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不足的诗句
浮荣不足贵。唐代文学家 陈子昂
人心不足蛇吞象。 不足名言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桂员外选穷忏悔》。本句大意是:人心不知道满足,就像蛇想把大象吞下去一样。比喻贪心不足,多用来讽刺或埋怨别人贪得无厌。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警世通言·桂员外选穷忏悔》
信不足,安有信。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貂不足,狗尾续。唐朝开国宰相 房玄龄 《晋书》
预言是不足凭信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雕虫小技,壮夫不为。 关于不足的名言
“雕虫”本指雕刻虫书。所谓虫书,是古代篆字的一种。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古代的虫书这种篆字,即以纤细曲长的笔画所写的字体,多由鸟虫形体发展而来。现在仍有“雕虫篆刻”一语,说的就是这种雕虫鸟的篆刻,意指微不足道的小技艺。扬雄在《法言·吾子》一书中自问自答说:“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翻译成白话的大意是 “有人问我扬雄:‘你少年时喜欢写辞赋吗?’我回答:‘是的。只不过是孩童写写画画的小技能罢了。’稍停一会儿我又说:‘大丈夫是不会干那小玩意儿的啦! ’”显然这里把填定辞赋比作小事、小技,“雕虫篆刻”是令人看不起的儿童画图般的“小儿科”呢!此后,李白说过“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的话;《北史·李学界专》还有“雕虫小技,吾不如君”的谦词。这两处用了和今日一样的“雕虫小技”,虽也指微不足道的小文字技巧,却用于自我谦虚了,意思是“我这点写作小本事,绝对不如你呀!”因此,现在既可用于贬斥他人的小技能,也可以用于自我谦虚之辞
西汉学者 扬雄 《法言·吾子篇》
学知不足,业精于勤。唐代文学家 韩愈
2.表示空有理想还不够,要付之行动的古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
励志古诗词: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8、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1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1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1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14、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15、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16、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1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8、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1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2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2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2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2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24、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2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2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27、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2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29、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3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3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32、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3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3.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古诗词时中国具有特色的文化遗产,通过古诗词的学习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是中华名族优良文化的传承,在快餐文化的侵蚀下,更应注重古诗词的教学,使学生对古典和传统有所理解,为其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以此进行相关探讨。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中诵读引导不充分古诗词饱含诗人的情绪,用诗词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怀,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只注重古诗词的内容和字面意思的理解,对古诗词中隐含的美丽意境和浓厚情感通常要通过诵读来感受,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诵读引导不充分,难以挖掘出古诗词作品中丰富的美育资源。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自古就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很多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采用灌输法,拆分每个字词的意思,只注重引导诗词大意,停留在简单的情感层面,很多学生甚至连正确的断字断句都无法完成,更不用说让学生自己欣赏古诗,品悟古诗词里的深层含义了,这样的教学设计无法真正的帮助学生学习古诗词。
2.重视知识点学习,忽略情景体会古诗词的学习与现代文不同,不是单纯讲解诗人的历史背景,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诗词的主题思想,分析词句,理解主要知识点和诗词大意。有些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依旧采用现代文教学方法,将古诗词诗情画意的感觉忽略,生搬硬套解析诗词,讲评内容,没有创设教学情境。
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用于字词的解释与理解,忽略了意会过程,使学生无法体会到诗词所描述的诗情画意,但这一环节却是诗词的内涵与魅力所在。3.过度剖析而影响整体感悟小学生在理解能力上还有所欠缺,教师在进行诗词教学过程中,多会将诗词分割为几个部分,逐句的进行理解,逐句的引导想象,这类方式表面上使得学生对诗词的了解更快,能获得较好的情境体验,但是学生的感受只停留在意象层面,整首古诗词学习完后的其理解仅限于诗词所描述的事情和景物,意境还有所欠缺,体验感悟有所不足。
古诗词融合了灵性和内涵,协调了情感之美,单个句子绝不能完整体现,这类拒绝喂食的方式实质上是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应多让学生放手读,鼓励其发展创造性思维,构建起自身的诗意课堂。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教师的古诗词基本功不足对教师队伍的古诗词素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多数教师的水平不高,对于古诗词的了解多停留在教学范围内或是学生时代接触到的古诗词,甚至有的教师掌握的古诗词篇目仅略多于学生。
2.学校对古诗词教学不够重视教师对于古诗词没有浓厚的兴趣也是教学过程中不重视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快餐文化、网络文化的冲击,多数教师的心态收其影响而变得轻浮,无法静心来写作和思考,古诗词的备课多为照本宣科,教学中也不能进行方式和思维的创新,缺乏另行和诗意,这对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毫无促进作用。
3.教师未能全面把握古诗词教学目标从新课程标准对于古诗词教学的建议和要求来看,古诗词的教学目标要紧密结合人文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以及语言教育几个方面。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缺乏对学生的引导,无法提升其学习兴趣,无法做到人文精神的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教学目标全面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道德情操和语文素养。4.对古诗词评价缺少人文性,方式过于单一古诗词学习完后的检测以及相关考试中,侧重的多是诗人的情感、名词名句的背诵等几个方面,考察的重点多停留在记忆里和古诗词的知识层面,使得检验方式过于单一,多数学校只是在单元测试、期中和期末考试中涉及,在制定题目方面受到多方面限制。
这就是因过于注重古诗词的工具性而忽略其人文性。背诵个别名句无法体会到整体意境的优美,诗人情感的理解无法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更不能陶冶其情操、提升其学习素材的应用能力,这样的评价方式更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剥夺,学生从考试的重点出发,通过反复背诵来记住作者和古诗词内容,课堂上不去细细赏析和品位,只是划重点、做标记,确保考试不丢分,如此本末倒置的方式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三、改善古诗词教学的相关措施1.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古诗词结构独特、意境美、修辞精妙、涵义深刻,读者在解读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古诗词素养来体会,教师在教学之前,首先要提升自身的诗词修养。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一方面,语文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经验总结和反思,以应对不断更新的语文教育需求和全球化发展的社会文化。
反思的重点要集中在自己的教学与学生的思维发展之间是否匹配,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个方面,对自己的教学习惯行为进行总结和反思,对教学态度、内容以及过程进行剖析,敢于创新,勤于独立思考,保持教学水平和观念的先进性和时效性。
2.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主要是从有效指导诵读、情境教学、把握整体感悟这三个方面入手。高效地指导诵读要重视范读作用、强调引导诵读和背诵。
在范。
4.表达“意识不足”的诗句有哪些
颜真卿《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杜牧《阿房宫赋》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林升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泊秦淮》杜牧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古诗文网[引用时间2018-1-15]
5.有什么古诗词说自己还有很多缺点.需要改进的,如题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荀况,战国思想家、教育家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况,战国思想家、教育家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 植《赠白马王彪》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 列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 甫《望岳》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