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行者”的诗句有哪些
1,《寺人披见文公》
先秦:左丘明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袪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2,《七哀诗三首·其三》
魏晋:王粲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
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
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
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
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
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
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
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
3,《沙堤行·呈裴相公》
唐代:张籍
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
宫中玉漏下三刻,朱衣导骑丞相来。
路傍高楼息歌吹,千车不行行者避。
街官闾吏相传呼,当前十里惟空衢。
白麻诏下移相印,新堤未成旧堤尽。
4,《卢行者偈》
宋代:宗泽
休问东西南北,莫说之乎者也。
直饶神秀文,不似老卢行者。
5,《依韵和永叔见寄》
宋代:梅尧臣
春风约柳一片西,欲托鸟翼传音稽。
昨朝偶向东城去,草草又逢骢马蹄。
长髯御史威正峭,沙堤来坐气吐霓。
我乘小驷虽甚瘦,喜见骖驭犹解嘶。
适闻南都接大尹,笑我出处今何迷。
耻趋捷径身已老,惩羹何用频吹齑。
蛟龙失水等蚯蚓,鳞角虽有辱在泥。
困居废井谁引手,岂得更望青云梯。
笔锋劲发若强弩,余力曾彻七重犀。
倦禽雄雌不饱腹,日暮徒念还巢栖。
大椿朝菌各有尽,此物何怪庄叟齐。
诚知豪侠自快乐,东郊南陌竞斗鸡。
胸中有道无广狭,包括宇宙在一稊。
何时与公去颖尾,湖水漫漫如玻璃。
世间会合固不易,况乃仕宦多相睽。
正似邮亭恋行者,未到止息空歌骊。
我贫尚不给朝夕,焉得负郭置稻畦。
筋骸幸且稍轻健,山水纵好无路跻。
傥公他时买田宅,愿以藜杖从招携。
吾儿诗书不足教,亦以助力於耕犁。
2.关于行的诗句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者歌于途,乐者歌于树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写一首诗
行走在昨日,昨日在我脚下凝成游吟的诗.
行走在今日,今日在我眼前化作玫红的日.
行走在明日,明日在我梦里延伸成万里无疆。
–题记
很久之前就知道,人类的历史,是行走的历史。从东非高原开始行走,走到了欧罗巴,走到亚细亚,走到阿美利加,走到澳大利亚,走过了多少的时光,让几多过往成为历史的尘埃,留下孤单的高塔,伫立在萧萧风中凝视斑驳的光阴。
消逝的,不等于消失的。在这里,或者在那里,总是留下星星点点的痕迹,等待你去看,去听。无论是留在潮湿丛林中的玛雅祭台,或是留在羊皮纸上的荷马史诗,那些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回忆,总是在那里,面带微笑,等待着所有行走中的后人,去拥抱,去赞美。
不知道是谁说的,失去的,或者得不到的,总是最值得赞美的。所以我们在历史的门后赞美那些早已不再为我们所拥有的辉煌过往。我们已经不再是刚刚站立的猿人,也已经不再披着亚麻长袍在亚德里亚海边沉思的哲人,更不是在教会的十字下祈祷的众生。我们叫自己,现代人。
拥有200年之前完全无法想象的技术,拥有500年前完全无法比拟的速度,拥有1000年前完全无法拥有的坚船利炮,拥有2000年前完全无法享受的所谓民主,我们却深深地迷茫着,在这样失控的速度当中,一直在行走的我们,要何去何从?我们看向过去,在人类刚刚诞生的时候,深沉的纯净的思考,自惭形秽;我们看向未来,不可知的秘密在银河中若隐若现,我们茫然不知所措。
于是我们问自己,我们,走向哪里?
