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千万的古诗有哪些
1、《鹊踏枝·梅花繁枝千万片》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
[唐] 冯延巳 已折叠1条冯延巳的查询结果
2、《蝶恋花·楼外垂杨千万缕》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
[宋] 朱淑真
3、《梦江南·千万恨》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唐] 温庭筠
4、《鹧鸪天·楼外云山千万重》
楼外云山千万重。画眉人隔小帘栊。风垂舞柳春犹浅,雪点酥胸暖未融。携手处,又相逢。夜阑心事与郎同。一杯。
[宋] 刘过
5、《临江仙·湖上青山千万叠》
湖上青山千万叠,倏如阵马交驰。平湖百顷却逶迟。晴光相荡激,倒影落沦漪。何日漾舟深碧处,细听羌笛高吹。
[宋] 倪偁
6、《朝中措·游丝千万暖风柔》
游丝千万暖风柔,只系得春愁。恨杀啼莺句引,孤他语燕攀留。纵然留住,香红吹尽,春也堪羞。去去不堪回首,。
[宋] 黎廷瑞
7、《临江仙·弄水亭前千万景》
弄水亭前千万景,登临不忍空回。水轻墨澹写蓬莱。莫教世眼,容易洗尘埃。收去雨昏都不见,展时还似云开。先。
[宋] 俞紫芝
8、《月上海棠·吾言劝了千千万》
吾言劝了千千万。无一个回头猛烈汉。教上千般,犹道火院牵缠绊。没计算。一限又推一限。忧儿忧女没衣饭。指。
[宋] 无名氏
9、《蝶恋花 曲阿词综辩证有蝶恋花楼外垂杨千万》
净洗胭脂轻扫黛。斗草亭边,自*梨花戴。一段心情空自爱。风流那得时常在。屈指春光归已快。不掩珠帘,又恐。
[元] 孙景文
10、《一昼千万思》
一昼千万思,一夜千万愁。昼思复夜愁,昼夜千万秋。故人远为县,海边勾践州。故人道何如,不间也与周。我如。
[宋] 曾巩
11、《渔家傲·永日离忧千万绪》
永日离忧千万绪。雪舟远泛清漳浦。 珍重故人寒夜语。挥玉尘。沉沉画阁凝香雾。 风砌落花留不住。
[宋] 黄铢
12、《侍御王公去饶饶之士民数千万人遮道攀辕又相》
东嘉老先生,文字继坡谷。治饶如京兆,三王岂其族。政成无一事,澹若处幽独。追踪古循吏,清净非碌碌。每以。
2.带有重字的诗句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花影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送人入蜀
作者:齐己
何必闲吟蜀道难,知君心出嶮巇间。
寻常秋泛江陵去,容易春浮锦水还。
两面碧悬神女峡,几重青出丈人山。
文君酒市逢初雪,满贳新沽洗旅颜。
宋·李石《渔家傲·赠鼎湖官伎》:西去征鸿东去水,几重别恨千山里!
白居易《醉后却送元九》:行到城门残酒醒,万重离恨一时来。
《宿齐山僧舍》张乔:一宿经窗卧白波,万重归梦隔烟萝。
3.带述的古诗
述国亡诗
朝代:五代 | 作者:花蕊夫人
原文: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译文
作者:禤翾
皇帝在城楼上竖起了投降的军旗,臣妾(我)在深宫之中怎么能知道?
(我国的将士)十四万人都一齐解了铠甲,(他们)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大丈夫!
本页内容由禤翾上传,版权归原作者禤翾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后蜀国的君王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你们哪知道我被封锁在了这冷清清的行宫里?
守卫君王的十四万人一起脱下了金闪闪的铠甲,其实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守卫国家的男子!
注释
⑴妾:花蕊夫人自称。
⑵解甲:解除武装,指投降。
⑶更无:一作“宁无”。
参考资料:
1、尚作恩 等 .晚唐诗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310-311 . 2、吉林大学中文系 .唐诗鉴赏大典(十二) :吉林大学中文系 ,2009 :248-249 .
