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偶题 朱熹 古诗赏析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1〕。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2〕。

擘开苍峡吼奔雷〔3〕,万斛飞泉涌出来。

梗枯槎无泊处〔4〕,一川寒碧自萦回〔5〕。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悟真源行不断,倚筇随处弄潺盢〔6〕。

【注释】

〔1〕幅巾:古代贫贱男子以整幅绢裹头的头巾。《东观汉纪鲍永仁》:“更始役,永与冯钦共罢兵,幅巾而居。”崔嵬: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

〔2〕不道:犹不知。李白《幽州胡马客歌》:“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底处:何处。

〔3〕擘开:冲开。

〔4〕断梗枯槎:残枝枯叶。

〔5〕萦回:徘徊荡漾。

〔6〕筇:竹名,宜制杖,故又用指手杖。唐李咸用《苔》:“每忆东行径,移筇独自还。”

【导读】

此诗约作于乾道、淳熙年间。朱熹的诗歌,往往从偶然闲适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偶题三首》正是此类的诗篇。第一首说常人只见到翻云覆雨,却不知其成雨的原因,因而悟出凡事都有根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学力行,也是有根底的。第二首诗通过对水在山中的奔涌,最终形成一川江水的过程,启示人们持之以恒的奋斗才能最终获得成功。第三首诗通过“探寻水源,寻求真源”的事例,表明寻求真理之道,如探真源,需融会贯通,真理始能朗然在目。倘若执其一端,认定真理就在这里,必如管中窥豹,是不能见到真相的。

2.《偶题》的所有诗句,作业,急啊

偶 题(杜甫)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

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

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奇。

騄骥皆良马,骐驎带好儿。 车轮徒已斫,堂构惜仍亏。

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

经济惭长策,飞栖假一枝。 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

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 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

郁郁星辰剑,苍苍云雨池。 两都开幕府,万宇插军麾。

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 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

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偶 题(李商隐) 小亭闲眠微醉消,山榴海柏枝相交。

水文簟上琥珀枕,傍有堕钗双翠翘。 清月依微香露轻,曲房小院多逢迎。

春丛定见饶栖鸟,饮罢莫持红烛行。 偶 题(张耒) 相逢记得画桥头,花似精神柳似柔。

莫谓无情即无语,春风传意水传愁。 春水长流鸟自飞,偶然相值不相知。

请君试采中塘藕,若道心空却有丝。 偶题三首(朱熹) 【其一】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其二】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其三】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偶 题(张良臣) 谁家池馆静萧萧,斜依朱门不敢敲。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偶 题(道济) 几度西湖独上船,篙师识我不论钱。

一声啼鸟破幽寂,正是山横落照边。 偶题(温庭筠) 微风和暖日鲜明,草色迷人向渭城。

吴客卷帘闲不语,楚娥攀树独含情。 红垂果蒂樱桃重,黄染花丛蝶粉轻。

自恨青楼无近信,不将心事许卿卿。

3.偶题 朱熹 古诗赏析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1〕。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2〕。 擘开苍峡吼奔雷〔3〕,万斛飞泉涌出来。

梗枯槎无泊处〔4〕,一川寒碧自萦回〔5〕。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悟真源行不断,倚筇随处弄潺盢〔6〕。 【注释】 〔1〕幅巾:古代贫贱男子以整幅绢裹头的头巾。

《东观汉纪鲍永仁》:“更始役,永与冯钦共罢兵,幅巾而居。”崔嵬: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

〔2〕不道:犹不知。李白《幽州胡马客歌》:“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

底处:何处。 〔3〕擘开:冲开。

〔4〕断梗枯槎:残枝枯叶。 〔5〕萦回:徘徊荡漾。

〔6〕筇:竹名,宜制杖,故又用指手杖。唐李咸用《苔》:“每忆东行径,移筇独自还。”

【导读】 此诗约作于乾道、淳熙年间。朱熹的诗歌,往往从偶然闲适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

《偶题三首》正是此类的诗篇。第一首说常人只见到翻云覆雨,却不知其成雨的原因,因而悟出凡事都有根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学力行,也是有根底的。

第二首诗通过对水在山中的奔涌,最终形成一川江水的过程,启示人们持之以恒的奋斗才能最终获得成功。第三首诗通过“探寻水源,寻求真源”的事例,表明寻求真理之道,如探真源,需融会贯通,真理始能朗然在目。

倘若执其一端,认定真理就在这里,必如管中窥豹,是不能见到真相的。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