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古诗描写牛的诗句,两句以内
明代诗人李东阳的《北原牧唱》:“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儿唱歌牛载归.儿家在原牛在坂,歌声渐低人更远……”描绘出一派令人向往的田园牧歌风情.南宋大诗人陆游的《饮牛歌》:“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舍东土瘦多瓦砾,父子勤劳艺黍稷.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牛能生犊我有孙,世世相从老故园.”表达出对牛的关心.田园山野幽趣,牧童骑跨牛背,横吹竹笛,扩大了诗人的表现天地和浪漫的诗兴.宋雷震《村晚》诗云: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借题发挥,也是历代诗人经常采用的手法,清代画家杨晋,在自己的画作《柳塘春牧图》上题诗:牧童牛背绿杨烟,断续歌声独往返.不与人间荣辱事,满蓑风雨亦尧天.清楚地表白了画家不愿参与人间荣辱之事的争抢,即便再大风雨也如过上了尧天舜日的好日子.元曲作家杨守中取元曲代牛申冤,把牛的一生甘苦诉了个罄尽,借牛直面控诉社会的不公.明代诗人高启的《牧牛词》:“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诗人笔下的牧童与牛朝夕相处、相依为命,心疼“牛劳牛饥”,更担心牛被卖掉.再如宋代梅尧臣的《耕牛》:“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菽.秋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耕牛被繁重的耕作劳动弄破了脖子,没有时间看顾自己瘦弱的牛犊,早出晚归,饥寒交迫,诗人对耕牛的艰辛困苦倾注了深深的同情.元代宋无的《老牛》诗则为奉献一生的老牛鸣不平:“草绳穿鼻系柴扉,残喘无人问是非.春雨一犁鞭不动,夕阳空送牧儿归.”正因为牛勤劳淳朴,任劳任怨,富于自我牺牲精神,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得到诗人的赞美.赞颂牛埋头苦干、乐于奉献的精神,以牛比人和自喻,是历代咏牛诗歌的主调.唐代诗人元稹的《田家词》生动地描写了牛在干旱田地上耕作的劳累:“牛吒吒,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蔟蔟,月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劚.姑舂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愿官早胜雠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宋代孔平仲的《禾熟》通过一个秋收场景,刻画了牛只知耕作、从不索取、随遇而安、悠然自得的形象.其诗写道: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唐代诗人刘叉有一首《代牛言》:“渴饮颖川水,饥喘吴门月.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歇.”牛渴时喝浑浊的河水,饥时对月喘着粗气,艰辛的劳动创造了无数的财富,仍不得休息.“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歇”,揭露了统治者的贪婪,诗中的牛分明是封建社会劳动人民被压迫、剥削生活的写照.南北宋时期的名臣李纲坚决主张抗金和革新内政,罢相贬官后曾写下《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人生得饱万事足,拾牛相齐何足言!”他以朴实的笔墨勾勒出病牛的崇高形象,赞颂了病牛的坚韧品格和精神境界.实际是以病牛自喻抒发抱负:虽然遭受打击,弄得筋疲力尽,仍然要以国家兴亡和苍生为念,表现出可贵的奉献精神.白石老人咏牛诗,格调清新,小小之事,人诗人画,别有风趣.就儿时放牧祖母给系一铜铃事,画成画并题上了不只一首诗,云:祖母闻铃心始欢,电曾总角牧童还,儿孙照样耕春雨,老对犁锄汗满颜.白石老人一生,以牛自喻,到老还提醒自己,“不愁忘归路,旦有牛蹄迹”.现代文豪鲁迅曾自喻为牛,他说过:“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和血.”他的《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诗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联,更是广为传颂的名句;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写的《老黄牛》“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一诗,热情称赞了牛的勤奋;臧克家先生的“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也有的写作“老牛亦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诗句表现了奋斗不息的“老黄牛”精神,人们经常引用以自勉,许多人还误以为是古诗中的名句.总之,咏牛诗通过描绘和赞美牛的美好形象,歌颂了劳动、奋斗和奉献精神.多读读咏牛诗可使人的心灵和感情升华.郭沫若先生用现代白话诗写了一首《水牛赞》,直白地赞颂了人类的朋友水牛,语言质朴诚恳,对水牛作了高度的评价,称颂水牛是“中国国兽,兽中泰斗”,同时也针对丑恶的一方(地主老财、狗等),作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鞭挞.诗一开头就大声高呼:水牛、水牛、你最最可爱,你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坚毅、雄浑、无私、拓大、悠闲、和蔼,任是怎样的辛劳,你都能够忍耐,你可头也不抬,气也不喘…… 此外,牛还常常成为诗人描写自然风光特别是农村田园景象的亮点,增加了诗境的意趣和韵味,比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南北朝·无名氏);入坡。
2.描写雪的古诗,整首的
百度文库里很全的。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 李白 游子东南来,自宛适京国。飘然无心云,倏忽复西北。
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愁颜发新欢,终宴叙前识。
