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给“儿子”的诗句有哪些

有关写给“儿子”的诗句如下: 1、宋·陆游《遣舟迎子遹因寄古风十四韵》 今日坼汝书,一读眼为明,知汝即日归,明当遣舟迎。

2、宋·陆游《示儿》 家祭无忘告乃翁。 3、唐·王维《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4、唐·孟郊《游子吟》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5、现代·佚名《破阵子·鹊华秋色》 儿行千里母担忧,泪水洒九州。

古人的感情比较含蓄,因此多用诗词表达对子女的要求或感情。例如陆游的《遣舟迎子遹因寄古风十四韵》,是父亲思念儿子的诗词。

本诗从父亲的角度表达对儿子深深的爱,也表达出作者对儿子寄予的厚望,希望儿子可以有所成就。

2.写给孩子的诗,急

…(孩子的名字),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 很感谢有你的陪伴。

你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好孩子。

你带着独特、了不起的天赋和才能,为了实现某种只有经由你才能达成的目的而来。 你对我们非常重要。

你是为了教导我们爱而来的。 你对我们的意义非凡。

你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宝贝,你是上天托管我们的宝贝,你是完美无缺的宝贝。 你是实相完全圆满的宝贝,有着清净无染、神圣完美的本质。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曾经面对某种情况、某些处境,是你无力抗拒,也无从选择的,造成了你生命中的一些伤痕和印记;

请原谅并释放过去由于爸爸妈妈对爱的误解、不懂爱的真谛,而给予你的错误对待和错误表达,以至于让你必须面对和承受这些你无力控制和无力改变的情况,所产生的愤怒、悲伤、无奈和委屈。

过去爸爸妈妈也许曾经有意无意地伤害了你的心,那是源自于爸爸妈妈内在伤痛的投射。 过去爸爸妈妈和你曾经有过的冲突、误会,是爸爸妈妈内在阴影的投射,并不是你不好,也与你无关,更丝毫不影响你的清净本质。 现在,我们请求你的理解、宽恕和原谅。

在过去的任何实践、任何空间或任何经验,曾经带给你的恐惧、害怕、困扰或障碍,那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因为,真正的你具有完全清净光明、圆满无暇的本质!

从这一刻起,过去的愤怒、悲伤、压抑、失落、不被接受、不被爱的痛苦,都完完全全地释放了!都完完全全地转化了!都完完全全地消失了!

人世间所有真善美的事物将时时刻刻陪伴着你健康快乐地成长!

而你与生俱来的清净光明的智慧、善良慈爱的心性,也将永远陪伴着你、引导者你、支持着你、祝福着你!

宝贝,你将为这个世界增添许许多多的慈爱、幸福、温暖与美好!宝贝,我们以你为荣!

3.有关写给孩子的古诗有哪些

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白居易《池上》

2、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丘为《泛耶溪》

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4、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5、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白居易《观游鱼》

6、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7、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8、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王安石《十五》

9、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蒋士铨《岁暮到家》

1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11、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舆恭《思母》

12、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倪瑞璿《忆母》

13、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14、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王维《田园乐》

15、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刘禹锡《踏歌词》

4.写给孩子的诗有哪些

写给孩子的诗:

1. 《示儿》

宋代: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朝: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3.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宋代:辛弃疾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4. 《点绛唇》

宋代:米芾

莘野寥寥,渭滨漠漠情何限。万重堆案。懒更重经眼。

儿辈休惊,头上霜华满。功名晚。水云萧散。漫就驿亭看。

5. 《蓦山溪》

宋代:管鉴

老来生日,渐觉心情懒。卯酒带春酲,更昨来、东风已转。衰颜易改,不用看传神,欢意浅,酒肠悭,孤负深深劝。

浮云富贵,本自无心羡。金带便围腰,也应似、休文瘦减。君恩未报,何日赋归欤,三径乐,五湖游,趁取身强健。

5.描写儿童的古诗有哪些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____高鼎《村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____叶绍翁《夜书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____袁枚《所见》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____胡令能《小儿垂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____白居易《池上》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____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____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____杨万里《舟过安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____贾岛《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____雷震《村晚》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____李忱《吊白居易》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____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____杜牧《清明》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____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____胡令能《小儿垂钓》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____白居易《观游鱼》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____苏轼《花影》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____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____蒋士铨《岁暮到家》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____范成大《卖痴呆词》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

____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____吕岩《牧童 / 令牧童答钟弱翁》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____杜甫《月夜》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____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____颜仁郁《农家》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____张籍《野老歌 / 山农词》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____苏轼《守岁》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____杨万里《稚子弄冰》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____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____吴伟业《沁园春·观潮》先生醉也,童子扶者。

