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春、夏、秋、冬、梅、兰、竹、菊”的诗句
1. 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志南和尚《绝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2..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 3、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4、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烟晨梅花别是清,略无风动亦寒馨。 梅 陈与义 爱歌纤影上窗纱,无限轻香夜绕家。
一阵东风湿残雪,强将娇泪学梨花。 江梅 陈与义 风雪集岁暮,江梅开不迟。
朝来幽窗底,明璫缀青枝。 上天播淑气,百卉分四时。
寒村值西子,足以昌吾诗。 梅 杜牧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
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 咏梅 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兰香佩兰人,弄兰兰江春。 蕙兰殒秋香,桃李媚春醉。
扫径兰芽出,添池山影深。 春晖照眼一如昨,花已破蕾兰生芽。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王安石 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会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张九龄 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 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秋竹 晁补之 秋风多烦冤,竹是岁寒物。 朝寒阶玲珑,暮寒阶恤勿。
翻然下一叶,未觉瘦崷崒。 岂无陈根旁,寂莫众头屈。
何时雷填填,看尔射地出。 秋晚 白居易 篱菊花稀砌桐落,树阴离离日色薄。
单幕疏帘贫寂寞,凉风冷露秋萧索。 光阴流转忽已晚,颜色凋残不如昨。
莱妻卧病月明时,不捣寒衣空捣药。 涧傍菊花 高翥 历寂黄花老涧傍,不因风雨减清芳。
从教衰谢随秋草,到了能全晚节香。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燕子将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燕子不来花又落,一庭风雨自黄昏。
桃花开尽叶初绿,燕子飞来体自便。 掠草并飞怜燕子,停桡独饮学渔翁。
鲈鱼莼菜季鹰兴,鸿雁芦花宋玉愁。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冥冥鸿雁飞,北望去成行。谁言有百鸟,此鸟知阴阳。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见年年鸿雁飞。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2.描写竹子的诗句(4句)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王秋红
描写竹子的古诗最佳答案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裴迪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慈姥竹李白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巽公院五咏苦竹桥柳宗元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竹径李得裕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余。檀栾被层阜,萧瑟映清渠。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新竹元稹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新栽竹白居易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酬人雨后玩竹薛涛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尽节奇。同郭参谋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刘长卿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
3.形容春天的古诗句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晓》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3、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 刘方平《春怨》
4、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崔护《题都城南庄》
6、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经·小雅·出车》
7、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唐杜甫《春运》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9、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杜甫《春夜喜雨》
1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1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杜甫《绝句二首》
1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朱熹《春日》
1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15、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唐杜甫《腊日》
16、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17、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唐钱起《春郊》
4.描写竹子的诗句 古诗大全
一、由于描绘竹子的古诗非常多,只能选取部分,具体如下:1、春江晓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2、笋宋·王元之数里春畦独自寻。
迸犀抽锦乱森森。田文死去宾朋散。
抛掷三个玳瑁簪。3、谢刘仲行惠笋宋·朱子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4、竹唐·李建勋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5、从韦续处觅绵竹唐·杜甫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6、寄题江外草堂唐·杜甫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7、衡阳道中二绝宋·范成大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8、食笋诗唐·白居易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9、竹里清·蒲松龄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10、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简介(节选):1、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赏析: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
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
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作者:苏轼(1037~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年)进士。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
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放纵不羁,雄浑豪迈,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寄题江外草堂唐·杜甫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译文:我生性放诞不羁,喜欢文雅,陶醉于自然的生活。因而酷爱喝酒,并且喜欢风竹。
只要居住,一定有竹林和泉水相伴。赏析:李泰伯曰:公在梓州,怀思草堂而作是诗。
全诗通过了从草堂景物的描写,以及高境意的的描述。显现了诗人傲岸的情怀。
超然物外的心境。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
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3、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译文: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
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
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
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
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南西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
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作者: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
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
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5.描写春草和春花的诗句
春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草: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6.描写春夏秋冬竹松梅荷的诗句 谁知道
春夏秋冬诗句集锦 春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1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市《泊船瓜洲》) 夏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同上) 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6、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 秋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志远《天净沙-秋思》)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6、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冬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同上)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同上)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同上)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 7、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竹的诗句竹 唐·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栽堪钓绵鳞。
《唐诗百家全集》 题新竹 唐·杜牧 数茎幽玉色,晚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得八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庭 竹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松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晋太康·左思)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唐·白居易)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
(唐·寒山子) 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唐·皇甫曾) 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
(唐·许浑) 松间石上定僧寒,夜半犹溪水声急。(唐·陆龟蒙) 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
(宋·夏竦) 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宋·苏轼) 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
(宋·洪适) 应有山神长守护。松风时为扫埃尘。
(宋·史太章) 微吟海月生岩桂,长笑无风起涧松。(宋·何孙)梅的诗句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f?kz=76627512荷的诗句【菩萨蛮】 荷花 宋·陈与义 南轩面对芙蓉浦,宜风宜月还宜雨。
红少绿多时,帘前光景奇。 绳床乌木几,尽日繁香里。
睡起一篇新,与花作主人。 【卜算子】 荷花 宋·辛弃疾 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
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鸯浦。 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
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涉。 【南乡子】 李绚 乘彩舫,过莲塘, 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花偎伴笑, 争窈窕,竟折团荷遮晚照。 【高荷】 唐·元稹 种藕百余根,高荷才四叶。
颭闪碧云扇,团圆青玉叠。 亭亭自抬举,鼎鼎难藏 。
不学著水荃,一生长怗怗。 【荷花】 唐·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醉桃源】 芙蓉 宋·吴文英 青春花姊不同时。
凄凉生较迟。 艳妆临水最相宜。
风来吹绣漪。 惊旧事,问长眉。
月明仙梦回。 凭栏人但觉秋肥。
花愁人不知。 /f?kz=117052635。
7.描写竹子竹子的诗句
竹子的诗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