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牧童和牛的诗句
1、入南港山庄口占
清代:林占梅
牧童牛代步,渔父艇为家。
岭峻云巢树,泉流涧漾沙。
译文
牧童用牛代步,渔夫用船为家,山岭峻峭,云雾缭绕,树上搭着鸟巢,泉水溪涧荡漾着细沙。
2、西郊晚眺
元代:王懋德
远寺僧归日欲沈,无边桑柘起层阴。牧童牛背闲横笛,却笑诗人马上吟。
译文
远处寺庙的僧人回去了,太阳也快落山了。牛背上的牧童吹着笛子,却嘲笑诗人在骑着马吟诗。
3、北戴河赠四友诗 赠李可染
近现代:老舍
牧童牛背柳风斜,短笛吹红几树花。
白石山翁好弟子,善从诗境画农家。
译文
牧童骑在牛背上,风吹着柳枝倾斜。短笛吹红了几棵树上的花朵红艳。你是白石山翁的好弟子,擅长诗的境界来画农家景色。
4、早行
南北朝:王谌
晓入荆溪路,西风快似刀。
雪深埋树脚,水浅见溪毛。
岁序相将换,人心只自劳。
牧童牛背卧,令我愧儿曹。
译文
早上走在荆溪路上,西风凛冽的像刀子一样。雪深得埋住了树根,水干枯到能看见溪底的水草。这一年快要过去了,人心还是劳累不已。牧童躺卧在牛背上,我对我对儿女们心怀愧疚。
5、圆明园四十景诗 其二十六 北远山村
清代:弘历
牧童牛背村笛,馌妇钗梁野花。
辋川图昔曾见,摩诘信不我遐。
译文
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送饭的村妇头上簪着野花。这幅辋川图我曾经见过,王维果然没有欺骗我呀。
2.关于牧童和牛的诗句
清代诗人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宋代诗人雷震《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唐代诗人吕岩《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唐代诗人栖蟾《牧童》:“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宋代诗人黄庭坚《牧童》:“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3.牧童牧牛诗,牧童放牛的古诗
《牧童词》
唐代诗人 张籍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司家截尔头上角!”
《牧童》
唐代诗人 刘驾
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牧童》
唐代诗人 卢肇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山中》
唐代诗人 李涉
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牧童》
宋代
诗人 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村晚》
宋代诗人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牧童》
宋代诗人 白玉蟾
杨柳阴初合,村童睡正迷.一牛贪草嫩,吃过断桥西.
4.描写“牧童骑牛”的诗句有哪些
1.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清 袁枚《所见》
翻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2. 羃羃黄云麦垅秋,牧童横笛倒骑牛。——宋 王志道
《侨寄山居霍然几月凡见之於目闻之於耳者辄缀》
翻译:到秋天了,许多的麦子黄成一片,牧童倒着骑牛将短笛横吹着。
3.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宋 黄庭坚
《牧童》
翻译: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
4. 皷腹台前成现句,牧童也解倒骑牛。——宋 释心月《钱泉都庄偈》
翻译:皷腹台前有着现成的诗句,牧童也解开束缚倒下骑着黄牛。
5. 落日断霞连岳顶,牧童归去倒骑牛。——宋 释慧远《子湖有狗上取人头中取人心下取人足》
翻译:落日的残霞落在岳山顶,牧童骑着黄牛回去了。
6. 别后相逢重着语,牧童横笛倒骑牛。——宋 李弥逊《访雪峰真歇禅师》
翻译:分别后再次相逢着重着谈话,牧童骑在黄牛上吹着横笛。
7. 舟子斜荡桨,牧童倒骑牛。——宋 王禹偁《月波楼咏怀》
翻译:船上的小桨斜着放着,牧童倒着骑着黄牛回去!
8.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清袁枚《题画》
翻译:牧童到哪里去了?在牛背上睡着了。
9.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唐栖蟾《牧童》
翻译:牧童自由的骑着黄牛,春风吹着细雨飞!
10.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宋 雷震《村晚》
翻译:牧童横骑在牛背上回去,口着吹着短笛。
5.和牛有关的诗句
1、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李白《咏石牛》
2、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牧童词》 唐·张籍
3、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田家词》 唐·元稹
4、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饮牛歌》 宋·陆游
5、奚奴跨马不搭鞍,立走水牛惊汉官。——《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唐·顾况
6、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饮牛歌》 宋·陆游
7、问渠何法牛驯扰,鞭挞无惊刍牧多。——《骑牛歌》 清·陆师
8、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牧童词》 唐·储光羲
9、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牧牛词》 明·高启
10、人生得饱万事足,拾牛相齐何足言!——《病牛》 宋·李纲
11、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耕牛》 宋·梅尧臣
12、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醉酒歌》李白
13、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田家词》 唐·元稹
14、牛吒吒,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田家词》 唐·元稹
15、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高启《牧牛词》
16、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牧童词》 唐·张籍
17、牛背儿童自放歌,头头注涧复逾坡。——《骑牛歌》 清·陆师
18、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饮牛歌》 宋·陆游
19、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牧童词》 唐·李涉
20、邻肩抵尾乍依隈,横去斜奔忽分散。——《五歌·放牛》 唐·陆龟蒙
6.牧童的古诗句
1.《牧童》——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译: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2.《牧童诗》——宋代·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译:远远地看见牧童骑着牛缓缓地在前村走过,轻风隔着田垄送来阵阵牧笛声)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译: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3.《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4.《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译: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5.《牧童词》——唐·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译: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译: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译: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译: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7.牧童骑黄牛
原文: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这首诗出自清代文学家袁枚的《所见》。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袁枚热爱生活,辞官后侨居江宁。其主张抒写性情,所写多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
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
名家点评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员毋永利《古诗观止》:这首诗创意新颖,描写生动。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浦漫汀《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这首诗描写了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细节,大声歌唱表现的是童心的自由自在,随后的闭口不言也是由于童心所致。寥寥数语,不仅描绘了儿童瞬间的神态变化,刻画出一个活泼可爱的象,而且使整首诗充满情趣,很有韵味。
诗词赏析
诗词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第三句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
全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