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依惜别的诗句
渭城曲【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依依惜别的诗句(二)
金陵酒肆留别【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静静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芙蓉楼送别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江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别【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依依惜别的诗句(三)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陈章甫【唐】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送陈章甫【唐】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2.与朋友依依舍别的诗句
赠汪伦作者: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按】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酿美酒以待,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
【踏歌】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别董大 高 适 (一) 六翮飘颻私自怜, 一别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 今日相逢无酒钱。
(二)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两首赠别诗,所送者董大。董大其人,名字已不可考,事迹也不清楚。
但历来的注家都认为他是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音乐 家,一位「高才脱略名与利」的豪爽之士。开元二十三年(七三五),高适赴京投考,大概在这个时候,两人在长安相遇并成为朋友。
故人相见,自然是惊喜不已,免不了抵足叙旧。但是,身在异乡,终须一别,两人又要各奔东西了。
临别之际,高适乃赠诗表意。 这是一场怎样的重逢呢?诗人先从自己写起。
翮,本指鸟儿羽毛的茎管,后来代指鸟儿的翅膀。如《韩诗外传》说:「夫鸿鹄一举千里,所恃者六翮尔。
」起首即以鸿雁自比,但在这里高适反用了《韩诗外传》的意思。鸿雁一举千里,多形容士子得志,而高适说自己空有六翮却不能一举千里,只好飘颻无所止息,借以形容自己空有满腹抱负和经纶,却一直困顿坎坷,唯有顾影自怜而已。
开头这两句诗的语序又是倒装的。 根据高适的经历和全诗的意思,其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一别京洛十余年,六翮飘颻私自怜」。
高适把「六翮飘颻私自怜」一句提前放在句首,便突出了自己投考落第后的辛酸与窘迫,从而给董大留下了一个落魄士子的鲜明印象。 接下来两句是对自己十多年来境况的一个形象说明。
「丈夫贫贱应未足」,是说自己十多年来一直既贫且贱,功名无著,生计无著,岁月蹉跎。贫贱到什麽程度呢?「今日相逢无酒钱」。
故人相逢,本应该痛饮话旧,以叙离情,但却连酒钱都拿不出来了。还有比我更为贫贱的吗?没有了。
说「今日相逢无酒钱」,大概有些夸张,是高适自己对自己的调侃。这种调侃恰如其分地表现了高适豪爽豁达的性格,虽身处贫贱之中,却不失幽默和达观。
「丈夫贫贱应未足」,作者告诉故人,尽管我贫贱了几十年,但根据情形来看,这种状况还将持续下去,因为像我这样的人是难以得到重用的。作者的这种预言并非没有根据。
两年后,高适在张九皋的荐举下中了道科,然而得到的只是一个「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的小官——封丘县尉。可见在那个社会,像高适这样的人是无以施展其才能和抱负的。
第二首写送别董大。前两句写景。
「千里黄云白日曛」的「曛」字,指落日余光,点明时间是在黄昏。「北风吹雁雪纷纷」,又见出季节正值寒冬。
「北风吹雁」,既照应著第一首诗中的「六翮飘颻私自怜」,从而有断雁离群,孤飞杳渺之意;又因为它暗示著朋友离别,而为诗首的凄凉气氛增抹了一笔浓重的色彩。这两句是渲染,是衬垫。
渲染的是离别时的凄凉背景:白日西落,大雪纷飞,黄云千里,断雁遥空;衬垫的是下文所要抒发的情感。 这两句写景之所以很凄凉,是因为作者在其中融溶了凄凉的情感。
高适与董大都处在流浪漂泊、前途无归的境地之中,按常理,董大话别登程,不会在黄昏时节。高适偏偏把时间写在天寒日暮之际,其间未必没有良苦的用心。
只有这样写,才能更好地突出他与董大此时此地相同的处境和心情。也只有这样写,才能更好地见出下文转折之妙。
后两句抒情。诗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可见董大在与高适的话旧过程中,流露出了忧虑和担心。
忧虑和担心什麽呢?无非是忧虑前途茫茫,飘泊而无所依归;担心此地一别,从此形单影只,再无故人可以诉说艰辛,分担烦恼。在这种情况下,高适又是如何劝慰朋友的呢?在千言万语之中,高适挑选了一句话,「天下谁人不识君」。
意思是你放心登程吧,天下又有谁不认识你呢?你的朋友会多得很的。这句话真是合情合理,贴近吻合。
论情,董大此时此地处於十分压抑和失望的情绪低潮,需要的是鼓励和指出希望。高适告之以朋友处处可逢,无疑给董大以信心和勇气。
论理,董大是优秀的音乐家,一琴在手,何愁没有知音可遇!这首诗的后两句,高高地扬起乐观的精神,与诗篇的前两句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必将使董大心情为之振奋,同时也会使千载之下的读者读到这里,豁然感到一种别开生面的欣悦。 从艺术上看,第二首诗要比第一首诗写得好。
但第一首诗对於第二首诗的感情抒发又做了必要的铺垫。高适只有把自己放在与董大相同的位置上,他的安慰和鼓励才会显得更加亲切,更加有分量。
否则,便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同情和怜悯。特别是高适在这首诗中,显然也是在发泄其不平和郁结,这样便使两首平常的赠别之作包容了更加广阔和丰富的意义。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解释〗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 〖出处〗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含“柳”字的诗句10句是诗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倚栏凝望,暗牵愁绪,柳花飞趁东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盛烟柳满皇都.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青青着地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倚栏凝望,暗牵愁绪,柳花飞趁东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盛烟柳满皇都.希望能帮你哦~。
4.关于柳的诗句古诗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色青青柳色新”——王维(唐) ——《渭城曲》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
歌
声”——刘禹锡(唐)——《竹枝词》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唐)——《钱塘湖春行》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 巩[宋]——《咏 柳 》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唐)—《咏柳》
还有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唐 杜甫《腊日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希望有帮助,谢谢!
E键刷编辑!
5.关于柳的送别诗句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就是柳絮。苏轼有《杨花词》)
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柳》 罗 隐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6.有柳的送别诗句
1.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2.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送别》
3.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杨巨源《折杨柳》
4.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刘禹锡《杨柳枝词》
5.含烟惹雾每依依, 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 半留相送半迎归。——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
6.杨柳丝丝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丝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无名氏《送别》
7.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8.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相关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喻户晓。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中山靖王刘胜,晚年自号庐山人。唐代大儒、哲学家、文学家、诗人,有“诗豪”之称。
7.依依惜别的诗句
渭城曲【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依依惜别的诗句(二)金陵酒肆留别【唐】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静静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赠汪伦 【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芙蓉楼送别辛渐 【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江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送别【唐】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依依惜别的诗句(三)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陈章甫【唐】李颀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送陈章甫【唐】李颀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