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美白银的诗句

《八月十三夜与张检法泛武溪》

年代: 宋 作者: 朱翌

川净波平五板舟,天开地辟一轮秋。

白银国放黄金色,宫锦袍添紫绮裘。

坐久星河挂璎珞,夜深风露走珠旒。

人间意适须乘兴,我是闲人更自由。

《望人家桃李花》

年代: 唐 作者: 贺知章

山源夜雨渡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

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

徒言南国容华晚,遂叹西家飘落远。

的皪长奉明光殿,氛氲半入披香苑。

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

千年万年不凋落,还将桃李更相宜。

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

莫道春花不可树,会持仙实荐君王。

《送窦司马贬宜春》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天马白银鞍,亲承明主欢。斗鸡金宫里,射雁碧云端。

堂上罗中贵,歌钟清夜阑。何言谪南国,拂剑坐长叹。

赵璧为谁点,隋珠枉被弹。圣朝多雨露,莫厌此行难。

《相和歌辞·善哉行》

年代: 唐 作者: 僧贯休

有美一人兮婉如清扬,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

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珰,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

《喜迁莺·玉龙垂尾》

年代: 宋 作者: 王千秋

玉龙垂尾。望阙角岹峣,如侵云里。明璧榱题,白银阶陛,平日世间无是。静久声鸣槛竹,夜半色侵窗纸。最奇处,尽巧妆枝上,低飞檐底。

当为。呼游骑。嗾犬擎苍,腰箭随邻里。藉草烹鲜,枯枝煎茗,点化玉花为水。未挹瑶台风露,且借琼林栖椅。眩银海,待斜披鹤氅,骑鲸寻李。

2.古代碎银子的问题

其实银子用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没有固定面值,用时得用专门的秤(戥子)来称量。也有分量固定的、铸好的银锭。元朝曾铸过一种50两一锭的大银子,称为“元宝”,也就是“元朝的宝货”。后来这个名称就沿用下来。元宝的形状是两头翘起的,为了便于缠在腰上,过去说“腰缠万贯”,就是这么来的。也有小一些的银锭,二十五两的,十两的,还有再小的银锞子。买小件物品则用散碎银子。银子比较软,用剪子剪了,拿戥子称着用。银子的成色也不同,最好的银子称纹银,因为表面有皱纹的缘故。差的银子叫“低银”。

记得采纳啊

3.古代的碎银子是怎么来的

在古代的话,流通的货币很多,银子也是后期大额交易所使用的货币,大块的都是铸造成锭,再打上标记的,平时也只是存储或者做饰品使用。

但平时流通上还是使用铜钱较多,好制造方便携带;毕竟买个米面,菜什么的不可能掏出个银子来付账吧。碎银子也只是交易超过一定数量时,从元宝或银锭上切下来的。

大多数的说法是用刀斧或者其他工具进行切割,交易时再用称称一下。(古代叫戥子,较精确的一种小称,可随身携带)。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在铸造时,就挖一个小坑,将银汁浇在小坑里;这样小块的碎银子就出现了,而且使用也比较方便。 其实古代的银子还有一个成色问题,毕竟人的智商也达到了一定程度;银子也有掺假的,在制作时添加了锡和铅一类的。

这样的话,后期如果需要碎银的时候,切一刀,哎色不对,露馅了~~哈哈。

4.碎碎平安的古诗

夕烽 杜甫

夕烽来不近,每日报平安。塞上传光小,云边落点残。照秦通警急,过陇自艰难。闻道蓬莱殿,千门立马看。

少年游 周邦彦南都石黛扫晴山。衣薄耐朝寒。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而今丽日明如洗,南陌暖雕鞍。旧赏园林,喜无风雨,春鸟报平安。

逢入京使 岑参故国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清江引 张可久平安信来刚半纸,几对鸳鸯字。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

