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知道关于秋天的欢快的古诗
出自中唐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的主题思想。
2.描写秋天的诗句,有哪些是欢快的
山居秋螟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游 白居易
下马闲行伊水头,凉风清景胜春游。
何事古今诗句里,不多说着洛阳秋?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秋词 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月 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立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秋词 陆游
东吴七月暑未艾,川云忽兴天昼晦。
蔽空雨点弩发机,平地成渠屋穿背。
早禾玉粒自天泻,村北村南喧地碓。
大牲如阜酒如江,相唤龙祠作秋赛。
秋词 陆游
八月暑退凉风生,家家场中打稻声。
穗多粒饱三倍熟,车轴压折人肩赬。
常年县符闹如雨,道上即今无吏行。
乡闾老稚迭歌舞,灶釜日餐猪羊烹。
秋词 陆游
蓐收功成将整驾,万顷黄云收晚稼。
公私逋负一洗空,怀抱喜看儿娅?。
从来婚聘不出乡,长自东家适西舍。
年丰人乐我作诗,朝耕夜织谁能画?
秋日 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3.描写雨欢快活泼的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欧阳修《田家》)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 春夜喜雨 杜甫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雨霖铃 柳永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 初春小雨 韩愈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 雨过偶书 王安石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 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 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 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夜雨寄北 李商隐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大雨苗苏 曾几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梧桐更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晓起闻雨 范成大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老来稍喜睡魔清,兀坐枯株听五更. 萧索轮囷怜烛烬,飞扬跋扈厌蚊声. 登高事了从教雨,刈熟人忙却要晴. 莫教西成便无虑,大须浓日晒香秔. ——————————————————————————–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 李商隐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午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 风雨 诗经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 雨无正 诗经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 降丧饥馑,斩伐四国. 旻天疾威,弗虑弗图. 舍彼有罪,既伏其辜. 若此无罪,沦胥以铺. 周宗既灭,靡所止戾. 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 三事大夫,莫肯夙夜. 邦君诸侯,莫肯朝夕. 庶曰式臧,覆出为恶.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 如彼行迈,则靡所臻. 凡百君子,各敬尔身. 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 则我暬御,憯憯日瘁. 凡百君子,莫肯用讯. 听言则答,谮言则退.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 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维曰于仕,孔棘且殆. 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 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 鼠思泣血,无言不疾. 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 ——————————————————————————–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 杜甫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东岳云峰起, 溶溶满太虚. 震雷翻幕燕, 骤雨落河鱼. 座对贤人酒, 门听长者车. 相邀愧泥泞, 骑马到阶除. ——————————————————————————– 秋雨叹 杜甫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 秋雨叹 杜甫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辩,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宁论两相直. ——————————————————————————– 秋雨叹 杜甫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雨中白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
4.歌颂秋天欣喜的诗句古诗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汉•刘彻《秋风辞》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南朝梁•范云《别诗》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李颀《望秦川》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秋兴八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秋野五首》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白居易《司马宅》
5.关于秋天开心的诗句
作者: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出自中唐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情到碧霄。
赏析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
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
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
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
这就是第一首的主题思想。
6.描写秋天喜悦的诗句
丹枫迎秋、枫林如火、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