____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

____刘因《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____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____杜甫《小至》芄兰之叶,童子佩韘。____佚名《芄兰》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____元好问《京都元夕》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____黄庭坚《牧童诗》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____杨万里《桑茶坑道中》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____韦庄《与小女》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____杜甫《羌村三首·其三》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____杜甫《百忧集行》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____白居易《为薛台悼亡》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____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____李涉《牧童词》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____元好问《倪庄中秋》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____崔道融《溪居即事》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____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____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____王维《渭川田家》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____金地藏《送童子下山》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____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____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____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____杜甫《狂夫》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____孟浩然《田家元日》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____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 浮舟过滕逸人别业》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罹。

____李郢《南池》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____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____韦庄《与小女》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____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____殷尧藩《同州端午》。

6.所有写小孩的古诗 百度知道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村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的鱼惊不应人。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 项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我国古代有很多描写儿童的诗,它们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塑造了儿童的种种神态。笔者从常见的《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子家诗》等书中选得几首,以飨读者。

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这样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全诗仅二十八个字,却给我们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作者久居客地,重返家园,故乡的儿童们却不认识他,就笑着问他是哪里来的客人。这些儿童稚气活泼,彬彬有礼,十分可爱。

同样是唐代的崔道融这么写:“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溪居即事》这首小诗描绘了春日渔村溪边的趣事。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忘了系缆绳,被悠悠的春风吹进了钓鱼湾。

正在水边垂钓的小童,不知实情,误以为有客相访,便急忙放下手中鱼竿,慌忙跑向家门报信,想打开柴门相迎,忙乱中却把门关上了。诗人把小童的一系列动作写入诗中,显得平易自然,却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绘出了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

乡村儿童不仅好客,还很勤劳。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有一首这么写道:“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里描写的是夏天农村紧张劳动时的情景。

“村庄儿女”是指成年农民,“童孙”是儿童。农村的儿童虽还不会耕田织布,但看到大人除草搓麻线,便也在桑枝底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起瓜来。

儿童们不仅学种瓜,他们还学垂钓。唐代诗人胡令能在《小儿垂钓》中这样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你看,这个“蓬头”“侧坐”的小家伙是多么顽皮可爱,怕鱼惊不咬钩,就连路人借问道路都不给回答,虽是“学垂纶”,可却满认真的!诗人信手写来,好似不费丝毫力气,其实功夫很深,诗味也很浓。

宋代诗人杨万里也是写儿童天真可爱的高手,他的《宿新市徐公店》里有这样的描绘:“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人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画面。接着从画面里跃出一个“急走追黄蝶”的儿童。

那黄蝶被追急了,一下子隐没在菜花里。诗到这里就完了,但我们可以想见,那飞奔的儿童怎样一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里东张西望的神态。

由此可见,古代诗人不仅善于观察,还善于用笔,把一个平淡的场景记录下来,就赋予了神奇的力量。不仅写得新奇,还塑造了种种可爱的儿童形象。

《古朗月行(节选)》 作者: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回乡偶书》 作者: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寻隐者不遇》 作者: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幼女词》 作者:唐 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 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 学人拜新月。

《观游鱼》 作者:【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 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 我来施食尔垂钩。

《池上》 作者:【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清明》 作者: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小儿垂钓》 作者:【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溪居即事》 作者:唐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牧童》 作者: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花影》 作者:【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 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 却教明月送将来。

《牧童》 作者:【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 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 机关用尽不如君。

《点绛唇》 作者:宋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个稍大点,是少女了) 《宿新市徐公店》 作者:【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稚子弄冰》 作者: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瓈碎地声 《安乐坊牧童》 作者:宋 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 草满花堤水满。

7.描写儿童的古诗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艇:船。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一道:一路。

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小娃:小孩儿。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开:分开。

[作者资料]: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

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

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译文]: 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

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简析]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一“偷莲 ”小童的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诗中最传神的当是“不解藏踪迹”一句,写尽小童顽皮、纯 真情态。

风鸢图诗(其一) 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棉, 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 带将儿辈上青天。

一 作者简介 徐渭(公元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山人。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明代著名的艺术家。早年参加乡试,屡试不第;中年做过浙闵总督胡宗宪的幕客,曾为对抗倭寇的军事出谋划策。

但由於徐渭嫉恶如仇,鄙视权贵,导致他一生穷困潦倒,甚至一度发狂,到了晚年只能靠变卖书画度日。他在书法、绘画、诗文、戏曲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旨。

