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严格意义上的唐朝的有押韵平仄对仗的五言七言律诗绝句写作方法
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
汉字有四声——平、上、去、入声,其中平声包括阴平(第一声)和阳平(第二声),上(第三声)、去(第四声)、入声即为仄声。 律诗规律:平仄交替,粘对循环 (以下平声仄声分别以-、1表示) 一、平仄交替 五言基本格式有四: 七言各前加两字即可: (1) —1 1 (1)1 1 —1 1 (2) 1 1 1– (2)– 1 1 1– (3) 1 1 –1 (3)– 1 1 –1 (4) –1 1- (4)1 1 –1 1- 近体诗讲究平仄声互相交替配合,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与声律美。
五言绝句有四种句型:(1)仄仄平平仄,首字可平。(2)平平仄仄平。
(3)平平平仄仄,首字可仄。(4)仄仄仄平平,首字可平。
这种律化的句式称律句。近体诗通常限用平声韵。
近体诗上下两句称一联,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格律要求一联内两句平仄声相对或基本相对,后一联出句与前一联对句两句第二字平仄相同即相粘(首字常平仄不拘,故以第二字为准)。
违犯这两条,谓之“失对”、“失粘”。 根据以上规则,五言绝句有以下四种平仄格式: A.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如,王之涣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如,李端: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拂:入声字 C.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如,卢纶 塞下曲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白、石:入声字 又如,西鄙人 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七:入声字 D.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如,王涯 闺人赠远(其一) 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
为报辽阳客,流光不待人。 七言绝句简称“七绝”是近体诗的一种。
七言句式可看作是五言句式的增长。在五言律句前加与首节平仄相反的二字既成七言律句(就是七言去掉前两个字就是五言,所以就不介绍五言绝句的写作章法了)下面介绍一下七言绝句的四种格式。
1、平起平落(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李白 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仄起平落(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曾几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3、平起平落(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刘禹锡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4、仄起平落(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求几首五言诗~~~~~~~要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诗大全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州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5、《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8、《赠孟浩然》
唐·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9、《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0、《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1、《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2、《弹琴》
唐·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3、《送上人》
唐·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14、《秋夜寄邱员外》
唐·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15、《新嫁娘》
唐·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16、《行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7、《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8、《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9、《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20、《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1、《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2、《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23、《送崔九》
唐·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24、《渡汉江》
唐·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5、《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26、《夜泊牛渚怀古》
唐·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