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几句描写初伏的诗句,要古诗.】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清风破暑连三日元·王挥《过沙沟店》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嘉树:树的美称.此描写夏天的诗句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唐·贾弇《孟夏》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唐·高骈《山亭夏日》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轩:窗.唐·杜甫《夏夜叹》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徂:开始.此描写夏天的诗句意:四月入夏季,六月到暑天.《诗经·小雅·四月》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四月.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晋·陶渊明《读山海经》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春余:春末.夏首:夏初.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2.入伏的诗 有关三伏天入伏的古诗有哪些

《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

【唐】杜牧

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开锁洞门远,卷帘官舍凉。

栏围红药盛,架引绿萝长。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乡。

《夏日游晖上人房》

【唐】陈子昂

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

对户池光乱,交轩岩翠连。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夏日》

【唐】白居易

东窗晚无热,北户凉有风。尽日坐复卧,

不离一室中。中心本无系,亦与出门同。

《夏日杂诗》

【清】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3.二伏天的诗句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 黄庭院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乙未六月大暑》 宋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司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销夏》 唐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水调歌头·大暑》 宋刘辰翁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

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 正是使君初度,如见中州河岳,绿鬓又朱颜。

茎露一杯酒,清彻瑞人寰。 大暑退,潢潦净,彩云斑。

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动如山。 从此五风十雨,自可三年一日,香寝镇狮蛮。

起舞愿公寿,未可愿公还。

4.描写“三伏天”的诗句有哪些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出处:白居易《观刈麦》 释义: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出处:李商隐《晚晴》 释义: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春天已去,夏季清朗。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出处: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释义:初夏了,天气总算还清爽煦和,芳草也未尝因骄阳的淫威而枯萎。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出处:杜甫《夏夜叹》 释义:夏天天热难熬天长夜短,开门可以凉快好过些。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出处:戴复古《大热》 释义:农民在夏天的时候耕作,得到的粮食却不敢吃。

5.关于初秋的诗句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美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初秋寄子由(选)

苏东坡

忆在怀远驿,闭门秋暑中。

藜羹对书史,挥汗与子同。

西风忽凄厉,万叶穿户牖。

子起寻裌衣,感叹执我手。

朱颜不可恃,此语君勿疑。

别离恐不免,功名定难期。

当时已凄断,况此两衰老。

失途既难追,学道恨不早。

买田秋已议,筑室春堂成。

雪堂风雨夜,已作对床声。

奉和初秋诗

落星初伏火。秋霜正动钟。

北阁连横汉。南宫应凿龙。

祥鸾栖竹实。灵蔡上芙蓉。

自有南风曲。还来吹九重。

6.有关大暑的诗句有哪些 来欣赏一下古风古韵

《五绝.暑热》文 /一念

暑热痴蝉躁,池蒸睡鸭潜。

蛙声齐暮下,也避日时炎。

《七绝.暑日》文/侯候

香荷不飐翠流堤,堤上分茶听雀啼。

无雨无晴风未动,转看花色更凄迷。

天蒸地煮小池西,汗下芳尘自带泥。

各半阴晴风试懒,花开欲闭转头低。

《大暑感怀》文/杨金香

暑天难见赤阳升,滚滚雷妖祸孽兴。

遗害苍生倾玉厦,狂风四面雨飞腾。

《五律.暑歌》(新韵)文/张连祥

白天如火烤,夜晚似蒸笼。

雀飞荷下舞,蝉上柳稍鸣。

泳人池中挤,棋客树下拥。

暑天宁静处,闷热让三成。

《五律.大暑歌》文/一冉公

赤热催禾长,清风隐地深。

阳归温不退,月上解衣襟。

屋似蒸笼罩,装如火燎衾。

平心多静气,止水少烦音。

《五律.题初伏雨》(新韵)文/赵晓然

蛙鼓伴蝉鸣,如闻和曲声。

时才云避日,刹那雨携风。

人享身心爽,禾承杆叶葱。

诗收千首少,粮获万吨增。

《五律.暑热》(新韵)文/马立

盛夏地蒸天,炎潮汗洗衫。

蝉歌欢调起,蛙鼓和声连。

执扇香茗品,读诗雅律研。

素心风细细,惬意爽怡然。

《五律.暑日随感》文/蒙古

心净自然凉,娴情寄吉祥。

真人迎锦岁,雅韵谱悠扬。

竹树多芳翠,云烟逝淼茫。

静思尘世事,酷暑又何妨。

《七律.大暑偶得》文/马立

炎夏正逢六月天,汗蒸闷热雨丝绵。

孩童趟水庭前闹,翁媪纳凉廊下谈。

开胃消食瓜果好,护肝明目菜蔬鲜。

闲心勿挂烦杂事,神曲蝉歌益入眠。

《七律.成都头伏景》文/张连祥

今朝有幸到成都,异地同天闷热殊。

步道苔菌青翠绽,雷神主旨雨勤督。

伞阳交汇添风景,裙裤流行露美肤。

环宇暑寒人共济,国民心悦渡头伏。

《唐多令.大暑》文/赵晓然

蝉闹夜无休。含冰汗亦流。

体覆纱、尤若皮裘。

望断南天云不至,空期盼、雨难求。

花瘦蕾低头。松高枝掩楼。

斗酷炎、曲伴歌讴。

遍染山河如锦绣,丰硕果、酒香酬。

《八声甘州.大暑》文/崔惠斌

对炎炎烈日洒长天,暑热正难熬。

见强光暴晒,桑拿闷湿,汗雨如浇。

手把摇风蒲扇,记得梦魂销。

席地团围坐,喜乐逍遥。

想那陈年旧事,看乡愁些许,几问风操。叹时迁境过,疏落又萧条。

感今朝、高楼林立,懒出门、卧室享空调。

何能忘、睦亲邻里,共度良宵。

以上供参考。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