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律诗中的“律”是什么意思

律诗,指近体诗中要求平仄、押韵、粘对最严格的诗种。按每句字数多少可分为五言、七言,按篇幅长短又可分为普通律诗和排律,另有一种特殊的诗体称为柏梁体。

律诗的格律要求是多方面的。首先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句、六言句或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其次对诗句数量有不同限制,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如果仅六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八句,即在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第三是特定的对偶要求。通常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按照旧时律诗写作的起承转合结构,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都必须是对偶句。排律则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都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或一二两联,或二三两联,或仅二联要求上下句对偶。第四便是声韵格律的严密要求。

律 应该是指格律吧

律诗的格律要求是很严的

2.赞美“律师”的诗句有什么

1、禅客归心急,山深定易安。清贫修道苦,孝友别家难。雪路侵溪转,花宫映岳看。到时瞻塔暮,松月向人寒。——清江《送赞律师归嵩山》

2、薝卜花红径草青,雪肤冰骨步轻轻。 今朝暂到焚香处,只恐床前有虱声。——贯休《律师》

3、乱后江边寺,堪怀二律师。几番新弟子,一样旧威仪。 院影连春竹,窗声接雨池。共缘山水癖,久别共题诗。——齐己《寄怀江西徵岷二律师》

4、能知出世法,讵有在家心。南院开门送,东山策杖寻。 经年期故里,及夏到空林。念远长劳望,朝朝草色深。——皇甫冉《送从侄栖闲律师》

5、为此疏名路,频来访远公。孤标宜雪后,每见忆山中。 静影生幽藓,寒声入迥空。何年植兹地,晓夕动清风。——刘得仁《冬日题兴善寺崔律师院孤松》

6、沐浴前朝像,深秋白发师。从来居此寺,未省有东池。 幽石丛圭片,孤松动雪枝。顷曾听道话,别起远山思。——无可《寄兴善寺崔律师》

7、苦节兼青目,公卿话有馀。唯传黄叶喻,还似白泉居。 猿拨孤云破,钟撞众木疏。社坛踪迹在,重结复何如。——贯休《题惠琮律师院》

8、律中麟角者,高淡出尘埃。芳草不曾触,几生如此来。 壑风吹磬断,杉露滴花开。如结林中社,伊余亦愿陪。——贯休《题峄桐律师院》

9、仪冠凝寒玉,端居似沃州。学徒梧有凤,律藏目无牛。 茗滑香黏齿,钟清雪滴楼。还须结西社,来往悉诸侯。——贯休《题淮南惠照寺律师院》

10、锦溪光里耸楼台,师院高凌积翠开。深竹杪闻残磬尽, 一茶中见数帆来。焚香只是看新律,幽步犹疑损绿苔。 莫讶题诗又东去,石房清冷在天台。——贯休《寄题诠律师院》

11、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时有山僧来,悬灯独自宿。——韦应物《宿永阳寄璨律师》

12、释子喜相偶,幽林俱避喧。安居同僧夏,清夜讽道言。 对阁景恒晏,步庭阴始繁。逍遥无一事,松风入南轩。——韦应物《起度律师同居东斋院》

13、出家童子岁,爱此雪山人。长路经千里,孤云伴一身。 水中应见月,草上岂伤春。永日空林下,心将何物亲。——皇甫冉《送安律师》

14、相传五部学,更有一人成。此日灵山去,何方半座迎。 麻衣逢雪暖,草履蹑云轻。若见中林石,应知第四生。——戴叔伦《送嵩律师头陀寺》

15、阳羡诸峰顶,何曾异剡山。雨晴人到寺,木落夜开关。 缝衲纱灯亮,看心锡仗闲。西方知有社,未得与师还。——崔子向《送惟详律师自越之义兴》

3.“律诗”中的“律”是什么意思

“律诗”中的“律”的意思是:

没有具体意思,只是旧诗中的一种体裁。

1. 律诗简介: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律诗是中国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具有重要意义。

2. 律诗特点:

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就开始出现广义五律,武周年代沈佺期、宋之问定型狭义七律,其成熟于中晚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仗。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广义律诗允许失粘,狭义律诗不允许失粘。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4.有谁知道唐诗里面的律师的体裁

律,是规定和法度。

格律诗又称律诗。在唐代叫“近体诗”或叫“今体诗”。

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法度最为严谨的一种诗歌体裁。第一节律诗的章句1、律诗的章法律诗,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音,音分平仄。

每首四句者叫绝句,八句者叫律诗,八句以上者称排律。每句五字的绝句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每句七字的绝句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每句五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

每句七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排律也有五言七言之分。

五律、七律的八句分为四联:第一二两句叫首联,三四两句叫颔联,五六两句叫颈联,七八两句叫尾联;绝句的第一二两句叫首联,三四两句叫尾联,绝句对对仗没有必须的要求。排律除首尾两联,中间的联数可任意增加。

律诗包括排律,中间各联必须对仗。上面是律诗的格式要求。

律诗的章法还包括谋篇的结构规律,即诗的起、承、转、合。起,即开始;承,即承上;转,即转折;合,即收合。

起、承、转、合在律诗中以联为单位;在律绝中以句为单位。如[唐]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首联点题是“起”;颔联登楼所见,是“承”;颈联引出眼前的困境,是“转”;尾联由登楼望远而怀念故乡,是诗意的深化、收结,是“合”。

起是破题,千万不能离题;承是承题详述,要求形象具体;转是深化内涵,引出本意;合是首尾相顾,强化诗意。这一章法在元代以前是在不自觉中运用的,元以后才明确了这一规则。