鉴赏
此诗破题就直述国亡之事:“君王城上竖降旗”。史载后蜀君臣极为奢侈,荒淫误国,宋军压境时,孟昶一筹莫展,屈辱投降。诗句只说“竖降旗”,遣词含蓄。下语只三分而命意十分,耐人玩味。
次句“妾在深宫那得知”,纯用口语,而意蕴微妙。大致有两重含义:首先,历代追咎国亡的诗文多持“女祸亡国”论,如把商亡归咎于妲己,把吴亡归咎于西施等等。而这句诗则象是针对“女祸亡国”而作的自我申辩。语似轻声叹息,然措词微婉,而大有深意。其次,即使退一步说,“妾”及时得知投降的事也照样于事无补,一个弱女子不可能有回天之力。不过,“那得知”云云毕竟还表示了一种廉耻之心,比起甘心作阶下囚的“男儿”们终究不可同日而语。这就为下面的怒斥预留了地步。
第三句照应首句“竖降旗”,描绘出蜀军“十四万人齐解甲”的投降场面。史载当时破蜀宋军仅数万人,而后蜀则有“十四万人”之众。以数倍于敌的兵力,背城借一,即使面临强敌,当无亡国之理。可是一向耽于享乐的孟蜀君臣毫无斗志,闻风丧胆,终于演出众降于寡的丑剧。“十四万人”没有一个死国的志士,没有一星半点丈夫气概,当然是语带夸张,却有力写出了一个女子的羞愤:可耻在于不战而亡。
至此,作者的羞愤痛切之情已酝酿充分,于是爆发出一句热骂:“更无一个是男儿!”“更无一个”与“十四万人”对比,“男儿”与前面“妾”对照,可谓痛快淋漓。“诗可以怨”,其实岂但可怨而已,这里已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了。
此诗写得很有激情,表现出亡国的沉痛和对误国者的痛切之情;更写得有个性,活现出一个活泼泼有性格的女性形象。诗人以女子身份骂人枉为男儿,就比一般有力,个性色彩鲜明。就全诗看,有前三句委婉含蓄作铺垫,虽泼辣而不失委婉,非一味发露、缺乏情韵之作可比。
据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花蕊夫人作此诗则有所本。“前蜀王衍降后唐,王承旨作诗云:‘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二十万人齐拱手,更无一个是男儿。’”对照二诗,徐氏对王诗几处改动都很好。原诗前二句太刻意吃力,不如改作之含蓄有味,特别是改用第一人称“妾”的口气来写,比原作多一重意味,顿添神采。这样的改作实有再造之功。就诗人陈诗一事而论,不但表现了廉耻之心,而且有几分胆气。这行为本身就足为孟蜀“男儿”羞。所以,此诗得到一代雄主赵匡胤的赏识,不是偶然的。
参考资料: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378-1379页
创作背景
费氏(一说姓徐),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人,因才貌双全,得幸于后蜀主孟昶,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她曾仿王建作宫词百首,为时人称许。孟蜀亡国后,被掳入宋。宋太祖久闻其诗名,召她陈诗。徐氏就诵了这首“述亡国之由”的诗。诗泼辣而不失委婉,不亢不卑,从题材到风格,都与作者所擅长的“宫词”大不相同,当时就获得宋太祖的赞赏(事据《十六国春秋·蜀志》)。后世诗评家也每每乐道。
参考资料: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378-1379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
4.带有诗的诗句有哪些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秋词 刘禹锡
谁将诗卷掷江流,定不与江东向流。—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歌醉中作歌 黄仲则
吟君别我诗,怅望水烟际。—–送厉图南下第归澧州 曹邺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江上吟 李白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李商隐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苦寒行 曹操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5.诗名中带会的古诗
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买一蓑来钓雨, 凭谁先为谢沙鸥?(《题绣川驿》陆游) 高会梁园遗胜在, 早知词赋似相如。(《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之一)》苏辙) 玉郎会此通仙籍, 忆向天阶问紫芝。(《重过圣女祠》李商隐) 风云感会虽有时, 顾此定知毋枉尺。(《题孟浩然画像》黄庭坚) 烟波一叶会当逝, 吹笛高人有素期。(《长饥》陆游) 日影欲移先会得, 忽然飞落别窗声。(《冻蝇》杨万里) 临风一叹无人会, 今夜清光似往年。(《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
6.带 和 的诗句有哪些
带“声”的诗句如下:
1. 唐·白居易《琵琶行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2. 唐·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唐·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 唐·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 唐·刘禹锡《浪淘沙》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暗迎神三两声。
古人为何爱钟爱带“声”作诗?