石楼 文天祥晓色重帘卷,春声叠鼓催。长垣连草树,远水照楼台。八境烟浓淡,六街人往来。平安消息好,看到岭头梅。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5.古代碎银子的问题

其实银子用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没有固定面值,用时得用专门的秤(戥子)来称量。

也有分量固定的、铸好的银锭。元朝曾铸过一种50两一锭的大银子,称为“元宝”,也就是“元朝的宝货”。

后来这个名称就沿用下来。元宝的形状是两头翘起的,为了便于缠在腰上,过去说“腰缠万贯”,就是这么来的。

也有小一些的银锭,二十五两的,十两的,还有再小的银锞子。买小件物品则用散碎银子。

银子比较软,用剪子剪了,拿戥子称着用。银子的成色也不同,最好的银子称纹银,因为表面有皱纹的缘故。

差的银子叫“低银”。记得采纳啊。

6.古代的碎银子是怎么用的

一般古代人买东西都是用的铜钱。消费高的话,自然会使用银子。那么总不可能带着一大块银锭带在身上吧?那该怎么办呢?那肯定时代碎银子,那么碎银子是怎么来的呢?

1.非常简单粗暴,就是把整块银锭剪碎了用。

有很多人会直接将整银子掐碎,或者在整块银子上掐掉这个小角。一般有些比较高档的商家还要换算银子成色之后来计算,不过如果你遇到一些厉害的商家,有些人差不多凭经验手感就能说出你的碎银子是几斤几两,当然一般都是2两。也是很厉害呀,有没有!

2.市场流通

当然第二种就是和现在的货币流通一样,假设你是个商人,一些客户到你家来消费,没有小票子,只能给你碎银子。或者仆人给地主打工,薪水比较少,地主不可能给仆人一锭银子吧,所以碎银子也就出现了。

所以说一般就是这两种情况啦,是不是也挺有意思的?

7.碎银子好坏的区别

碎银的出现是贵金属货币轻易携带、便捷交易的需要。在古代的市场交易中,一枚成绽的银子所代表的面值往往远甚于所购商品的价格,而铜钱的购买力又相对较低。明初白银一两值钱1000文,至明末时,银价每两上升至约2500文。清代前期大约在一两兑800至1200枚铜钱,道光以后大约在1500至1800枚之间,而到了咸丰时期,大约白银一两可兑2000至3000枚铜钱。其实古代的这些碎银子都是由元宝切割而得到的,当时剪碎银子的日常用具,叫做“夹剪”,这种铁制工具形状和剪刀相似,但没有剪刀的锋刃,常用来在交易时剪银子。放在《红楼梦》等古典名著里,也是“出镜率”极高。

另外还有锤子和凿子,把整个的银锭砸成几块,成了我们熟悉的“碎银子”。古人们为了方便交易与携带,通常会将一些大腚的元宝通过锋利的器具将其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而这就是我们在交易中看到的那些碎银子了。尽管碎银子的金额比起元宝减少了很多,但其实在古代,还有很多普通人家是用不起甚至于都不曾见过碎银子。而古代人其实比我们想象中还要重视金银财宝的存在,甚至将其比作比生命还重要,因此,即使在普通家庭中能够看到碎银子,他们也不会将其拿出来花,而不是像我们在古装剧中看到的那样,随便就能拿出碎银子进行交易。

8.形容“白银”的诗句有哪些

1、《定风波•与客携壶上翠微》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

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

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

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

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2、《望洞庭》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水调歌头•江山自雄丽》 年代: 宋 作者: 张孝祥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4、《西江月•九转灵丹妙药》 年代: 元 作者: 高道宽 九转灵丹妙药,从来一点元真。仙家收得做天人。

普度人人有分。本来*砂一味,还元黑锡白银。

河车搬运与心君。了见不离方寸。

5、《宫词》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秋露萧萧洗秋月,梦断陈宫白银阙。 临春结绮底处所?回首已成狐兔穴。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