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晒旧衣这首诗的意思

《晒旧衣》选取晾晒旧衣服的事,叙写对三十年前母亲为他缝制的绨袍的珍惜,以寄托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诗歌首句“卅载绨袍检尚存”写对旧衣珍藏了三十年。作为清朝的一个大臣,三十年不知弃了多少旧衣,却独保存一件粗绨所制的袍子。

次句“领襟虽破却余温”写对旧袍的感受,虽旧但有余温,“余温”非实写而是情系之词,是母爱的温暖在作者心中的留存。保留旧袍是想让慈母的温暖永驻于身,是对慈母深切怀念的表现。

接着又通过一个细节“重缝不忍轻移拆”,这件旧衣不仅长期保存,而且不断缝补,目的是为了长期保存,但缝补时不忍心拆去原来的一点点旧料,因“上有慈母旧线痕”,把对慈母的爱表达得更细腻、深入。

2.《晒旧衣》作者周寿昌简介

周寿昌(1814 -1884)清代诗人。

周寿昌(1814 -1884)清代诗人。字应甫,一字荇农,号友生、自庵等,湖南长沙人。道光二十五年进士,由编修累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绪初罢官居京师,以著述为事,诗文、书、画,俱负重名。山水极秀润,有士气,又富收藏。著有《思益堂集》、《汉书注校补》。

周寿昌生有异禀,在襁褓闻书声辄欢跃, 少时能诗。及长,与从兄周寿祺读书于城北听桔园。年十八,补县学生。父卒于官,鬻产携一老仆匍匐千馀里奉丧归。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顺天乡试南元,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擢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时太平军进入湖南,钦差大臣赛尚阿、总兵和春逗留不战,他上疏弹劾,时人服其敢言。次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分兵北伐,他又上书陈述方略,被命随办京畿防卫。旋丁母忧回籍。 同治时,周寿昌先后任实录馆纂修总校、侍讲学士、侍读学士、署户部左侍郎等官。光绪初任内阁学士,署户部。光绪四年(1878),以足疾辞官。遂不再出,以著述为事。光绪十年(1884)病卒,年71岁。

成就:周寿昌平生勤学,诗文书画,均负重望,尤精史学。遍读汉魏以来诸家文集,酷嗜班固书,点校书写,每成一册,改窜无馀纸。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如著《前汉书注校补》50卷,凡易稿17次。高丽国相李裕元求其作《嘉梧室记》,高丽侍读闵翰山求其订正诗集。所著除《前汉书注校补》外,尚有《后汉书注补正》8卷、《三国志注证遗》4卷、《思益堂文集》10卷、《思益堂诗集》20卷等。

3.关于慈爱的古诗

关于慈爱的古诗

1、【别老母】

搴帏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2、晒 旧 衣

卅载绨袍检尚存,

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

上有慈母旧线痕。

3、《送母回乡》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4、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以上四首都是关于慈爱的

4.关于慈爱的古诗句

【别老母】

搴帏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晒 旧 衣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

《送母回乡》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1.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2.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4.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5.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6.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7.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8.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9.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10.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11.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1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13.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14.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15.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游子吟》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5.《晒旧衣》作者周寿昌简介

周寿昌(1814 -1884)清代诗人。

周寿昌(1814 -1884)清代诗人。字应甫,一字荇农,号友生、自庵等,湖南长沙人。

道光二十五年进士,由编修累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绪初罢官居京师,以著述为事,诗文、书、画,俱负重名。

山水极秀润,有士气,又富收藏。著有《思益堂集》、《汉书注校补》。

周寿昌生有异禀,在襁褓闻书声辄欢跃, 少时能诗。及长,与从兄周寿祺读书于城北听桔园。

年十八,补县学生。父卒于官,鬻产携一老仆匍匐千馀里奉丧归。

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顺天乡试南元,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擢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时太平军进入湖南,钦差大臣赛尚阿、总兵和春逗留不战,他上疏弹劾,时人服其敢言。

次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分兵北伐,他又上书陈述方略,被命随办京畿防卫。旋丁母忧回籍。

同治时,周寿昌先后任实录馆纂修总校、侍讲学士、侍读学士、署户部左侍郎等官。光绪初任内阁学士,署户部。

光绪四年(1878),以足疾辞官。遂不再出,以著述为事。

光绪十年(1884)病卒,年71岁。 成就:周寿昌平生勤学,诗文书画,均负重望,尤精史学。

遍读汉魏以来诸家文集,酷嗜班固书,点校书写,每成一册,改窜无馀纸。治学严谨,一丝不苟。

如著《前汉书注校补》50卷,凡易稿17次。高丽国相李裕元求其作《嘉梧室记》,高丽侍读闵翰山求其订正诗集。

所著除《前汉书注校补》外,尚有《后汉书注补正》8卷、《三国志注证遗》4卷、《思益堂文集》10卷、《思益堂诗集》20卷等。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