于是我们说,向前走吧,因为我们的先祖,总是坚信着我们走向的是前方,而从不是毁灭。所以走吧,走过那些消逝的消失的,走过那些精彩的惨烈的,走到旁龙笔下那个遥远的外面的世界,然后不管是否面朝大海,不管是否春暖花开,我们可以笑对先人,也可以直面后人。因为我们从没有停下,我们的道路,一直向前。
没有人能一直年少,我们也是;没有人能永远单纯,我们也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停滞的,只会成为那一粒尘埃,缓缓飞起,又缓缓落下,最终依旧是幻灭。只有向前,向前,向前,我们才能猜测,所谓永远的样子,我们才能拥抱永恒的影子、我们生于行走,活于行走,我们一直在路上。
我相信行者无疆,我相信大道无痕。即使身后留下的轨迹只是深深浅浅,已然看不清晰,我们依然在行走,行走在消逝中,消逝在行走中,却永远不会停息……
是啊,心之所至,吟咏的行者和来疆界?心之所至,目光可以触及大地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海子伴着诗歌的金弦,看到了最黑的地方,我也深信麦田的王子一定在那些目光明媚的日子里看清了太阳上的细微变化,察明了哪里是他的最佳栖息地。他没有像夸父那样无休无止的追逐,他就在那里,观望,观望到任何旅者都不可能探求的秘密。
在大地上书写的梭罗,安然的守着瓦尔登湖,守着自己的小木屋,在那里他看到了天地间所有的温暖缓缓萌发。沿着大地的足迹,不用走多远,便看到了天下。
是啊,情之所至,时空中哪个角落是目光所不能及的呢?我就在这个位置,眼前就是世界的另一端。
矮小的康德,始终不肯离开自己狭小的空间――那里有他的世界,有他的生命的依托,有他赖以生存的思想。离去又如何?在任何位置,我的目光都能望我想见的先哲。离去又如何?脚步怎能摆脱这本恶的社会?而我的目光能永远清澈!
······································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值得拥有。
4.《做一个“行者”》为题写一首诗
好的
行者之道
在一望无际的草原
在浩瀚无垠的沙漠
在繁花似锦的江南
无论何时
无论何地
眼前或是书中
都会有行者的影子
他们或是唐僧般奇着一匹骏马
或是贾岛般苦吟着推敲
是谁敲打我的门窗?
绿荫地下我仿佛看见了他的凄凉
要和他一样?
未免神伤
瓢一勺清泉与我洗涤尘埃
停下马车
背上行囊
投身路茫茫
5.关于西游记的诗
1、(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2、(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生命无他说。 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 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 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 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菩提祖师言) 3、富贵功名,前缘分定,为人切莫欺心。正大光明,忠良善果弥深。
些些狂妄天加谴,眼前不遇待时临。问东君因甚,如今祸害相侵。
只为心高图罔极,不分上下乱规箴。 4、混元体正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
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 炉中久炼非铅汞,物外长生是本仙。
变化无穷还变化,三皈五戒总休言。 5、猿猴道体假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
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岂知音? 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拴牢莫外寻。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
(3-5出自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6、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苏武慢》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防微笑。
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谁听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暨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沓。
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
7、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 百岁光阴似水流,一生事业等浮沤。昨朝面上桃花色,今日头边雪片浮。
白蚁阵残方是幻,子规声切想回头。古来阴能延寿,善不求怜天自周。
8、第十一回唐太宗御制榜文 乾坤浩大,日月照鉴分明;宇宙宽洪,天地不容奸党。使心用术,果报只在今生;善布浅求,获福休言后世。
千般巧计,不如本分为人;万种强徒,怎似随缘节俭。心行慈善,何须努力看经?意欲损人,空读如来一藏! 9、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
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涵万象。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来不向不回向。
无异无同无有无,难舍难取难听望。内外灵光到处同,一佛国在一沙中。
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法同。知之须会无心诀,不染不滞为净业。
善恶千端 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 10、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孙悟空自报家身(部分) 自小神通手段高,随风变化逞英豪。
养性修真熬日月,跳出轮回把命逃。 一点诚心曾访道,灵台山上采药苗。
那山有个老仙长,寿年十万八千高。 老孙拜他为师父,指我长生路一条。
他说身内有丹药,外边采取枉徒劳。 得传大品天仙诀,若无根本实难熬。
回光内照宁心坐,身中日月坎离交。 万事不思全寡欲,六根清净体坚牢。
返老还童容易得,超凡入圣路非遥。 三年无漏成仙体,不同俗辈受煎熬。
十洲三岛还游戏,海角天涯转一遭。 (下略) 11、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猪八戒自述 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
不曾养性与修真,混沌迷心熬日月。 忽然闲里遇真仙,就把寒温坐下说。
劝我回心莫堕凡,伤生造下无边孽。 有朝大限命终时,八难三途悔不喋。
听言意转要修行,闻语心回求妙诀。 有缘立地拜为师,指示天关并地阙。
得传九转大还丹,工夫昼夜无时辍。 上至顶门泥丸宫,下至脚板涌泉穴。
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 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
