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对某种事物的喜爱之情
.反语是故意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的一种修辞方式.从字面上,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以正当反”,即表面上是赞扬肯定,实际含义是贬义否定.比如你迟到了,朋友说:“你来得真早啊!”这里的“早”就是“晚”的意思,是对你迟到行为的一种讥讽,一种批评.还有一种是“以反当正”,即表面上贬斥否定,实际含义是赞扬肯定.这一种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里出现了很多.比如:
1、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白鹅》
2、要是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白公鹅》
3、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猫》
这些句子从字面上看好像作者并不喜欢这些小动物,细细品味我们却发现作者恰恰是用这种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喜爱之情.这就是反语的妙用,它不仅使句子富有幽默感,还能很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我们以后在说话和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运用这种方法.不过运用反语要注意以下两点:一要注意区分对敌人还是对朋友,不同的对象,在立场、态度、语气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二要注意使语意表达明确,不能让人感到正意反意模糊不清.
2.表达对某物特别喜欢的古诗句
1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2 柳永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3 折杨柳歌辞 《北朝乐府民歌》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出入擐郎臂,蹀坐郎膝边。
4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 5 元结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 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 使舫载之,遍饮坐者。
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 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 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 似洞庭, 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 水为沼, 酒徒历历坐洲鸟。 长风连日作大浪, 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 酌饮四座以散愁。 6 杜甫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7 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8 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 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0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将进酒; 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11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群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2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13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14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5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16 《观书有感》 朱熹 表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达对某物特别喜欢的古诗句 ? 对某物特别喜欢的古诗不多,多的是对人,饮酒,名山大川,花儿,而且古诗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言有尽,意无穷 ,大多含蓄,特别喜欢也不会明说。
3.以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对某种事物的喜爱之情
以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对某种事物的喜爱之情的有 1.喜迁莺·晓月坠 五代:李煜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啼莺散,馀花乱,寂寞画堂深院。
片红休埽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2.过山农家 唐代: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3.喜迁莺·街鼓动 五代:韦庄 街鼓动,禁城开,天上探人回。
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马。
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宋代: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4.表达一种心愿或赞美某种事物的诗
春夜喜雨
杜甫
好 雨 知 时 节,
当 春 乃 发 生。
随 风 潜 入 夜,
润 物细 无 声。
夜 径 云 俱 黑,
江 船 火 独 明。
晓 看 红 湿 处,
花 重 锦 官 城。
[注释]
1. 乃:就。
2.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
3. 潜:暗暗地,悄悄地。
4.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5. 径:乡下的小路。
6. 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7. 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简析]
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题目中的“喜”字统摄全篇。全诗八句,虽没出现一个“喜”字,但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首联写春雨的来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正需雨,它就下起来了。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
颔联刻画春雨的特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不求人知,无意讨好。春雨具有这样高尚的品格,诗人格外喜欢。
颈联写春夜雨景:“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诗人希望好雨能下个够,他开门出来看,只见天上乌云密布,地上也是黑沉沉的,连小路也看不清,只有江中船上的渔火露出一点亮光。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的想象:春雨过后的翌日拂晓,整个锦官城里必然是一派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景象,那一朵朵湿漉漉、沉甸甸、红艳艳的鲜花,一定更惹人喜爱。花是如此,那田里的庄稼也肯定会茁壮成长。春雨给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诗人怎能不赞美春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