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狱后的诗句

《出狱次前韵二首》

(一作: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前韵二首)

——宋·苏轼

百日归期恰及春,残生乐事最关身。

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

却对酒杯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

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従来岂有因。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寒上纵归他日马,城中不斗少年鸡。

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

堪笑睢阳老従事,为余投檄向江西。

子由闻余下狱,乞以官爵赎余罪,贬筠州监酒。

2.有关“监狱”的诗句有哪些

1、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____佚名《越人歌》2、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____高蟾《金陵晚望》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____李商隐《锦瑟》4、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____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5、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6、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____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7、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____徐再思《水仙子·夜雨》8、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9、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____林逋《山园小梅·其一》10、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____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1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____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12、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1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____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15、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____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3.《在狱中咏禅》(古诗)

原文: 《在狱中咏禅》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翻译: 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

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 露重翅薄欲飞不能世态多么炎凉,风多风大声响易沉难保自身芬芳。

无人知道我像秋蝉般的清廉高洁,有谁能为我表白冰晶玉洁的心肠? 扩展资料: 《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诗作。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全诗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

当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则天,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闻一多先生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宫体诗的自赎》)。

这些话道出了骆宾王下狱的根本原因。他敢抗上司、敢动刀笔,于是被当权者以“贪赃”与“触忤武后”的罪名收系下狱。

此诗是骆宾王身陷囹圄之作。

4.令人黯然神伤的诗词

你好,我来为你 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鉴赏 苏轼曾在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突遭逮捕,险些被杀,这便是有名的乌台诗案,黄州是乌台诗案后苏轼的贬所.这首词是抒写苏轼贬居黄州后幽独寂寞,忧生惊惧的一个作品,大约作于神宗元丰三(1080)至是元丰五年(1082)期间(定惠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苏轼清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首先营造了一个幽独孤凄的环境,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断尽,一系列寒冷凄清的意象,构成了一副萧疏,凄冷的寒秋夜景,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景语即情语”,这一冷调色的描写,其实是词人内心孤独寂寞的反映.寥寥数笔,人物内心的情感已隐约可见,“谁见”两句,用一个问句将孤独寂寞的心明确的表达了出来.又由于古诗词独特的歧义句,使这句话表达了更丰富的意义: 一.词人自叹,谁见我寒夜难眠呢?恐怕只有“飘渺孤鸿”了; 二.寒夜深秋当夜独自往来的幽人正象那半夜被惊起的孤鸿一样. 在此,幽人与孤鸿互相映衬,虽非同类,但其心相同.实际上幽人即孤鸿,孤鸿即幽人,这是一种互喻的关系,上,下阕所写孤鸿语语相关,词意高妙.再加上反问句的运用,使词的情感得到加强. 下阕承前而专写孤鸿.描写了被惊起后的孤鸿不断回头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身的一系列动作.孤鸿的活动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苏轼因乌台诗案几乎濒临死地,曾在狱中做了必死的打算,此时出狱,而惊惧犹存;异乡漂泊,奇志难伸,只令人黯然神伤,真是百感交集.“有恨无人省”是词人对孤鸿的理解,更是孤鸿的回头牵动了自己内心的诸多隐痛忧思.“拣尽寒枝”是对孤鸿的行动的描写,更是对自己光辉峻洁人格的写照,并暗示出当时的凄凉处境.苏轼为人正直有操守,为官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故新旧两党虽均将之排斥为异己,苏轼却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立场.这正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孤鸿:即使无枝可依,也仍然有自己的操守.曹操《短歌行》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苏轼此词化用曹操此意,虽然有乌鹊的凄凉境地,但更多的是面对逆境的自我选择,从而凸显人物内心寂寞中的孤傲孤寂中的奇志,使词人从自怜自叹中升华为另一种人格境界. 本词明写孤鸿,而暗喻自己,鸿人合一,这首词的境界,确实如山谷道人-黄庭坚所说的:“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生动传神. 另一种说法是苏轼写下本词为的是一女子,据《宋十名家词.东坡词》载: 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坡至,甚喜.每夜闻坡讽咏,则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坡从而物色之曰:“当呼王郎,与之子为姻.未几,而坡过海,女遂卒,葬于沙滩侧.坡回惠,为赋此词. 两种说法都有一定根据,看看你信哪种吧。

