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中的对联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凄凄鹦鹉洲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燕子来时新舍

梨花落后清明

花底离愁三月雨

楼头残梦五更钟

无边落木潇潇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万径人踪灭

千山鸟飞绝

2.古诗中有对仗诗句的有哪些

1、《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4、《雁门太守行》 唐代: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5、《秋望》 明代: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译文:滚滚黄河水包围着长安,河上秋风阵阵,有几行大雁飞过。

士兵们跨过护城河时尘沙阵阵,将军从弓袋中拔箭射敌军。 船驶在黄尘漫漫的古渡口,水流湍急,士兵们只好扶挽着坐在船中;明月当空,使战场悲凉起来。

听说朔方有很多勇敢而有谋略的人,而今天谁会成为像大将郭子仪一样的人?。

3.带谐音的古诗和对联

重庆市江津四面山上有一副对联,距今1200多年以来,尚无人能解。这副奇联在该县四面山朝源观山门牌坊上,上联为“善茅长长长长长长长长”,下联为“习三乘乘乘乘乘乘乘乘”,横批是“荡荡自清”,该联写于公元780年唐德宗年间。

此联为朝源观左门上的对联.因为该道观有”男左女右”的说法,左门为男朝拜者进出之门.

而右门为女香客进出之门,其门上亦有一联:

上联:霞友朝朝朝朝朝朝朝朝

下联:云朋观观观观观观观观

横批:杳杳仙源

此联相对易解,故万元悬赏解谜的乃第一联.

曾记得有读过一联,亦为多音多义且通假的同字联:

上联:海水朝zhao朝zhao朝chao朝chao朝zhao朝chao朝zhao落

下联:浮云长chang长chang长zhang长zhang长chang长zhang长chang消

4.求谐音的古诗、对联、笑话、歇后语

1.半山崖的观音——老实(石)人 2.半山腰倒恶水(滑水〕——下流 3.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4.半空中挂剪刀——高才(裁) 5.半空中放爆竹——想(响)得高 6.白开水画画——轻(清)描淡写 7.白菜叶子炒大葱——亲(青)上加亲(青) 8.八月十五蒸年糕——趁早(枣) 9.八十老翁练琵琶——老生常谈(弹) 10.八个老汉划拳——三令五申(伸) 妈妈的众姐姐—多疑(姨) 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 肚子里撑船—内行(航) 园外竹笋—外甥(生) 炒咸菜防盐—太闲(咸) 盲人戴眼镜—聪(充)明 盲人做油条—年瞎咋呼(炸糊) 妈妈的众姐姐 — 多疑(姨) 戏台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 戏台上的鞭子 — 加码(假马) 观音堂里着火 — 妙哉(庙灾) 孙猴子坐金銮殿 — 不象仁(人)君 寿星打靶 — 老腔(枪) 寿星弹琵琶 — 老生常谈(弹) 麦柴秆吹火 — 小气(器) 弄堂里跑马 — 题(蹄)难出 扯胡子过河 — 谦虚(牵须)过度(渡) 扯铃扯到半空中 — 空想(响) 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耻(刺) 护国寺买骆驼 — 没那个事(市) 花椒掉进大米里 — 麻烦(饭)了 苍蝇飞进牛眼里 — 找累(泪)吃 豆渣贴门神 — 不沾(粘) 豆箕柴着火 — 着急(箕) 豆腐干煮肉 — 有份数(荤素) 豆腐乳做菜 — 哪还用言(盐) 两口子锄地 — 不顾(雇)人 两百钱的花生 — 有得驳(剥) 两手捧寿桃 — 有理(礼)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 — 想(响)到一块来了 旱魅拜夜叉 — 尽(精)见鬼 园外竹笋 — 外甥(生) 男人不打老婆 — 好福气(夫妻) 秀才做诗 — 有两手(首) 秃子脱帽子 — 头名(明) 何家姑娘给郑家 — 正合适(郑何氏) 肚子里撑船 — 内行(航) 龟盖量米 — 什么声(升) 饭锅里冒烟 — 迷(米)糊了 床底下点蚊香 — 没下文(蚊) 冻豆腐 — 难办(拌) 冷锅炒热豆子 — 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 — 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 — 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 — 假骂(马) 没有赶庙会 — 莫急(挤) 没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没钱买海螺 — 省些(吸) 怀儿婆过独木桥 — 铤(挺)而(儿)走险 怀里揣马勺 — 诚(盛)心 怀里揣棉花 — 软(暖)心 怀里揣蓖子 — 舒(梳)心 穷人买米 — 一声(升)头 穷木匠开张 — 只有一句(锯) 补锅匠栽筋斗 — 倒贴(铁) 张天师下海 — 莫(摸)怪 张天师跪在泥水里 — 求情(晴) 张果老的驴 — 不见奇(骑) 公鸡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鸡脑袋上磕烟灰 — 几(鸡)头受气 鸡啄蚂蚁 — 正合适(食) 纳鞋底不用锥子 — 真(针)好 纸做的栏杆 — 不能依(倚)靠 纸糊的凳子 — 不能做(坐) 纸糊的炉子 — 过(锅)来就不行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驴皮贴墙上 — 不象话(画) 拐子进医院 — 自觉(治脚) 青蛙跳在大鼓上 — 懂懂(咚咚) 拄拐杖下煤窑 — 步步倒霉(煤) 拉胡子过大街 — 谦虚(牵须) 画上的马 — 不奇(骑) 枣核截板 — 没几句(锯) 卖布不带尺 — 存心不良(量) 卖虾米不拿秤 — 抓瞎(虾) 营火虫的屁股 — 没大量(亮) 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 和尚分家 — 多事(寺) 和尚坐岩洞 — 没事(寺) 和尚拖木头 — 出了事(寺) 和尚的房子 — 妙(庙) 和尚的脑壳 — 没法(发) 斧子破毛竹 — 着急(斫节) 鱼池里下网 — 多余(鱼)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狐狸骑老虎 — 狐假(驾)虎威 狗长犄角 — 洋(羊)气 狗吃豆腐脑 — 闲(衔)不着 狗吃青草 — 装样(羊) 狗吃黄瓜 — 错了时(食) 盲人做油条 — 瞎咋乎(炸糊) 盲人戴眼镜 — 聪(充)明 放牛的吃螃蟹 — 不待言(带盐) 炒咸菜放盐 — 太闲(咸)了 炕上安锅 — 改造(灶) 河边洗黄莲 — 何(河)苦 河里长菜 — 不焦(浇) 油浇蜡烛 — 一条心(芯) 泥水匠整耗子 — 敷衍(眼)了事 泥水匠无灰 — 专(砖)等着 泥水匠招手 — 要你(泥) 泥水匠的瓦刀 — 光图(涂)表面 泥菩萨身上长草 — 慌(荒)了神 泥鳅打鼓 — 乱谈(弹) 怯木匠 — 就是一句(锯) 空中挂灯笼 — 玄(悬)了 空梭子补网 — 没法治(织) 空棺材出丧 — 目(木)中无人 空蒸笼上锅台 — 争(蒸)气 肩膀上放烘笼 — 恼(脑)火 线板上的针 — 憋(别)着 春天的果园 — 有道理(桃李) 春秋望田头 — 专门找差(岔)儿 玻璃菩萨 — 明白人(神) 赵匡胤卖包子 — 御驾亲征(蒸) 赵匡胤流鼻血 — 正(朕)在红 挖了眼的判官 — 瞎管(鬼) 城隍庙的鼓 — 鬼瞧(敲) 城隍老爷的马 — 不见奇(骑) 城隍老爷的胡豆 — 鬼吵(炒) 城隍老爷戴孝 — 白跑(袍) 药店里的甘草 — 少不了的一位(味) 药铺里开抽屉 — 找玩(丸) 茶食店里失火 — 果然(燃) 茶馆里招手 — 胡(壶)来 草把作灯 — 粗心(芯) 草泥塘里翻泡 — 发笑(酵) 草帽子当锣 — 想(响)不起来 草滩失火 — 留情(青) 荞麦皮打浆糊 — 两不沾(粘) 荆条棵上挂鞋底 — 扯(刺)皮 带马桶坐大堂 — 赃(脏)官 树小荫凉少 — 照应(罩影)不到 树倒了 — 没影(荫) 咸肉汤下面 — 不用言(盐) 咸盐吃多了 — 尽管闲(咸)事 咸菜烧豆腐 — 有言(盐)在先 咸菜煮豆腐 — 不必多言(盐) 咸菜蘸大酱 — 太严(盐)重了 歪头和尚拜忏 — 不对劲(颈) 面条点灯 — 犯(饭)不着 答案补充 观音堂里着火——妙哉(庙灾) 1.半山崖的观音——老实(石)人 2.半山腰倒恶水(滑。

