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形容故人回乡的诗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二、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 >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 >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 >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 >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 >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 >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 >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 >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 >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 >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 >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 >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 >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 >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 >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 >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 >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
2.形容回乡的诗句有哪些
1.《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鬓毛衰 一作: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腊日》
唐代: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3.《癸巳除夕偶成》
清代: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4.《同州端午》
唐代: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5.《门有车马客行》
唐代:李白
门有车马宾,金鞍曜朱轮。
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
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
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
叹我万里游,飘飘三十春。
空谈帝王略,紫绶不挂身。
雄剑藏玉匣,阴符生素尘。
廓落无所合,流离湘水滨。
借问宗党间,多为泉下人。
生苦百战役,死托万鬼邻。
北风扬胡沙,埋翳周与秦。
大运且如此,苍穹宁匪仁。
恻怆竟何道,存亡任大钧。
3.回乡偶书古诗
《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虽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满生活情趣。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回乡偶书二首⑴
赵玄荒院士楷书刻石拓片《回乡偶书·其一》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⑵,乡音无改鬓毛衰⑶。
儿童相见不相识⑷,笑问客从何处来⑸。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⑹。
惟有门前镜湖水⑺,春风不改旧时波。[2]
注释译文
编辑
作品注释
⑴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⑵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⑶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在《辞海》中有两种读音和意义: 一:(shuai)衰落;衰退。如:年老力衰。 二:(cui)1.依照一定的标准递减。2.通“缞”。古时丧服,用粗麻布制成,披于胸前。 从诗句语境来看,“衰”应作减少讲,即口音未变却已鬓发疏落、减少。 而且,古人作诗讲究合辙压韵,“衰”应与首句尾字“回”压“ui”韵。故此句中“衰”读作“cui”,一声。疏落,衰败。鬓毛衰:老年人头发稀疏减少。
⑷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⑸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⑹消磨:逐渐消失、消除。
⑺镜湖: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上。[1-2] [3] [4]
作品译文
【其一】
我从小离开家乡年老才返回,我的乡音没变头发却已稀疏。家乡的儿童看我是远方的客人,他们笑着问我从何处来。
【其二】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3]
4.回乡偶书的诗句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在年少时外出,到了年暮之年才回故乡。
我口音虽未改变,但我那双鬓却已经斑白。
所有儿童们看见我,都没有一个认识我的;
他们笑着互相问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离别家乡已很长时间了,
回家后才知道家乡的人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只有门前镜湖的碧水,
在春风吹拂下,依然像往日那样漾着清波。
5.形容外出和返乡难舍复杂心情的现代诗词
对朋友难分难舍的情感常常会想起的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朋友难舍难分要求写一句古诗句
中国古诗形容最瘦的人莫如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除此之外,还可以总结出很多很多“最”,古人的智慧让人不由得感叹一句:太有才华了!
最快的船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最深的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最深的雪
夜来城外三尺雪,晓驾碳车辗冰辙。
最多的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最难找的人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最长的头发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最穷的女人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最开心的事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最无才的人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最害羞的人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最憔悴的人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最忧愁的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最大的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最寂寞的时候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最长的脸
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刚流到腮边。
最大的额头
未出庭院三五步,额头已到画堂前。
最恐惧的地方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最多的爱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最浓的情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最长的情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最孤独的人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最悠闲的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最忙碌的人
城头铁鼓声又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最有计谋的士兵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最有志气的人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最孤独的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最美的女人
回媚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最高的危楼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最远的朋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酒量最大的人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爬得最高的人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谁难舍一段尘缘落下诗句千行
谁难舍一段尘缘落下诗句千行 谁望穿隔岸灯火欲将心事轻藏 怎料想转眼间月季浓夜初妆 姹紫嫣红竟把世间美好都绽放
谁闻香不禁起舞引得彩蝶双双 谁一笔丹青跃然勾勒你的模样 穿越时间的墙 你的美愈发盛放 这满城绝艳叫我怎能忘——徐琦 《满城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