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 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
功圆行满却飞升,天仙对对来迎接。 (下略) 12、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法本从心生,还是从心灭。
生灭尽由谁,请君自辨别。既然皆己心,何用别人说?只须下苦功,扭出铁中血。
绒绳着鼻穿,挽定虚空结。拴在无为树,不使他颠劣。
莫认贼为子,心法都忘绝。休教他瞒我,一拳先打彻。
现心亦无心,现法法也辍。人牛不见时,碧天光皎洁。
秋月一般圆,彼此难分别。 13、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沙僧自述 自小生来神气壮,乾坤万里曾游荡。
英雄天下显威名,豪杰人家做模样。 万国九州任我行,五湖四海从吾撞。
皆因学道荡天涯,只为寻师游地旷。 常年衣钵谨随身,每日心神不可放。
沿地云游数十遭,到处闲行百余趟。 因此才得遇真人,引开大道金光亮。
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 明堂肾水入华池,重楼肝火投心脏。
三千功满拜天颜,志心朝礼明华向。 (下略) 14、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奉法西来道路赊,秋风渐浙落霜花。
乖猿牢锁绳休解,劣马勤兜鞭莫加。 木母金公原自合,黄婆赤子本无差。
咬开铁弹真消息,般若波罗到彼家。 15、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西江月》 色乃伤身之剑,贪之必定遭殃。
佳人二八好容妆,更比夜叉凶壮。只有一个原本,再无微利添囊。
好将资本谨收藏,坚守休教放。
6.逢入京使的诗
【古诗: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全部注释】
1.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下简称刘《笺》)系此诗于天宝八载(749)诗人赴安西途中。
2.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
3.龙钟:湿漉漉的样子。
4.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5.凭:托
6.传语:捎口信.
7.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诗人此时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远离京都和家园的心情是凄凉的,又正遇上和自己反向而行之人,因而不免感伤。但远行之人又想安慰家人,说自己在外平安,不必担心。这样朴素而又复杂的人之常情,用朴实无华的叙述式语气道出,更觉得真切感人。钟惺评此诗:”只是真。”谭元春曰:”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写出,后人蹈袭不得。所以可久”(《唐诗归》卷十三)。沈得潜曰:”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逢入京使 岑参鉴赏】
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龙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见《艺概。诗概》)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有这一特色。
7.描写戍边将士的诗句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望 蓟 门 祖 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前出塞九首(选一) 杜 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军 城 早 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塞 下 曲(二首) 卢 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陇 西 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己 亥 岁 曹 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边塞诗鉴赏*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简析】在路上遇见回京的使者,请他捎句话给家人不要挂念,这是人之常情,但通过诗人表达出来就深了一层,结句尤让人觉得似含有无数悲辛。
* 陇西行 作者: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简析】这首诗是对战争所造成的不幸的控诉,人人读了都感到沉痛!*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简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陈子昂随军参谋,到了东北边地。
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陈子昂进谏,不仅没被采纳,反而被贬斥,因此登幽州台抒发失意的感慨。全诗以广阔的胸襟,慷慨悲凉的情调,感时伤事,吊古悲今,不假修饰,其立意、气势和思想、感情,千百年来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被困七日。【简析】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
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但此诗的受降城所在地说法不一。回乐:县名,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
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简析】这首七绝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霜月、芦笛、乡思,构成一幅思乡图,意境感人。*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乐府《横吹曲》旧题。
龙城:宋刊本王安石《唐百家诗选》作卢城。龙城也就是卢龙城。
龙城飞将:指西汉时名将李广。《汉书·李广传》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勇敢善战,匈奴称之为“汉之飞将军”右北平唐时改为平州,治所在卢龙,即今河北省卢龙县。
阴山:西起河套,东抵小兴安岭,横跨今内蒙古自治区,汉代为北方天然屏障。【简析】诗人抓住月照关塞的典型环境,极其概括地从秦汉时代的边境战争写到唐代,又借对历史上的名将的怀念,表现自己对朝廷不能平定边患的不满。
全诗音韵铿锵,气势雄浑壮阔。* 凉州曲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简析】该诗表现了征战的残酷,又表现了征人视死如归的乐观旷达精神,使人觉得悲怆而又豪壮,是痛苦,也是自我解嘲*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