阎公汉庭旧,沈郁富才力。价重铜龙楼,声高重门侧。
宁期此相遇,华馆陪游息。积雪明远峰,寒城锁春色。
主人苍生望,假我青云翼。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 李白 龙虎谢鞭策,鹓鸾不司晨。君看海上鹤,何似笼中鹑。
独用天地心,浮云乃吾身。虽将簪组狎,若与烟霞亲。
季父有英风,白眉超常伦。一官即梦寐,脱屣归西秦。
窦公敞华筵,墨客尽来臻。燕歌落胡雁,郢曲回阳春。
征马百度嘶,游车动行尘。踌躇未忍去,恋此四座人。
饯离驻高驾,惜别空殷勤。何时竹林下,更与步兵邻。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李白 有身莫犯飞龙鳞,有手莫辫猛虎须。君看昔日汝南市, 白头仙人隐玉壶。
子猷闻风动窗竹,相邀共醉杯中绿。 历阳何异山阴时,白雪飞花乱人目。
君家有酒我何愁, 客多乐酣秉烛游。谢尚自能鸲鹆舞,相如免脱鹔鹴裘。
清晨鼓棹过江去,千里相思明月楼。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李白 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淮海对雪赠傅霭 李白 朔雪落吴天,从风渡溟渤。
海树成阳春,江沙浩明月。 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
寄君郢中歌,曲罢心断绝。 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 李白 披君作我貂,对君白玉壶。
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 客有桂阳至,能吟山鹧鸪。
清风动窗竹,越鸟起相呼。 持此足为乐,何烦笙与竽。
逢雪宿芙蓉山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雪 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夷门雪赠主人 孟郊 夷门贫士空吟雪,夷门豪士皆饮酒。
酒声欢闲入雪销, 雪声激切悲枯朽。悲欢不同归去来,万里春风动江柳。
饥雪吟 饥乌夜相啄,疮声互悲鸣。冰肠一直刀,天杀无曲情。
大雪压梧桐,折柴堕峥嵘。安知鸾凤巢,不与枭鸢倾。
下有幸灾儿,拾遗多新争。但求彼失所,但夸此经营。
君子亦拾遗,拾遗非拾名。将补鸾凤巢,免与枭鸢并。
因为饥雪吟,至晓竟不平。 晚雪吟 贫富喜雪晴,出门意皆饶。
镜海见纤悉,冰天步飘飖。 一一仙子行,家家尘声销。
小儿击玉指,大耋歌圣朝。 睿气流不尽,瑞仙何夐寥。
始知望幸色,终疑异礼招。 市井亦清洁,闾阎耸岧峣。
苍生愿东顾,翠华仍西遥。 天念岂薄厚,宸衷多忧焦。
忧焦致太平,以兹时比尧。 古耳有未通,新词有潜韶。
甘为酒伶摈,坐耻歌女娇。 选音不易言,裁正逢今朝。
今朝前古文,律异同一调。 愿于尧琯中,奏尽郁抑谣。
雪 忽然太行雪,昨夜飞入来。崚嶒堕庭中,严白何皑皑。
奴婢晓开户,四肢冻徘徊。咽言词不成,告诉情状摧。
官给未入门,家人尽以灰。意劝莫笑雪,笑雪贫为灾。
将暖此残疾,典卖争致杯。教令再举手,夸曜馀生才。
强起吐巧词,委曲多新裁。为尔作非夫,忍耻轰暍雷。
书之与君子,庶免生嫌猜。 早春咏雪 王初 句芒宫树已先开,珠蕊琼花斗剪裁。
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 望雪 银花珠树晓来看,宿醉初醒一倍寒。
已似王恭披鹤氅,凭栏仍是玉栏干。 雪霁 星榆叶叶昼离披,云粉千重凝不飞。
昆玉楼台珠树密,夜来谁向月中归。 春雪 刘方平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东。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2.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3.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现代古诗描写牛的诗句有哪些
1、七月七日风雨多,御桥南望水增波。鸳鸯自向沙头宿,不管牛郎信若何。——石珝《七夕》
2、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3、桂殿焚香酒半醒,露华如水点银屏。含情欲诉心中事,羞见牵牛织女星。——林鸿《投赠张红桥》
4、古别离。乃有天上牵牛织女星分歧。至今八万六干会,后会滔滔无止期。可怜一会才一日,其余无央数日何以消愁思。古别离,天上犹如此。人间可例推,设使无会晤,安用苦别离?古别离,长吁嘻!——乾隆《古别离》
5、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6、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朱淑真《鹊桥仙》
7、天上双星有常处,夫为牛郎妇为女。东西相望自年年,只隔天津一泓许。耕田匪易织亦劳,不得从容相慰语。伤心一掬泪如珠,洒向人间作秋雨。——龚诩《寓意》
8、斜軃香云倚翠屏,纱衣先觉露会零。谁云天上无离合,看取牵牛织女星。——贾云华《七夕》
9、相传织女星,今夕嫁牵牛。——《七月七日》
10、人逢役鹊飞乌夜,桥渡牵牛织女星。——《鹧鸪天》
11、牛郎织女,因缘不断,结下生生世世。人言恩爱久长难,又不道、如今几岁。眼穿肠断,一年今夜,且做不期而会。三杯酒罢闭云房,管上得、床儿同睡。——袁去华《鹊桥仙》
12、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杨朴《七夕》
13、银河东达鹊桥西,织女牛郎会晤时。才得欢娱又离别,相逢拟待隔年期。——金朋说《七夕吟》
14、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七夕》
15、直须待得玉钩挂,要看牵牛织女星。——《孟秋七日邀从兄廿五宣义四弟五侄同饮锦园即》
16、我笑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逢。欢情尽逐晓云空。愁损舞莺歌凤。牛女而今笑我,七年独卧西风。西风还解过江东。为报佳期入梦。——陈东《西江月》
17、叶已鸣秋夜渐长,年年织女会牛郎。——《七夕呈坐间诸友时留平江宿和靖书院次日》
18、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曹松《七夕》
19、馀霞散绮,明河翻雪。隐隐鹊桥初结。牛郎织女两逢迎,□胜却、人间欢悦。一宵相会,经年离别。此语真成浪说。细思怎得似嫦娥,解独宿、广寒宫阙。——卢炳《鹊桥仙》