5.警察和赞美诗索比出狱后的生活续写

苏比的春天(续写《警察与赞美诗》)(2011-10-21 21:06:05) 转载▼ 标签: 警察与赞美诗 杂谈 分类: 自创小说 春雨淅淅沥沥的下了,桃花欢欢喜喜的开了。

孩子们的风筝尽情飞舞在蔚蓝的天空上。老人们拄着拐杖,坐在碧绿碧绿的草地上谈天说地,有时“呵呵”的咳几声。

额,一切看起来是多么美好啊!唯一的缺陷似乎就是躺在公园的休闲椅上的胡子拉碴的男子,约莫四十岁,看起来却很精壮,脸色惨白。他的衣服似乎是从垃圾场捡来的,上面沾满了油渍,裤子上的破洞甚至可以把拳头给伸进去。

喔,瞧他那副穷酸的样子吧!恶心得让人简直想吐。若是有风筝一不小心栽到了他那面,孩子们也只会小心、再小心的去捡回来,仿佛他是瘟神似的。

“苏比,”一个男子远远地朝着我们刚才这一位主人公打招呼了,他挥了挥手,脸上露出了一种诡异的笑。“哦,汤姆,”苏比——噢,我想他就叫苏比有气无力地耷拉着手无力地摇了摇,算是对他同伴热情的一个回应,“看起来你挺不错?” “没错,我最近狠狠捞了两票。”

那位名叫汤姆的男子喜气洋洋地答道,他身上穿着笔挺的西装,看起来活脱脱一个典型的英国绅士,慵懒,散漫,“我说苏比,你看起来精神不大好,我们不去茶馆吃几口茶,叙叙旧吗?” “这我倒是很乐意。”苏比从地上爬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孩子们突然一溜烟地跑光了。

在茶馆吃了几口茶以后,苏比苍白的面孔红润一些了。“苏比,”汤姆神情严肃地问道,“怎么样,我们正好缺人手,你来……噢,钱肯定是少不了的,否则,我也不会有闲情逸致和你吃茶了,你看……” 苏比的脸突然涨得通红,声音颤抖了,说起话来也有些结巴:“汤姆……呃,我最近……”苏比满头大汗,绞尽脑汁搜索着词汇。

“苏比,我先走了,你慢慢喝茶,钱我已经付了。”汤姆声音有一些急促,走的时候匆匆忙忙,险些被旁边的桌椅绊倒。

苏比回头望去,手里拿着警棍的维持治安的警察不急不缓地包围了餐厅。汤姆被警察抓走了,临走时也不忘盯着苏比的眼睛,“伙计,好好考虑考虑我的建议吧!过几天见!”他潇洒地把警察撩在一边,昂首阔步地离去。

瞧那架势,倒不像是罪犯,反而是一个受警察保护的绅士,倒是真能蒙住几个不明事理的人哩!苏比连喘了几口气,心里寻思:若是如此担惊受怕,我倒不如去码头上挣几个铜板过活。无需多说,凭着这样一副铁打的身板,苏比很快被人招为搬运工。

一开始,苏比信心满满,很快按要求装订了一箱子的货物。他去找老板讨要工钱了。

那位包工头惊奇地瞪了一眼,然后充满厌恶地随手扔给苏比两个铜板。“两个铜板?您没数错吧?”苏比满脸狐疑地盯着包工头。

“没错,您不稀罕?好,那我就不给你了。” “可是您不是说十个铜板一箱货物嘛!ten,十个呀!” “您看清楚喽,”包工头充满戏虐地望了苏比一眼,“分明就是two,两个!” 若是这样,倒还不如不干!苏比嘟嚷着,一天下来,倒也有二三十个铜板入账。

