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知识面广的诗句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酬柳氏二外甥求笔迹》)
2.形容“胸怀宽广”的诗句有哪些
1. 《赠裴十四》
唐代:李白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翻译:见君如见晋人裴叔则,如行玉山之上,朗然照人。君之胸怀之阔大,如黄河落天,直入东海,当纳入其间矣;君之浩瀚,即使是河伯也不敢骑白鼋冒然横渡;君之高大,即使是金高南山买君一顾,也是值得的。君徘徊于六合之中,而无相知之人,如今看天上的浮云,即将飘然西去矣。
2.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出处:此联为清末政治家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衙题书的堂联。
翻译:大海因为有宽广的度量才容纳了成百上千的河流。高山因为没有勾心斗角的凡世杂欲才如此的挺拔。
3. 《史记》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翻译:因此,泰山不拒绝一小块土块,所以能够成就自己的高大;江河、大海不对细小的溪流挑挑拣拣,所以能够成就自己的深度。
4.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翻译: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5.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作者:陶铸
翻译: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尤其是烦心的事,最好全部忘却。
3.形容胸怀宽阔的诗句有哪些
1.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出处:林则徐。
2. 腹中天地阔,常有渡人船。 出处:《游七星岩》·朱德。
3.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出处:《论语·述而》。
4.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出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5.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处:《行路难》唐·李白。
6.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出处:《将进酒》唐·李白。
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处:《游山西村》宋·陆游。
8.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赠柳亚子先生》·毛泽东。
9.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出处:《石灰吟》明·于谦
10.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出处:《将进酒》唐.李白
1,释义:大海因为有宽广的度量才容纳了成百上千的河流; 高山因为没有勾心斗角的凡世杂欲才如此的挺拔。
2,释义:多一分宽容,就会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善良,就会多一分希望。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别人有路可走,你才不会陷入绝境。
3,释义: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4,释义: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
5,释义: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6,释义:你没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渤海,再也没有回来。
7,释义:应该心胸宽阔,在绝境中不能灰心,要完全的努力下去。
8,释义:人生往往会遭到很多困扰与烦恼主要是来自于自己。说明一个人要淡泊名利。
9,释义: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10,释义: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4.有哪些古文形容知识面广而且精的
见多识广
jiàn duō shí
【解释】识:知道。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正音】识;不能读作“zhì”。
【近义词】博学多才、博古通今
【反义词】一孔之见、孤陋寡闻
【辨析】~和“博闻强志”;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不同在于:①同样表示见识广;~偏重在资历深、经验多;也用于口语;“博闻强志”;偏重在知识面广博;只用于书面语。②“博闻强志”含有“记忆力强”的意思;~没有。
【例句】他走南闯北;~;遇事沉着镇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