20、乞巧楼前乞巧时,金针玉指弄春丝;牛郎织女年年会,可惜容颜永别离。——唐寅《绮疏遗恨》之针》
21、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孟郊《古意》
4.关于冬雪的古诗
1、卜算子·咏梅
【作者】毛泽东 【朝代】近代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白话翻译:
风风雨雨把春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
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
梅花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
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朝代】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话翻译: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3、江雪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白话翻译:
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
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4、雪梅·其一
【作者】卢梅坡 【朝代】宋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白话翻译: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5、卖炭翁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话翻译: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5.关于雪的诗句有哪些要全诗并且15首
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3、《湖心亭看雪》—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4、《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雪 梅》—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6、《山中雪后》—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7、《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8、《清平乐·年年雪里》—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9、《除夜雪》—陆游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1、《满井游记》—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12、《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3、《夜雪》—白居易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呼儿试轻扫,留伴小窗明。14、《书愤五首·其一》—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终南望余雪。
6.描写雪的诗句古诗有哪些
(一)描写雪的诗句:
1、《别老母》——清代: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终南望残雪》——唐代: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对雪》——唐代: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5、《喜张沨及第》——唐代:赵嘏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二)上述诗句对应的白话文翻译:
1、《别老母》——清代:黄景仁
即将去往河梁,掀起门帘依依不舍的与母亲告别,愁容满面,凄切悲凉,欲哭无泪。
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感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
雪花飞进珠帘沾湿了罗幕,狐裘不保暖盖上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的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上。
无边沙漠结着厚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3、《终南望残雪》——唐代:祖咏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皑皑白雪好似与天上的浮云相连。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傍晚时分,城中又添了几分积寒。
4、《对雪》——唐代:高骈
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时,我正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此时正好登上高楼去远望,那人世间一切险恶的岔路都被大雪覆盖了。
5、《喜张沨及第》——唐代:赵嘏
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
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7.描写冬天雪的诗句 古诗
1、李白《独不见》: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2、张淑芳《满路花·冬》:罗襟湿未干,又是凄凉雪。
