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语文作文引用古诗范例

第一招:底蕴成句第一种情况,引用古诗文。

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 直接引用如:我喜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这种直白让人感觉幼稚。

第二个层次 名句后面有一定阐述表达式为:名言+意境。如:①“生命就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②“生命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该层次重点在于名言的意境、思想、风格等的解说。

意境的理解多数遵循传统的认知,但个人的感悟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往往更能出新意。有时表达为:名言+品德。

如:生命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该层次重点在于把握表现人物品质的名言和名言所表现的优秀品德。

有时表达为:名言+其它。如:①幸福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

②我憧憬归隐于“屋上春鸠(jiū)鸣,村边杏花白”的田园。引用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名言后面表述的内容有时是无法确定的,根据文章需要和作者悟性,变化无穷。

因此本层次的准确表达式为:名言+解说(或阐述)。第三个层次 将诗句割裂,分开引用,或截取两句诗的部分组合在一句里如:①我喜欢“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②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的“碧海青天夜夜心”。

③我喜欢“灯如昼”的元夜“花市”。④我喜欢“暗香盈袖”的“黄昏”。

前二句是剪裁两句古诗组合成一句,后二句是一句古诗割裂后组合成一句。这一层次已经是比较灵活地运用了。

第四个层次 化用古诗文名句如:①“美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②“美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

③“美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感觉古诗里的动植物带着古典的美,又复活在大自然中,装点今天的生活。第二种情况,用著名历史或文学人物的事迹或细节组句。

表达为:名人+名事。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 直接叙写如:“项羽兵败乌江,令英雄扼腕。”

“屈原汨罗投江,让忠臣垂泪。”第二个层次 诗意地展示如:①“命运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啸。”

②“命运是屈原留在汨罗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语言的弹性浓缩锤炼了诗的形象,那声“仰天长啸”和“沉痛的叩问”穿过历史的隧道,压迫读者的心灵,让人思索命运的真谛。

第三种情况,历史人物与相关诗句的组合。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 直接引用表达为:名人+名言+意境。

如:①美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②美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

③美就是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与恬淡。前两句是名人名言名德,后一句是名人名言意境。

第二个层次 化用表达为:名人+名言化用。如:①“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

②“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③“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

④“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⑤“思念使女诗人瘦比黄花”。

⑥“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垂泪千行”。⑦“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

化用给人的审美刺激是多重而深刻的。它把古诗还原成生活的同时又提升和诗化了生活。

2.中考作文古诗句

亲情1.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2.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

奉献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友情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感恩1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2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4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3.高中生在作文中可以引用的诗句

高中生在作文中可以引用的古诗文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唐·杜甫《茅屋为秋凤所破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汉《长歌行》)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荀子·劝学》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唐·韩愈《原道》)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唐·李贺《南园》)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元·高明《琵琶记》)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题墨梅》)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增广昔时贤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于。

(唐·李商隐《无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州〉)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宋·陆游《书愤》)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潜《饮酒》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林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元·白朴《喜来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唐·元稹〈离思》)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明代民歌(京师人为严嵩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元·关汉卿《窦娥冤》)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宋·苏试《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 (《史记·鸿门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吴承恩(西游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唐。王维《使至塞上》)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

(柳永《雨霖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岛《题诗后〉)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

(刘开《问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东林书院门前对联)风暧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

4.中考作文运用诗词

你是初中?好吧!有这想法是好的!但是我想说不要好高骛远!诗歌运用?最好的诗歌知道是那些嘛?很见明显!书本上的!不是最好的就不会选进教材里面。

关键不是在于多么好的诗歌!而是在于你的运用!你的表达能力!不信?好!给你看下!相信你能明白的。例子:有的同学运用陶渊明的!这样写“我喜欢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这句话你是不会觉得很俗!天天用这几个句子!!好对比下:我这样写“我独爱陶公‘东篱采菊见南山’之淡然”!好了!感觉怎样!同样的引用!第二句你还觉得俗吗?主要在于运用!第一个句子你会想!好庸俗,天天用这句。后面一句给人的感觉就是你是一个文学素养很高的人,你是在评价,不是在用别人的句子。

中学了,也学了很多文言文吧!你喜欢诗词,那语感应该不错了!适当的时候加些“之乎者也”不是很好吗?要把诗词学透了,添加自己的看法。在于运用而不在于你运用的材料有多么好。

5.中考作文常用诗句有那些

1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6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7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8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9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0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1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2 小河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3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16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17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8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19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20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1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22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23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24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级别:学士2008-02-28 16:10:33来自:河南省平顶山市 春: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2,红豆生南园,春来发几枝.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夏: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1,秋风萧瑟,洪拨涌起.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冬: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2,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风:1,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槛露华浓.花: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雪:1,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月: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3,寻常一样窗前月,绕有梅花便不同.山:1,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水: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3,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3,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下面有些方法,个人认为很矫情——————————————————————————————————————————————————————————-————一、由诗词引出叙事1、李商隐有诗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惊讶于他的洞察力,然而,夕阳下互相搀扶的老夫老妻却是天底下最美的风景。

(河南卷《最美丽的风景》)2、他厌弃官场的腐朽,“举世混浊我独醒”的他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行,在“众鸟高飞尽”的敬亭山“举杯邀明月”……(河南卷《与诗人同行》)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她用四射的才情吟诵着秋的壮阔,畅谈着秋的蕴籍,谱写着一曲激荡澎湃的秋的颂歌。

(江苏盐城卷《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4、“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自唐古拉山脉,黄河九曲十八弯,一泻千里,浇灌出华夏沃土,孕育了仰韶文明。

(湖北武汉卷《水》)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淡淡的月光中,听喜鹊喳喳,品夜半蝉鸣,心中总是溢满喜悦和幸福。

(湖北宜昌卷《我的梦中小屋》)6、从小,我就向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我的梦中小屋就在大草原上。(湖北宜昌卷《我的梦中小屋》)7、走进桃花源后,诗人最为兴奋。

晨光中,他漫步桃林,看到含苞待放、娇颜尽展的桃花,赞叹道:“白云芳草疑无路,流水桃花别有天。”月夜时,他顺着小溪而行,望着蜿蜒的小溪,听着潺潺的水声,不禁吟诵起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湖南长沙卷《走进桃花源》)二、借诗词抒发情感1、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岁月里,好想好想划着竹筏,迂回于“山如碧玉簪,水作青罗带”的绮丽风光,穿梭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画廊,或许这里的某个地方会出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奇丽景象,或许还有人愿再作一次“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妙论。(上海卷《充满活力的岁月》)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是啊!愁,不就是秋天的心吗?十六岁的我,不知为什么变得如此多愁善感,像秋日的丝雨一样深沉忧郁。(上海卷《充满活力的岁月》)3、“花褪残红青杏小”,花落了,青果却在枝间探头探脑。

“落红不是无情物,画作春泥更护花。”。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