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哪句诗中的诗句,作者是谁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其一 [今译] 绿竹萧疏,掩映着几树桃花.一江春水,鸭子首先感到了暖意.[赏析] 惠崇是北宋能诗善画的僧人,以工于小景见你.东坡此诗题在他的《春江晓景》画上,非但状其形,而且传其神.桃花在竹外,写出了相互衬托的艺术效果.苏轼另外《和秦太虚梅花》一诗中也有“竹外一枝斜更好”之句,可见是他的得意之笔.春江水暖,鸭子先知,写鸭子对水温的感觉,完全是由画面上鸭子的嬉水神态联想出来.虽然清人毛奇龄讥之为:“鹅也先知,怎只说鸭?”许多人并为此争论不休(见《渔洋诗话》),但这一名句不得不为人们所称道.[原作]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春江水暖鸭先知原文诗句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作者因为懂画、会画,所以他能紧紧抓住惠崇这幅《春江晚景》的画题画意,仅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他把画家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传神!此外,他的高妙还表现在幽默的想象上,他能看到画外,以画上并没有的“河豚欲上”,来点染初春的气息,深化画中的意境。如果说惠崇的画是“画中有诗”的话,那么这首诗便是“诗中有画”了。难怪它能作为一首人人喜爱的名诗而传诵至今!

惠崇是个和尚,宋代画家。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

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后人往往只引这一首,忘了后面还有四句: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晓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河豚是看不到的,是苏轼在想: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比东坡肉鲜多了。

惠崇为宋初“九诗僧”之一,跟苏轼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苏轼是只见其画,未见其 人。此僧诗画俱佳,尤其擅长画水乡,再放上几只飞禽走兽,人称“惠崇小景”。

王安石很推崇他的画,在《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中赞到:“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年吾最许。”

明清两朝眼里只有唐诗,从不把宋诗放在眼里。康熙年间大学者、大诗人毛希龄就批评苏轼这首诗说:“春江水暖,定该鸭知,鹅不知耶?”

3.春江水暖鸭先知这诗句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是苏轼为僧人惠崇的画题诗的前两句.桃花既在竹外,可知竹多桃花少.竹子一片,桃花疏疏落落三两枝,横出竹林外,临水而开.苍翠竹幕上点缀着数枝腥红桃花,分外艳丽.春来冰开,群鸭戏水,冷暖只有鸭子首先领略,这是诗人对鸭子感受的揣测.实际上诗人把鸭子人格化了,像人一样知寒知暖,并设身处地为之着想.画中既有竹子桃花的自然景色的静穆,又有鸭子戏水的活泼动态,动静和谐,一幅画图宛然呈现眼前.

4.春江水暖鸭先知,诗句意思

1、解释: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2、《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4、创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是元丰八年(1085)苏轼在逗留江阴期间,为惠崇所绘的鸭戏图而作的题画诗。苏轼的题画诗内容丰富,取材广泛,遍及人物、山水、鸟兽、花卉、木石及宗教故事等众多方面。这些作品鲜明地体现了苏轼雄健豪放、清新明快的艺术风格,显示了苏轼灵活自如地驾驭诗画艺术规律的高超才能。而这首《惠崇》历来被看作苏轼题画诗的代表作。

5、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称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5.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其一 [今译] 绿竹萧疏,掩映着几树桃花。

一江春水,鸭子首先感到了暖意。 [赏析] 惠崇是北宋能诗善画的僧人,以工于小景见你。

东坡此诗题在他的《春江晓景》画上,非但状其形,而且传其神。桃花在竹外,写出了相互衬托的艺术效果。

苏轼另外《和秦太虚梅花》一诗中也有“竹外一枝斜更好”之句,可见是他的得意之笔。春江水暖,鸭子先知,写鸭子对水温的感觉,完全是由画面上鸭子的嬉水神态联想出来。

虽然清人毛奇龄讥之为:“鹅也先知,怎只说鸭?”许多人并为此争论不休(见《渔洋诗话》),但这一名句不得不为人们所称道。 [原作]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6.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全诗是什么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体裁】:词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四支;可”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通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 【注释】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来到,寒冰消融,只要水温升高,群鸭好像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就急不可待地到江水中嬉戏游玩了。

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以吃。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上:指上市,就是在市场上销售。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赏析一】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后人往往只引这一首,忘了后面还有四句: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

河豚是看不到的,是馋嘴的苏轼在想: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比东坡肉鲜多了。 惠崇为宋初“九诗僧”之一,跟苏轼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苏轼是只见其画,未见其 人。此僧诗画俱佳,尤其擅长画水乡,再放上几只飞禽走兽,人称“惠崇小景”。

王安石很推崇他的画,在《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中赞到:“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年吾最许。” 明清两朝眼里只有唐诗,从不把宋诗放在眼里。

康熙年间大学者、大诗人毛希龄就批评苏轼这首诗说:“春江水暖,定该鸭知,鹅不知耶?” 这老头真有点瞎抬杠。春江水暖,鹅当然也知。

宋人还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诗 呢。这是题画诗,可能画上根本没有鹅啊。

不过毛希龄也不是就跟苏轼过不去,他谁也看不上眼。他读朱子,身边都得摆个稻草人朱熹,看到他哪地方解的不对了,就要连打带骂,非得让这稻草人朱熹认错才行。

对苏轼,已经够客气了。 【赏析二】 这两首是题画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

下面是对第一首的赏析:好的题画诗,既要扣合绘画主题,又不能拘于画面内容,既要能再现画境,同时又能跳出画外,别开生面,离开绘画而不失其独立的艺术生命。苏轼这首诗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

诗的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整首诗又如同诗人即景言情,当下所得,意象妙会而自然。

说前三句再现画境,其实两者也不全然等同。第二句中“水暖”(温度)、“鸭先知”(知觉)云云,是不能直接画出的。

诗能描写如画,诗咏物性物理又过于画。这是因为绘画属于视觉艺术,而诗是语言艺术,有着表现上的绝对自由。

最后一句进一步发挥联想,在前三句客观写景的基础上作出画中景物所属时令的判断,从而增添了南方风物之美的丰富感觉,这更是画所不能的。有关河豚的应时风味,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一诗写首:“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欧阳修《六一诗话》说:“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柳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

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

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 【赏析三】 这首题图诗,着意刻画了一派初春的景象。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7.春江水暖鸭先知,这首诗完整的诗是什么

惠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赏析]惠崇是北宋能诗善画的僧人,以工于小景见你。

东坡此诗题在他的《春江晓景》画上,非但状其形,而且传其神。桃花在竹外,写出了相互衬托的艺术效果。

苏轼另外《和秦太虚梅花》一诗中也有“竹外一枝斜更好”之句,可见是他的得意之笔。春江水暖,鸭子先知,写鸭子对水温的感觉,完全是由画面上鸭子的嬉水神态联想出来。

虽然清人毛奇龄讥之为:“鹅也先知,怎只说鸭?”许多人并为此争论不休(见《渔洋诗话》),但这一名句不得不为人们所称道。[原作]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