不只是律诗,一切文章都应运用这一谋篇规律。2、律诗的句法律诗的句子客观存在着音调节奏和意义节奏,它们有时是一致的,不一致的情况也很多,需要分别作一说明。

音调节奏较为单纯,一般是两个字音组成一个音节。因律诗的每句字数为奇数,所以一般最后一个字单独为一个音节。

意义节奏一般以词为单位,单音词一个字即为一个节奏单位,双音词则二个字为一个节奏单位,多音词可依此类推。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是根据诗的意义节奏来划分,不能简单地以字或词划分。

诗的吟诵一般要以音调节奏为主,也要照顾到意义节奏。因此,熟悉诗的句法很重要,初学者掌握了句子节奏,可以提高欣赏格律诗的兴趣和水平,更有助写作时遣词造句,这是初学者应具备的基本功之一。

[唐]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春城草木深”。读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读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律诗的意义节奏比音调节奏复杂得多,五言者有九种,七言者有十二种。它主要应以意诗而不仅是按字词的本意来划分。

了解意义节奏是为了准确理解诗句的意义。这对欣赏和习作都是很必要的。

5.古诗 描述正义 律师

正气歌 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6.诗词中的和律是什么啊

【诗词格律】 词牌集录

暗 香97字 二郎神105字 八声甘州97字

长相思36字 采桑子44字 翠楼吟101字

捣练子27字 点绛唇41字 蝶恋花60字 定风波62字 洞仙歌83字

更漏子46字 甘草子47字 桂枝香101字 过秦楼111字

浣溪沙42字 画堂春47字 贺圣朝49字 河 传61字 何满子74字

黄河清慢98字 贺新郎116字

减字木兰花44字 锦缠道66字 江城子70字

浪淘沙54字 临江仙60字 离亭燕72字 六洲歌头143字

蓦山溪82字 满江红93字 满庭芳95字 摸鱼儿116字 迈陂塘116字

南歌子52字 南乡子56字 念奴娇100字

卜算子44字 菩萨蛮44字

清平乐46字 鹊桥仙56字 青玉案67字 沁园春114字

如梦令33字

十六字令16字 生查子40字 诉衷情45字 苏幕遮62字 水调歌头95字

双双燕98字 石州慢102字 水龙吟102字

调笑令32字 桃源忆故人48字 摊破浣溪沙48字 太常引49字 踏莎行58字

唐多令60字 天仙子68字

乌夜啼36字 望海潮107字

相见欢36字 西江月50字 小重山58字 谢池春66字

忆江南27字 忆王孙31字 谒金门45字 忆秦娥46字 虞美人56字

一落索46字 阮郎归47字 一斛珠57字 玉楼春56字 一剪梅60字

渔家傲62字 一丛花78字 御街行78字 雨霖铃103字 永遇乐104字

醉花阴52字 鹧鸪天55字 祝英台近77字 昼夜乐98字 烛影摇红96字

律诗格式: 五绝: 仄起 平起

五律:仄起 平起

七绝:仄起 平起

七律:仄起 平起

7.有谁知道唐诗里面的律师的体裁

律,是规定和法度。

格律诗又称律诗。在唐代叫“近体诗”或叫“今体诗”。

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法度最为严谨的一种诗歌体裁。第一节 律诗的章句1、律诗的章法律诗,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音,音分平仄。

每首四句者叫绝句,八句者叫律诗,八句以上者称排律。每句五字的绝句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每句七字的绝句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每句五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

每句七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排律也有五言七言之分。

五律、七律的八句分为四联:第一二两句叫首联,三四两句叫颔联,五六两句叫颈联,七八两句叫尾联;绝句的第一二两句叫首联,三四两句叫尾联,绝句对对仗没有必须的要求。排律除首尾两联,中间的联数可任意增加。

律诗包括排律,中间各联必须对仗。上面是律诗的格式要求。

律诗的章法还包括谋篇的结构规律,即诗的起、承、转、合。起,即开始;承,即承上;转,即转折;合,即收合。

起、承、转、合在律诗中以联为单位;在律绝中以句为单位。如[唐]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首联点题是“起”;颔联登楼所见,是“承”;颈联引出眼前的困境,是“转”;尾联由登楼望远而怀念故乡,是诗意的深化、收结,是“合”。

起是破题,千万不能离题;承是承题详述,要求形象具体;转是深化内涵,引出本意;合是首尾相顾,强化诗意。这一章法在元代以前是在不自觉中运用的,元以后才明确了这一规则。

不只是律诗,一切文章都应运用这一谋篇规律。2、律诗的句法律诗的句子客观存在着音调节奏和意义节奏,它们有时是一致的,不一致的情况也很多,需要分别作一说明。

音调节奏较为单纯,一般是两个字音组成一个音节。因律诗的每句字数为奇数,所以一般最后一个字单独为一个音节。

意义节奏一般以词为单位,单音词一个字即为一个节奏单位,双音词则二个字为一个节奏单位,多音词可依此类推。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是根据诗的意义节奏来划分,不能简单地以字或词划分。

诗的吟诵一般要以音调节奏为主,也要照顾到意义节奏。因此,熟悉诗的句法很重要,初学者掌握了句子节奏,可以提高欣赏格律诗的兴趣和水平,更有助写作时遣词造句,这是初学者应具备的基本功之一。

[唐]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春城草木深”。读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读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律诗的意义节奏比音调节奏复杂得多,五言者有九种,七言者有十二种。它主要应以意诗而不仅是按字词的本意来划分。

了解意义节奏是为了准确理解诗句的意义。这对欣赏和习作都是很必要的。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