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家经典诗句译文
欲图难事,先从易处着手;欲为大事,先于细处起步. 天下难事,须从易处着手;天下大事,须从细处起步.这一规律,是不可逆转的,可谓必然规律.因此,依循这个规律的圣人,欲振国纲,治理天下,首先要从细微的心地上,存其善良,建立好生之德,谦让处下.久而久之,德馨天下,声震四海,欲平天下,不求然而自然成功.常人则不然.《周易·系辞下传》中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是以恶积而不掩,罪大而不解.”《太上感应篇》言:“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 举心运念,语、视、行虽为细小,但久而久之,量大质必变,其结果所带来的祸福却不小.方寸之心的一念虽小,起于正者有福,动于邪者种祸.。
2.关于道教的诗句
挂金索 马钰
四更里,无事好把真经看。
句句幽玄,说道教修炼。
不用水火,不用柴和炭。
炼就灵丹,万两金不换。
满庭芳 无名氏
道教初兴,释门微显,一兴一废如然。达磨阐教,东土至西天。都是后学晚辈,贪酒色、损坏真源。争财气,不依教法,也望到西天。三千年一遇全真,大教甲子天年。丘公阐教,万朵金莲。上界群仙。在世诸魔,难道化才贤。君知否,今番不遇,更待万余年。
寄嵩阳道人 曹邺
三山浮海倚蓬瀛,路入真元险尽平。
华表千年孤鹤语,人间一梦晚蝉鸣。
将龙逐虎神初王,积火焚心气渐清。
见说嵩阳有仙客,欲持金简问长生。
赠道师 曹邺
举世皆问人,唯师独求己。
一马无四蹄,顷刻行千里。
应笑北原上,丘坟乱如蚁。
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3.道教诗句道教祝福诗句
1、为十方善信祝福
仰赖神庥广被,伏蒙圣德洪恩,天尊溥瑞降慈仁,庇佑十方善信。
处处清平如意,家家吉庆遂心,财源福禄照临门,恭祝连年好运。
2、手挥拂尘,扫除阁下一切烦恼西去。怀抱太极,招得先生无数紫气东来。
3、心存善念,天遂人愿。慈仁勤俭,福寿绵延。
4、青牛驾到,紫气东来。幸福随心至,烦恼顺水流。
5、我骑着老君的青牛,带上三清的问候,捎来四御的祝福,送出七真的恩德,面露八仙的笑容,给你真诚祈愿:吉祥如意!
6、诸恶莫干,岁岁平安;众善奉行,年年康宁!
7、迎喜、恭喜、贺喜、添喜,皆大欢喜;惜福、积福、护福、造福,天官赐福。
4.推荐几首关于道教的诗
1、《水龙吟·道家弱水蓬莱》
作者:[宋] 程珌
道家弱水蓬莱,鲸波万里谁知得。
人间自有,南昌居士,仙风道骨。
诗似白星,貌如聃老,风尘挺出。
向谪仙家里,滕王阁畔,飘玉佩、下丹阙。
黄发四朝元老,又谁知、重生绿发。
手提一笔,活人多少,三千功积。
已冠文昌,人人瞻望,玉枢躔逼。对新凉、酒颊微红,宛是一星南极。
2、《道家四首奉敕撰》
作者:[唐] 张说
金坛启曙闱,真气肃微微。落月衔仙窦,初霞拂羽衣。
香随龙节下,云逐凤箫飞。暂住蓬莱戏,千年始一归。
窈窕流精观,深沉紫翠庭。金奁调上药,宝案读仙经。
作赋看神雨,乘槎辨客星。只应谢人俗,轻举托云輧。
金炉承道诀,玉牒启玄机。云逐笙歌度,星流宫殿飞。
乘风嬉浩荡,窥月弄光辉。唯有三山鹤,应同千载归。
道记开中箓,真官表上清。焚香三鸟至,炼药九仙成。
天上灵书下,空中妙伎迎。迎来出烟雾,渺渺戏蓬瀛。
3、《龚立道家藏虢月石屏》
作者:[宋] 敖陶孙
桑田鉴一夺,周官寒如灰。赐珏先沦奔,乃自垂棘胎。
劫火到咸阳,六国无珍材。空馀虢山在,蚌水相萦回。
古潭月荒凉,孤光翳复开。六丁所邀留,珪魄幻紫瑰。
必藏三千年,掘狱无张雷。君先世闽南,家枕凤咮堆。
夜光有感触,渠伊人剸裁。向来匪石心,不转误国魁,
皦发照万世,是君以闻来。远孙极风流,乞语谫馀哀。
摩挲紫云姿,百感集我怀。石汝亦不遇,无两欧苏梅。
4、《曾钦道家山图》
作者:[宋] 王之道
永叔爱清颍,明仲乐阳羡。投老获所归,为计亦良便。
何如强健时,从官山水县。升虚得吉卜,怳若地祗荐。
曾侯卿相种,才业固邦彦。而况盛德后,世祀乃天眷。
式古吾畏友,被命按邮传。来归自濠梁,访我出诗卷。
为言有华宗,畴昔无半百。相逢遂相喜,笑语至舞抃。
其家负家山,山水家可恋。松篁递森列,冈恋互萦转。
台池及花草,高下焖明绚。粲然图一幅,规抚坐中见。
予尝赋此诗,好事敢独擅。纵横一千字,把玩不知倦。
桐庐在何许,东望眼欲眩。子陵亦往矣,钓漱清练练。
家山亘今昔,昔隐今始现。彼美曾侯贤,何当睹岩电。
5、《宋次道家摘宝相花归清平里》
作者:[宋] 梅尧臣
往岁见此花开迟,手撷群芳因醉嗅。
今来须约烂熳看,及过风雨又已后。
主人为我特殷勤,架底深深掇孤秀。
密枝阴蔓不争开,薄红细叶尖相斗。
先时已落已扫除,最晚堪怜子所厚。
呼童归遗不可缓,金盘付与急奔骤。
暮还已见映雪髻,初拈尚觉香在袖。