3、李商隐《对雪二首》: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4、孟郊《苦寒吟》: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5、李清照《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6、齐己《剑客》: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
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8、杜甫《腊日》: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9、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10、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
11、苏轼《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
8.古诗雪节选全文
雪【晚唐】罗隐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注释】1、尽:全。
道:讲,说。丰年瑞:瑞雪兆丰年。
2、若何:如何,怎么样。3、宜:应该。
【译文】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长安城里有穷人,我说瑞雪不宜多。【鉴赏】有一类诗,刚接触时感到质木无文,平淡无奇,反复涵咏,却发现它自有一种发人深省的艺术力量。
罗隐的《雪》就是这样的作品。题目是“雪”,诗却非咏雪,而是发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议论。
绝句长于抒情而拙于议论,五绝篇幅极狭,尤忌议论。作者偏用其短,看来是有意造成一种特殊的风格。
瑞雪兆丰年。辛勤劳动的农民看到飘飘瑞雪而产生丰年的联想与期望,是很自然的。
但眼下是在繁华的帝都长安,这“尽道丰年瑞”的声音就颇值得深思。“尽道”二字,语含讥讽。
联系下文,可以揣知“尽道丰年瑞”者是和“贫者”不同的另一世界的人们。这些安居深院华屋、身袭蒙茸皮裘的达官显宦、富商大贾,在酒酣饭饱、围炉取暖、观赏一天风雪的时候,正异口同声地大发瑞雪兆丰年的议论,他们也许会自命是悲天悯人、关心民生疾苦的仁者呢!正因为是此辈“尽道丰年瑞”,所以接下去的是冷冷的一问:“丰年事若何?”——“即使真的丰年,情况又怎样呢?”这是反问,没有作答,也无须作答。
“尽道丰年瑞”者自己心里清楚。唐代末叶,苛重的赋税和高额地租剥削,使农民无论丰歉都处于同样悲惨的境地。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这些诗句对“事若何”作出了明确的回答。
但在这首诗里,不道破比道破更有艺术力量。它好像当头一闷棍,打得那些“尽道丰年瑞”者哑口无言。
三、四两句不是顺着“丰年事若何”进一步抒感慨、发议论,而是回到开头提出的雪是否为瑞的问题上来。因为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抒写对贫者虽处丰年仍不免冻馁的同情,而是向那些高谈丰年瑞者投一匕首。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好像在一旁冷冷地提醒这些人:“当你们享受着山珍海味,在高楼大厦中高谈瑞雪兆丰年时,恐怕早就忘记了这帝都长安有许许多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露宿街头的‘贫者’”。
他们盼不到“丰年瑞”所带来的好处,却会被你们所津津乐道的“丰年瑞”所冻死。一夜风雪,明日长安街头会出现多少“冻死骨”啊!“为瑞不宜多”,仿佛轻描淡写,略作诙谐幽默之语,实际上这里面蕴含着深沉的愤怒和炽烈的感情。
平缓从容的语调和犀利透骨的揭露,冷隽的讽刺和深沉的愤怒在这里被和谐地结合起来了。雪究竟是瑞兆,还是灾难,离开一定的前提条件,是很难辩论清楚的,何况这根本不是诗的任务。
诗人无意进行这样一场辩论。他感到憎恶和愤慨的是,那些饱暖无忧的达官贵人们,本与贫者没有任何共同感受、共同语言,却偏偏要装出一副对丰年最关心、对贫者最关切的面孔,因而他抓住“丰年瑞”这个话题,巧妙地作了一点反面文章,扯下了那些“仁者”的假面具,让他们的尊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画面,也没有任何形象的描绘。但诗人的形象却非常鲜明,这是因为,诗中那些看来缺乏形象性的议论,不仅饱含着诗人的憎恶、蔑视、愤激之情,而且处处显示出诗人幽默诙谐、愤世疾俗的性格。
从这里可以看出,对诗歌的形象性是不宜作过分偏狭的理解的。【历代评价】《坚瓠集》:今人谚语多古人诗。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曹子建诗。……“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罗隐诗。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冯道诗。“在家贫亦好”,戎昱诗。
《唐人绝句精华》:此仁者别有用心,乍寻常但描写雪色、寒气者不同。【作者简介】罗隐(833—909),唐末文学家。
本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新城(今浙江富阳)人,一作余杭(今属浙江)人。少时即负盛名。
但因其诗文好抨击时政,讥讽公卿,故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隐。黄巢农民起义爆发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后归乡依镇海节度使钱鏐,深得钱鏐赏识。
公元887年(唐光启三年),表奏为钱塘令,迁著作郎。公元906年(唐天祐三年),充节度判官。
公元908年(后梁开平二年),授给事中,次年迁盐铁发运使,不久病卒。罗隐生活于动乱年代,又久受压抑,诗工七绝,颇有讽刺现实之作,多用口语,故少数作品能流传于民间。
有诗集《甲乙集》十卷传世。雪(宝塔诗)【唐】张南史雪花片,玉屑结阴风,凝暮节高岭虚晶,平原广洁初从云外飘,还向空中噎千门万户皆净,兽炭皮裘自热此时双舞洛阳人,谁悟郢中歌欲绝还有一种版本雪雪花片,玉屑结阴风,凝暮节山岭虚晶,平原广洁才从云中出,却向空中噎千门万户皆净,兽炭皮裘自热此时双舞洛阳人,谁悟郢中歌断绝雪(现代诗)作者:不详白玉般的身躯,跳着欢快的舞蹈,无声无息地 化作大地芬芳。
我想触摸你的灵魂,张开双臂 搂住你的肩膀。你白玉般的身躯啊,禁不住我炽热的双手,悄悄地熔化了。
我是那高天上 灰蒙蒙的云朵,我轻轻地吻了吻你的脸,放开双手,任你去游荡。你飞呀,飞,你看到了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