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中元的诗句
中元作(唐)
李商隐
降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夜寄道侣(选 一)
(唐)陆龟蒙
橘斋风露已清余,东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
广云披日君应近,倒影栽花我尚疏。
唯羡羽人襟似水,平持旄节步空虚。
中元夜百花洲作
(北宋)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中元节有感
(清)王凯泰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2.中元泪古诗
示儿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此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平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感之情。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3.形容“中元祭祖”的诗词有哪些
1、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中元节有感》(清)王凯泰 2、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长安杂兴效竹枝体》(清)庞垲 3、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
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日赠张尊师》(唐)令孤楚 4、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宫。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
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虫。
青囊如何授,从此访鸿家。——《中元日观法事》(唐)卢拱 5、兀都开秘录,白石礼先生。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星辰朝帝处,惊鹤步虚声。
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
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中元观法事步虚虚》(唐)殷尧藩 6、降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中元作》(唐)李商隐 7、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中元夜》(唐)李郢 8、陶枕单衾障素屏,空斋独卧雨冥冥。
辋川旧拟施为寺,内史新邀写得经。 窗竹弄秋偏寂历,盂兰乞食信飘零。
年来会得逃襌理,长日沈冥不愿醒。——《中元日斋中作》 (明)朱曰藩 9、徂署尚繁郁,大火空西流。
兹辰喜佳节,凉雨忽惊秋。 晼晚兰径滋,萧萷庭树幽。
炎气一以去,恢台逝不留。 刀笔随事屏,尘嚣与心休。
端居讽道言,焚香味真诹。 子亦翫文史,及此同优游。
——《中元雨中呈子晋》(宋)朱熹 10、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壸。
从来酷署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中元夜百花洲作》 (宋)范仲淹 。
4.描写中元节的古诗有什么
《中元节有感》 清代文人王凯泰的诗《中元节有感》便描写了福建一带过中元节的习俗。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清代诗人庞垲的《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一诗形象描绘了中元夜儿童持荷叶灯结伴游乐的情景。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日赠张尊师》 日赠张尊师(唐)令孤楚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
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中元日观法事》 中元日观法事(唐)卢拱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
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虫。
青囊如何授,从此访鸿家。 《中元观法事步虚虚》 中元观法事步虚虚(唐)殷尧藩 兀都开秘录,白石礼先生。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星辰朝帝处,惊鹤步虚声。
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
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中元作》 中元作(唐)李商隐 降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夜》 中元夜(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夜寄道侣(选一)> 中元夜寄道侣(选一)(唐)陆龟蒙 橘斋风露已清余,东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 广云披日君应近,倒影栽花我尚疏。