官桥夜市正沽酒,沽酒共赏莫待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家四首奉敕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龚立道家藏虢月石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曾钦道家山图
5.求几首道教诗
《落花》
——邱处机
昨日花开满树红,今朝花落万枝空。滋荣实藉三春秀,变化虚随一夜风。
物外光阴元自得,人间生灭有谁穷。百年大小荣枯事,过眼浑如一梦中。
《鹤》
——邱处机
一种灵禽体性高,丹砂为顶雪为毛。冥冥巨海游三岛,矫矫长风唳九皋。
洒落精神超俗物,飞腾志气接仙曹。搏风整羽云霄上,万里峥嵘自不劳。
《极论》
——邵雍
下有黄泉下有天,人人许往百来年。还知虚过死万遍,都似不曾生一般。
要识明珠须巨海,如求良玉必名山。先能了尽世间事,然后方言出世间。
《心安吟》
——邵雍
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
谁谓一身小,其安若泰山。谁谓一室小,宽如天地间。
为何古人自爱写道教的诗?
因为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教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所以古人自爱写道教的诗。
6.求道教 名言名句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欲)异于人,而贵食母。 道德经。
7.赞美道教/道家的诗句和文章
zt
诗仙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不需多想,无需多问,只有李白才能够写出如此飘然若仙的诗句,只有李白才能够白发三千丈却独立壶口看滚滚黄河奔流不息在自己脚下,却会心地发出如三千年的孔圣那样至悲,至情,至理,至道的叹息。逝者如斯!!黄河长江之水或许会奔流到海,难以回复,然而李白,站在大河之畔里李白确实永远的凝固了,凭借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叹息,他永远的凝固在了后人的心中。不为时间所动,不为岁月所摧。
于是乎,李白一直在壶口边就这么站着、站着。在人们心中站了几个世纪、站了几个千年。人们说那是羽化而登仙,于是后人称其为诗仙。
作为,诗仙,自然有道,得道。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述说了李太白,这位青莲居士全部的道行。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一首区区三百字的长诗叙述了乘白鹿访名山,飞渡镜湖,梦游天姥的超凡境界。仅以梦游为题,只是在题目上就为自己开拓了一片足够大,足够广阔的想象空间,尽情发挥、翱翔,正是万物归我心,我新生万物的仙家境界。只是在这一点上就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于白鹿,青崖则突出了李白作为一个求仙访道之士的身份。而最后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更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8.颂扬道教圣地诗句
七绝·游武当山 陈龙几
武当福地天生就,
琼阁仙山有美名。
雾绕云缠峰翠秀,
游人自在画中行。
七律·武当山记游 仇钱迟
福地仙山负盛名,磅礴百里倍姿雄。
群峰拱立威如虎,曲水蜿蜒势若龙。
宋殿明宫呈富丽,丹墙翠瓦望玲珑。
擎天一柱凌绝顶,遍览千山万仞穷。
七律·中国名山武当山 刘精华
擎天一柱万山朝,绝壁悬深岩耸霄。
雾罩云腾仙洞绕,飞流涧水曲歌谣。
鸟啼欢快互相语,鹤影蹁跹对舞飘。
宫观核心群建筑,内家拳脚武林骄
9.道家有些什么经典诗句
欲图难事,先从易处着手;欲为大事,先于细处起步。
天下难事,须从易处着手;天下大事,须从细处起步。这一规律,是不可逆转的,可谓必然规律。
因此,依循这个规律的圣人,欲振国纲,治理天下,首先要从细微的心地上,存其善良,建立好生之德,谦让处下。久而久之,德馨天下,声震四海,欲平天下,不求然而自然成功。
常人则不然。《周易·系辞下传》中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是以恶积而不掩,罪大而不解。”
《太上感应篇》言:“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
举心运念,语、视、行虽为细小,但久而久之,量大质必变,其结果所带来的祸福却不小。方寸之心的一念虽小,起于正者有福,动于邪者种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