古人多爱通过“声”来作诗,一方面,生活中处处皆声音,搜集大量的创作素材。另一方面,可以烘托整个诗的气氛,更形象的表达诗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顾青 .唐诗三百首.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01月
7.带人的诗句
柴扉日暮随风掩,落尽闲花不见人。——唐·元稹 【晚春】
自从小靥来东道,曲里长眉少见人。——唐·李贺 【许公子郑姬歌】
畏病还疏酒,逃寒懒见人。——宋·吕本中 【苦阴】
三年不见王徵士,一见梅花如见人。——元·丁复 【题王元章梅】
初行竹裹唯通马,直到花间始见人。——唐·朱湾 【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
峰峰雪洗玉屏新,一树梅花未见人。——明末清初·屈大均 【玉屏峰顶看梅】
久湿愁侵骨,新晴喜见人。——明·袁宗道 【初晴即事 其二】
红颜笑脸如撩客,粉面藏头羞见人。——明·徐渭 【题花图】
云遮茅屋不知处,舟过柳桥方见人。——明·王肄 【题沈孟渊江乡深处二首 其二】
数家古市低攒树,十里平芜远见人。——明·吴兆 【送刘休渊归中都】
还从是碍非真处,收取归来要见人。——宋·释慧空 【送化士(时在吉山) 其十】
民情固洽初来日,兵气终悲乍见人。——元末明初·戴良 【次昌乐】
松老枝垂地,溪清水见人。——宋末元初·方回 【坐白水寺门亭】
石险频惊马,山空偶见人。——清·戴亨 【宁远道中】
花落蝶无事,水清鱼见人。——近现代·俞律 【玄武湖初夏偶游】
小屋刚容我,闲居怕见人。——明·岳正 【小屋】
阴云湿栋不知暑,落月临窗忽见人。——明末清初·何巩道 【咏楼】
千仞临江湄,暮帆微见人。——明·释函是 【不饮酒二十首 其十】
推枕犹疑梦,登堂若见人。——明·程敏政 【著存堂为吴节参政赋】
回到娘家三四春,双眸盈疾愁见人。——宋·孙次翁 【娇娘行】
我岂慵开眼,年来寡见人。——宋·杨万里 【仲良见和再和谢焉四首 其二】
闲持竹锡深③看水,懒系麻衣出见人。——唐·皎然 【春日杼山寄赠李员外纵】
暗梳蓬发羞临镜,私戴莲花耻见人。——唐·元稹 【三兄以白角巾寄遗发不胜冠因有感叹】
凉风阑槛宜敲句,落日川原遥见人。——宋·方樗 【吴仲恭翠微楼九日落成和谢皋羽】
一枝斜入丛篁里,人不见渠渠见人。——宋·方岳 【梅花十绝 其二】
片水明在野,万花深见人。——唐·储嗣宗 【晚眺徐州延福寺】
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得见人。——唐·顾况 【宫词】
昔时所见人,往往沉重泉。——宋末元初·方回 【石头田】
销铄精微复见人,青鞋蹈破几重云。——宋·释智愚 【送逢侍者】
何物讶见人,梁间声咄咄。——清·张问陶 【由睫巢移居竹尾小楼】
胡颜遁去生见人,请看吐蕃正得意。——清·刘大绅 【南诏碑歌】
光铓澹澹照见人,健卒几头背迟发。——明·刘黄裳 【赠邺下王大刀挥使维藩歌】
树头老眼难见人,眼中之人道中蠹。——明·成鹫 【赠罗炼师】
白眼慵开恐见人,登场傀儡一时新。——明·张萱 【园居六十章 其三十四】
昨人刚见人,今日忽见鬼;——明末清初·卢若腾 【见鬼】
意所欲见人,久俟庚复甲。——宋末元初·方回 【虎渡亭观江浪】
独有知见人,不食本分草。——明·袁宏道 【天目书所见】
伤嗟二见人,攀缘两头走。——唐·本净 【善恶二根不实偈】
法法皆依位,机机合见人。——宋·释可湘 【偈颂一百零九首 其一十一】
起模画样弄精魂,拂迹除踪更见人。——宋·释慧远 【颂古十五首 其七】
岂知先见人,必俟他年使。——明·郭之奇 【集雅诗二十首 其一十五 张九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