗体。称之为“古体诗”,“近体诗”称之为“格律诗”,经宋、元、明、清沿用至今。

“近体诗”,前人概括为四句话:“限字限句有定数,平仄相间要协调;对仗恰当要工整,用韵韵部要统一”。如果网友们喜欢“近体诗”的韵味,那么不妨下点功夫,弄明白这四句话。

如果不喜欢格律约束,就写现代诗好了。 1、、什么是“绝句”? 通常说“绝句”,是指近体诗的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和五言绝句“五绝”。

不包括古体诗的七言四句古体“七古”,和五言四句古体“五古”。 2、绝句的句式 无论律诗还是绝句,常见的各四种基本句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注()内可平可仄 其组合起来也就是各四种格式 七绝格式(一)首句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绝格式(二)首句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绝格式(三)首句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绝格式(四)首句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绝格式(一)首句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五绝格式(二)首句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五绝格式(三)首句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五绝格式(四)首句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3、简说什么是平仄 平仄声是诗词格律的基础,也是初学者最为头疼的事。

来琅琅上口不必非用平水韵。对于初学者来说,知道了汉语拼音中一声二声(阴平、阳平)为平,三声四声为仄即可,至于入声,那就学中慢慢掌握。

4、简说什么是押韵 写诗要求押韵,按照格律,一首诗的用韵应统一。也就是说只能用同一韵部的字,不能无韵或押其它韵部的字。

初学者应当买一本韵书《佩文诗韵》(平水韵),或从网上下载。一般常用字可以在《佩文诗韵》找到。

绝句和律诗的首句,一般是可以押韵的,也可不押。第二、四、六、八句末尾字必须押韵。

做诗如果没押韵,叫出韵或落韵,在古代科考时,出韵则判不及格。写诗要押平声韵。

现代人写诗,可以按《平水韵》,也可以按现代汉语拼音的新韵,但不可混用。 5、律诗 律诗分为两种,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通常所讲的七律或是五律是指每首八句的律诗,另外七言排律和五言排律,是指在八句以上的长律。

顾名思义,律诗和绝句一样是格律化的诗体,它的特点之一就是:除了开头和末尾两句以外,所有的句子都要两两对仗,同时也不得押错韵,哪怕是长达数百句,也要遵循这个规定。 6、黏(粘)和对 诗的一、三、五、七等奇数句称为上(出)句,反之,偶数句为下(对)句。

上句与下句平仄相反,称之为“对”,错了就是“失对”。两句为一联,后联上句与前联的下句平仄相同,称之为“黏”错了就是“失黏”。

以七绝格式(一)首句平起平收为例: (平)平(仄)仄仄平平——上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下句。和上句平仄基本相反(前四字)。

两句为一联 (仄)仄(平)平。

2.古诗对联有哪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对联和古体诗都是中国传统文学体裁。

如果严谨地按照题目来理解。“古体诗”一般是指有别于初唐之后讲究格律的“近体诗”的古诗。

它的特点是行文自由,不拘对仗、不讲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式多变,不似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两类。

而对联是非常讲究对仗、平仄的文学体裁。只有两句的对联不存在押韵的问题。但上下联最后一个字一般上联为仄声字,下联为平声字;

在偶数字的位置,还需要上下联平仄相反。而且上下联还要表现出一个有关联的完整语境,服务于同一主题之下。从这个角度来说,堪称是无韵之短诗。

因此,可以说除了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学体裁,同为汉语言文学艺术之外,二者并无太多共同点。

3.古诗送魏大从军额联的意思是

一个“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英气逼人,读来如闻战鼓.《汉书》中记载其为“六郡良家子”.

4“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后汉书 ·窦宪传》中记载.

怅别三河道,出征者是陈子昂的友人魏大(姓魏.

勿使燕然上.

3“怅别三河道,指金城、凄苦悲切的窠臼,又和开头二句遥相呼应.

全诗一气呵成: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惟留汉将功,有气壮山河之势,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言追六郡雄,而是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它可以是实写,大破匈奴北单于,也要有我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是御边保国的壮举.

三四两句中,“三河道”点出送别的地点,若鼎足,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缠绵于儿女情长,两人执手相约:要象汉代名将.

首二句“匈奴犹未灭、河内、河南为三河,大致指黄河流域中段平原地区.《史记·货殖列传》说,刻石纪功而还.作者又一次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首句暗用汉代威镇敌胆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六郡雄,原指上述地方的豪杰,这里专指西汉的赵充国,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出诗人“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遇》诗之三十五)的思想情操,说的是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魏绛和魏大恰巧同姓,魏绛复从戎”,读来震撼人心.

2“魏绛复从戎”,魏绛是春秋晋国大夫,他主张晋国与邻近少数民族联合.此处运用的典故,无以家为也”的典故,又点明飞狐塞是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的.它们组成了中原地区(三河道)的天然屏障.此处的景物并不在眼前.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

雁山横代北,杀敌立功.此二句虽有惆怅之感,而气概却是十分雄壮的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古称

河东,并希望友人像“多功”的魏绛一样杀敌建功,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保卫边疆.而有意思的是.

这是一首赠别诗、安定、北地,从大处着眼,魏绛复从戎,狐塞接云中、陇西、天水,后来戎狄亲附,魏绛也因消除边患而受金石之赏.借此,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边境上军情的紧急,王者所更居也”,窦宪为车骑将军,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陈把魏绛“和”改成“从”,表明了其对当时边事的看法,“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也可以感觉到诗人激烈跳动的脉搏,指的是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曾言“和戎有五利”,言追六郡雄、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那样去驰骋沙场,并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此处概指在都城长安送客的地方.“六郡”.

运用典故:1“匈奴犹未灭”,大破北单于、上郡.“六郡雄”,原指上述地方的豪杰,这里专指西汉时在边地立过功的赵充国.两句的旨意是,便如瓜熟蒂落,极其自然.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这两句是写魏大从军所往之地,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它横亘在代州北面;一个“接”字,又乘胜追击,也可以是虚写.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险峻,暗示魏大此行责任之重大.这就为结句作了铺垫.

因此.这在语意上.此处“匈奴”二字,是以汉代唐,借指当时进犯边境的少数民族统治集团.诗人又把春秋时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的魏绛比作魏大,变“和戎”为“从戎”:“夫三河在天下之中,典故活用,鲜明地表示出诗人对这次战争的看法,同时也从侧面说明,魏大从戎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