他的画自成一家,尤其擅长花鸟,据史料载,近代花鸟画中流行的润笔写意的泼墨画法,就是从他开始发展起来的。他的诗文不落窠臼,所作戏曲论著、杂剧,亦有不少超越前人见解和打破陈规之处。

二 背景资料 相传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二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哲学家墨翟制造的。他在鲁山(今山东省潍县境内)因为看到老鹰在空中盘旋,因而有了制造风筝的念头,但他制造风筝的过程并不顺利。

他研究试制了三年,终於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后来墨翟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也称鲁班),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

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风筝后来应用於军事上,用来探测敌方的阵地。

唐代以后它的用途开始向娱乐方面转化。到了明清,民间逐渐形成风俗,清明节这天人们把风筝放得高而远,然后将风筝线割断,让风筝随风飘去,意思是把一年来积下的「郁闷之气」彻底放出去,祈求在一年中消除疾病。

徐渭晚年穷困潦倒,主要以卖画为生。「风鸢」是他晚年常作的绘画题材之一,他曾画了大量的《风鸢图》,并有题诗。

这类《风鸢图诗》现存三十多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他通过对小孩子放风筝的描述,把未来的希望和寄托倾注到儿童身上,也寄寓自身的感慨。

三 注释 1. 风鸢:或称「纸鸢」。鸢:○粤[渊],[jyn1];○汉[yuān];老鹰。

纸鸢上常画老鹰,故名。严格来说,风筝和纸鸢还是有分别的。

所谓「风筝」,是指它在空中能发生像筝弦的声音;至於「纸鸢」,则为哑鸟,只飞不鸣。风筝是在纸鸢背上系上一条弓弦,或在纸鸢头部按一个风笛,当纸升空以后,强风通过笛,或者引起弓弦的颤动,就会奏出呜呜的声音。

普通纸鸢是不会发出声音的。不过,现在人们已不再将二者区分了。

2. 搓:○粤[磋], ;○汉[cuō]。两个手掌反复摩擦,或把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来回的揉。

3. 絮:柳絮。柳树的种子,带有白色绒毛,称为「柳絮」,也称「柳绵」。

4. 寻:古代的长度单位,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是极言其长。 5. 消得:消耗。

8.带有宝宝的诗句

关于宝宝的诗歌(1) 这是一帧 我要用全部生命珍重的照片 永远的吻 宝宝的甜蜜,我的陶醉 是那样的温柔的爱 把一生定格在瞬间 轻轻地,纯纯地 完成今生的欢畅,抱紧我们的幸福 让雪化为水 让泪化为微笑,静静地盛开 自由呼吸着 爱的空气

关于宝宝的诗歌(2) 还得水去涧吗 我们站在那高高的崖壁前 相拥激动 把那一刻 永远地留在心灵的底片 你蓝底白花的头巾 成为我痴守的浪漫 你柔软的身躯 成为我小心护着的依恋 你沸腾的目光 成为我一生归宿的港湾 宝宝,水去涧可以为我们作证 那记忆的深刻和真实

关于宝宝的诗歌(3) 怎么来爱你呢 让我的心化作漫天花雨 让花瓣为你铺作柔塌 让我的血化为可爱天使 在清朗的月色下和你共舞 直到世界走到尽头 直到你下一个生命的轮回

关于宝宝的诗(4) 我要为你写一生的诗 永远把你 珍藏在心中,让你的爱 一生陪伴 我要为你写一生的诗 在一个的时光里 摆出你的照片,向你微笑 轻谈内心 我要为你写一生的诗 独自低吟 打开记忆,让曾经的爱情 悄悄蔓延

关于宝宝的诗歌(5) 宝宝我把你的照片 存储在手机的屏幕上 清晨在打开第一时间 会先看到你 并亲切地向你问候 “宝宝,早晨好” 然后,带上你的笑容 踏上每天的路

关于宝宝的诗(6) 风吹起你的长发 宝宝,我们一起赏秋,一起踏进爱的风景 满园的树木、花草 鸟儿在枝头 心互相缠绕,你羞涩的笑容 如杜鹃花开 我默默地拥抱你 阳光灿烂 请带上我一起盛开吧 你醉了 我醉了 身后是一大片枫红

关于宝宝的诗(7) 十月的艰辛 漫漫 幻化成一个美丽的精灵 甜蜜的爱溢自你的嘴角 悸动着我的心灵 宝贝 你是我心湖绽放的莲花 在绽放中 告诉我 生命是不是一个大于我的存在 关于宝宝的诗歌(8) 我躲在生活的背后 倾诉褪色的日子,在诗意的雪花中 静静地守护着诺言 孤单但不脆弱,影子印在地上 等待一阵风吹起 自由地、执着地飘向 自私的爱情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