苏比美滋滋地数着铜板,一天三十个,一个月九百个,一年……每天只要工作六小时,一个月我就可以买头牛,一年我就可以盖一幢房子,不要太奢侈的就行……在夜市里晃悠着,苏比也情不自禁地飘飘然起来。他忽然看到一则广告:招聘家庭教师,一个小时二十五个铜板……苏比简直就要发狂了,二十五个呀!一个小时的工作几乎等于他整整一天的收入!苏比看到哗啦啦的铜板往自己兜里流,就忍不住想发笑。

可是,当他去应聘的时候,却被人家赶了出来:“我们这里招家庭教师,不要乡巴佬!您有中学学位么?没有就请您走人!” 遭了他人白眼,苏比仍旧不肯放弃。他决定了:白天去上学,晚上去当搬运工。

殊知,码头晚上也有货物进港。不过这样,苏比就得更加卖力的干活了,晚上也没有休闲时间了。

而且,苏比进入教室时,老师还以为他是每个孩子的家长。得知他是来上学后毫不留情地对他进行讽刺。

孩子们也对他扔橘子皮,丢苹果核。但时间长了,孩子们也就习惯了有一个“大孩子”在他们身边,老师也常常表扬苏比学习认真而忘记他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

一晃五年过去了,苏比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用五年时间和五年期间每天减少一半睡眠时间得到的回报就是他成功应聘为另一家的家庭教师。

他甚至已经略知高中的知识,他每天上课三小时,赚到的钱却是他以前搬运六小时的三倍——三百个铜板!由于苏比的语言养成了以前小偷小摸时的言简意赅,诙谐的语言也让学生喜欢上了他。他的效率也比其他只会空谈的人要高许多。

很快,苏比出名了,报纸上刊登了他的事迹,他轰动了小镇。他的工资也成为小镇屈指可数的高薪族,一个月光是讲座的收入就达到了七位数。

这时的苏比,经历了人生的沉浮,往往能够说出让他人感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语。六十岁的苏比,他熬过了人生最黑暗的一段光阴,在淤泥中挣扎,终于浮出水面,亭亭地绽放了属于他自己的那一朵荷花。

苏比先后出版的自传录也卖得很火。我在他的书上偶然看到了如下几句: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改变,改变,再改变,总是不会错。

无论你的情况多么糟糕,只要你有一颗上进的心,情况永远都不会太糟糕。

6.过易水这首古诗的赏析

作者:荆轲

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注释

萧萧:指风声。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

译文

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史书上说,高渐离击筑,荆轲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得太悲壮了,以至于听者嗔目,发尽上指。 一段唱毕,只听见荆轲仰头长叹一声,天空中居然出现一道七彩虹。高渐离趁势变了一个调,乐音显得更为激昂,荆轲继而唱道: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太子丹最后被彻底地感动了,跪在地上向荆轲敬了一杯酒。

鉴赏

这是一个身赴虎穴,自知不能生还的壮士的慷慨悲歌。

全仅两句。第一句写临别时的环境,萧瑟的秋风,寒冽的易水,一派悲壮苍凉的气氛。景物描写中渗透着歌者的感情。第二句表现了英雄赴难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

这首诗语言十分平易、简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曲绝唱。

荆轲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句诗乃永垂于千古。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感情的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大约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难于辨别真伪,于是字里行间不但欺骗了别人,而且欺骗了自己。许多一时兴高采烈的作品,事后自己读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正是那表现欺骗了自己的缘故。《易水歌》以轻轻二句遂为千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一定要有荆轲的身世。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对荆轲的行为,自古以来评价不一。有人说荆轲是舍生取义的壮士,有人说他是微不足道的亡命徒,还有人说他是中国古代的恐怖分子。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