5.有古诗的赠言

1、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2。

、王勃 《别薛华》 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3、宋之问 《送别杜审言》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4、陈子昂} 《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孤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是何年。

5、张说 《送梁六自洞庭山》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7、孟浩然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8、李颀 《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高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兑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站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跎。

9、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向,白云天尽时。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1、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对古诗的看法

古诗词有着它不朽的精华,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每个人,都应珍爱这一无价的国宝,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1、中国的古文化,古诗词是世界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在悠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它的辉煌灿烂。他的博大、深远、精湛和优美是世界文化宝库里璀璨的明珠!不但中国人深爱着自己的文化。就是在世界上也是有越来越多的人珍爱和钻研着中国的文化。其中古诗词就是这明珠的核心,不断地闪烁着它那耀眼的光芒。

2、中国古诗词流传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是诗人作家的数量、格律的严谨、韵律的优美铿锵和那数以千计的各类词调都是世界各国所从未有过的。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诗词有着很深的根基以及所具有的强劲的生命力。

3、诗词之所以美,就是因为它有着优美韵律和深层的意境。只有在不断地深入其内,你才能逐渐地领会其中的含义并产生共鸣。所谓诗歌,就是诗与歌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他们是相通相契的,诗的韵律本身就是一种旋律。同音乐和流水一样,阴阳顿挫,急缓相应。给人以极美享受。同时也换醒了你的激情和灵感。

4、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你不但能够享受到它那优美的韵律和精湛的词语,还能体验到诗人内心那宽广的胸怀和深远的思想,以及他们博学的才华。表现了于极小的空间浓缩极大的心灵感受。令人赞叹不已,回味无穷。特别是那种充满豪情的诗,读起来真是心神气爽,胸怀开阔,刚劲有力,使你内心也产生一种互动。有许多名句都是十分严谨的,你想改一个字都会失去它原有的意义,而且往往是用一两个字来表达你能够体验到的一种情景或复杂的感情。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