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形容“悠然自得”的诗句

“悠然自得”的诗句如下: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4.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李绅《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6.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佚名《长歌行》

7.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8.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0.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1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2.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3.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14.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15.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16.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7.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温庭筠《利州南渡》

2.表现悠闲自得的诗句是哪一句

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对于我们了解王维的思想是有认识意义的.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所以,最能表现诗人悠闲自得心境的两句诗是“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3.形容家里贫穷但仍悠然自得的古诗句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归园田居》(其一)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4.一个人悠然自得的诗句

清平乐·村居① 宋 辛弃疾

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③相媚好④,白发谁家翁媪⑤? 大儿锄豆⑥溪东,中儿正织⑦鸡笼。最喜小儿亡赖⑧,溪头卧⑨剥莲蓬。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朝):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

还有好多山水田园诗歌描写悠然自得 无拘无束生活

5.悠然自得 古诗词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杜甫 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饮酒·其五》

陶渊明 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终南别业》

王维 唐代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6.关于陶渊明的悠然自得的古诗有哪些

归园田居五首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