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鹳雀楼的古诗有哪些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同崔邠登鹳雀楼》
唐•李益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登鹳雀楼》
唐·耿湋
鹳雀楼西百尺墙,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眷亦自伤。
《鹳雀楼晴望》
唐·马戴
久客心常醉,高楼日渐低。黄河行海内,华岳镇关西。
去远千帆小,来迟独鸟迷。终身不得意,空觉负东溪。
《登河中鹳雀楼》
唐·司马扎
尧女西楼望,人怀太古时。海波通禹凿,山木闭虞祠。
鸟道残虹挂,龙潭返照移。行云如可驭,万里赴行期。
《题河中鹳雀楼》
唐•张乔
楼中见千里,楼影入通津。烟树遥分陕,山河曲向秦。
兴亡留白日,今古共红尘。鹳雀飞何处?城隅草自春。
《登鹳雀楼》
唐•吴融
高楼怀古动悲歌,鹳雀今无野燕过。
树隔五陵秋色早,水连三晋夕阳多。
渔人遗火成寒烧,牧笛吹风起夜波。
十载重来值摇落,天涯归计欲如何?
《和赵相公登鹳雀楼》
唐•殷尧藩
鸟在林梢脚底看,夕阳无际戍烟残。
冻开河水奔浑急,雪洗条山错落寒。
始为一名抛故国,近因多难怕长安。
祖鞭掉折徒为尔,嬴得云溪负钓竿。
《一落索》
宋•晁元礼
危楼高架泬寥天,上相闲登立彩旃。
树色到京三百里,河流归汉几千年。
晴峰耸日当周道,秋谷垂花满舜田。
云路何人见高志,最看西面赤阑前。
2.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的诗句解释
汴河亭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
隋炀帝杨广为了东游广陵(扬州),不惜倾全国民力财力开凿一条运河,即通济渠。其东段叫汴河,汴河之滨筑有行宫,即“汴河亭”。这首《汴河亭》诗,是作者在南游途中经过汴河时写的。诗写得笔力劲健,气势雄壮,语言华美,意境阔大,而且感慨深沉,讥讽无情。诗人对隋炀帝这个历史亡灵的鞭挞,实际上是针对晚唐政治腐败,统治者生活奢靡的现实而发的。
3.下面这些写楼的诗句分别写哪些楼
故人西辞黄鹤楼
更上一层楼 观鹊楼
滕王高阁临江渚 滕王阁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
不须开囗问迷楼
夜深灯火上樊楼
月上高楼一曲歌
-上高楼万里愁
无言独上西楼
仙台欲上五层楼
山雨欲来风满楼
子夜歌清月满楼
秦娥梦断秦楼月
谁家红袖凭江楼
金陵津渡小山楼
小楼昨夜又东风
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
金陵城上西楼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
滨河西畔小红楼。
4.关于王渔洋的诗句
秦淮杂诗 (二十首选—) 傅寿清歌沙嫩箫,红牙紫玉夜相邀。 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见青溪长板桥。 真州绝句 (六首选一)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初春济南作 山郡逢春复乍晴,陂塘分出几泉清? 郭边万户皆临水,雪后千峰半入城。 秋柳 (四首选—)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愁生陌上黄聪曲,梦远江南乌夜村。 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高邮雨泊 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江上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自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浣溪沙·红桥 其一 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 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 其二 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 遥指平山山外路,断鸿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潮。 息斋夜宿即事怀故园 夜来微雨歇,河汉在西堂。萤火出深碧,池荷闻暗香。 开窗邻竹树,高枕忆沧浪。此夕南。
秦淮杂诗 (二十首选—) 傅寿清歌沙嫩箫,红牙紫玉夜相邀。 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见青溪长板桥。 真州绝句 (六首选一)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初春济南作 山郡逢春复乍晴,陂塘分出几泉清? 郭边万户皆临水,雪后千峰半入城。 秋柳 (四首选—)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愁生陌上黄聪曲,梦远江南乌夜村。 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高邮雨泊 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江上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自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浣溪沙·红桥 其一 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 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 其二 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 遥指平山山外路,断鸿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潮。 息斋夜宿即事怀故园 夜来微雨歇,河汉在西堂。萤火出深碧,池荷闻暗香。 开窗邻竹树,高枕忆沧浪。此夕南枝鸟,无因到故乡。 蝶恋花·和漱玉词 凉夜沉沉花漏冻,欹枕无眠,渐觉荒鸡动。此际闲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 忆共锦衾无半缝,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往事迢迢徒入梦,银筝断续连珠弄。 题秋江独钓图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5.郑燮的七言古诗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南西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6.有关竹西的诗句
《扬 州 慢》宋–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何生。
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
自摘园花闲打扮,池边绿映水红裙。–黄慎
忆扬州–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得悉。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无恙年年汴水流,一声水调短亭秋,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
–《浣溪沙 红桥怀古》 清 纳兰容若
《望江南 五亭桥》 清–黄惺庵
扬州好,高跨五亭桥。
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
夜听玉人箫。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张祜
扬州(四首选二)–郑燮
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
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
雨过隋堤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
词人久已伤头白,酒暖香温倍悄然。(一)
廿四桥边草径荒,新开小港透雷塘。
画楼隐隐烟霞远,铁板铮铮树木凉。
文字岂能传太守,风流原不碍隋皇。
量今酌古情何限,愿借东风作小狂。(二)
《浣溪沙 红桥怀古》清–王士祯
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
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
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
遥指平山山外路,断鸿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潮。
夜看扬州–王建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瘦 西 湖 断 想
三月烟花雨 沾湿
二十四桥明月
瘦成一柄吴钩
白塔的风影 摇曳
憔悴的西子
颦眉轻蹙 是柳
珠泪盈盈 是波
娇喘微微地 是散落的箫音
从此
扬州城溢满闲愁
扬州月儿在何方
走进八怪的故乡
我哑得不敢吟唱
就写上几句心语
权当对古人的敬仰
二十四桥的清风
吹起微波把画船摇荡
五亭桥的石孔
映入了瘦西湖的绿杨
那大街中间的千年银杏
你是否留下吹箫人无边的凄凉
那十字路上的文昌阁
你是否藏住了扬州的月亮
我曾把三分明月写上了夔门
让她照耀那浩浩荡荡的长江
是谁把天下明月
划二分给扬州分享
扬州月儿为谁明
扬州月儿在何方
她在十五为君明
她驻在扬州人的心坎上
扬州啊
我还要来
再来时我自己带一个月亮
让二分明月相会在她的故乡
扬 州 姑 娘
童嘉通–当代
扬州姑娘是水做的
古运河是她的血脉
二十四桥是她的腰肢
扬州姑娘穷也穷得富也富得
穷富都不摆在脸上
扬州姑娘土也土得洋也洋得
土为故乡保存一份余韵
俏为故乡亮出世纪风采
扬州姑娘是香影廊
扬州姑娘是瘦西湖
一年四季都能站出不同的风景
脸上总开着故乡的花季
眸子里总映出明月二分
烟花三月里
扬州姑娘朝琼花旁边一站
天底下再找不出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