唯羡羽人襟似水,平持旄节步空虚。 《中元雨中呈子晋》 中元雨中呈子晋(南宋)朱熹 徂署尚繁郁,大火空西流。
兹辰喜佳节,凉雨忽惊秋。 晼晚兰径滋,萧萷庭树幽。
炎气一以去,恢台逝不留。 刀笔随事屏,尘嚣与心休。
端居讽道言,焚香味真诹。 子亦玩文史,及此同优游。
《中元见月》(明)边贡 坐爱清光好,更深不下楼。 不因逢闰月,今夜是中秋。
《中元日斋中作》(明)朱曰藩 陶枕单衾障素屏,空斋独卧雨冥冥。 辋川旧拟施为寺,内史新邀写得经。
窗竹弄秋偏寂历,盂兰乞食信飘零。 年来会得逃禅理,长日沉冥不愿醒。
《中元节有感》(清)王凯泰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清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5.描写“元宵节”的古诗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
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上 元 夜 崔 液 玉 漏 铜 壶 且 莫 催, 铁 关 金 锁 彻 夜 开。
谁 家 见 月 能 闲 坐, 何 处 闻 灯 不 看 来。 正月十五闻京师有灯恨不得观 李 商 隐 月 色 灯 山 满 帝 都, 香 车 宝 盖 隘 通 衢。
身 闲 不 睹 中 兴 盛, 羞 逐 乡 人 赛 紫 姑。 元 宵 (唐 寅) 有 灯 无 月 不 娱 人, 有 月 无 灯 不 算 春。
春 到 人 间 人 似, 玉 灯 烧 月下 月 如 。 满 街 珠 翠 游 村 女, 沸 地 笙 歌 赛 社 神。
不 展 芳 尊 开 口 笑, 如 何 消 得 此 良 辰。 元 夕 诗( 施 闰 章 ) 燕 台 夜 永 鼓 逢 逢, 猎 炬 金 樽 烂 漫 红, 列 第 侯 王 灯 市 里, 九 衢 士 女 月 明 中。
玉 萧 唱 遍 江 南 曲, 火 树 能 焚 塞 北 风。 惟 有 清 光 无 远 近, 他 乡 故 国 此 宵 同。
青 玉 案 ( 元 夕 ) 辛 弃 疾 东 风 夜 放 花 千 树, 更 吹 落 , 星 如 雨。 宝 马 雕 车 香 满 路, 凤 萧 声 动 , 壶 光 转, 一 夜 鱼 龙 舞。
蛾 儿 雪 柳 黄 金 缕, 笑 语 盈 盈 暗 香 去。 众 里 寻 他 千 百 度, 蓦 然 回 首, 那 人 却 在 火 阑 珊 处。
元 夕 影 永 冰 灯 唐 顺 之 正 怜 火 树 千 春 妍, 忽 见 清 辉 映 月 阑。 出 海 鲛 珠 犹 带 水, 满 堂 罗 袖 欲 生 寒。
烛 花 不 碍 空 中 影, 晕 气 疑 从 月 里 看。 为 语 东 风 暂 相 借, 来 宵 还 得 尽 余 欢。
汴 京 元 夕 (李 梦 阳) 中 山 孺 子 倚 新 妆, 郑 女 燕 姬 独 擅 场。 齐 唱 宪 王 春 乐 府, 金 梁 桥 外 如 霜。
京 都 元 夕 (元 好 问) 袨 服 华 妆 着 处 逢, 六 街 灯火 闹 儿 童。 长 衫 我 亦 何 为 者, 也 在 游 人 笑 语 中。
参考资料:新华网等。
6.有关元、明、清朝描写月亮的古诗
《对月》
王冕(元)
己卯八月十五夜,天地万里无云烟。
明月忽自海底出,皎如玉鉴当空悬。
清辉潋滟破幽溟,山河倒浸无余景。
丹桂香消白兔愁,玉宇琼楼不禁冷。
南箕北斗潜光华,江汉无声流素波。
老夫于此兴不浅,有月无酒将奈何?
天上谁观羽衣舞,人间那得清虚府?
世情乖异每变更,月色何尝有今古?
秋风飘飘度箜篌,东家西家登大楼。
相期玩赏醉终夕,岂知别有穷途愁?
回首天涯故人少,白露凄凄下庭草。
欲持此意问嫦娥,孤雁一声关塞晓。
文征明(明)
白雾浮空去渺然,西虹桥上月初圆。
带城灯火千家市,极目帆樯万里船。
人语不分尘似海,夜寒初重水生烟。
平生无限登临兴,都落风栏露楯前。
蒲松龄(清)
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
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7.关于花的古诗
兰花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幽香风定,松寒不改容.——李白
荷花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梅花
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白居易的《秦中吟》之十《买花》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和令狐楚公别牡丹》 刘禹锡
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莫道西就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灵隐寺】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陈与义
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觞恨醉迟. 燕子不禁连夜雨,海棠犹待老夫诗. 天翻地覆伤春色,齿豁头童祝圣时. 自竹篱前湖海阔,茫茫身世两堪悲.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唐 张志和《渔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