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中带有“雁”的诗句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武威作二首》匈奴终不灭,塞下徒草草。
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陆游《幽居》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 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在《夜归》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的《塞下曲》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
——贺朝《从军行》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
—— 李廓《送振武将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李益《春夜闻笛》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
——梅尧臣《秋雁》。
2.古诗中关于雁的诗句有哪些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参考资料:
3.古诗文中写雁的诗句至少两句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陆游《幽居》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 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在《夜归》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的《塞下曲》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适《别董大》 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贺朝《从军行》 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
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 李廓《送振武将军》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 李益《春夜闻笛》 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梅尧臣《秋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纱》春恨词。
4.古诗文中有许多含“雁”“燕”的诗句,它们在古诗文中有什么文化内
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等。
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在古诗词中常常出现,特别被古人青睐,意象颇为丰盛:或惜春悲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
如《诗经·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仁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此诗为中国最早的送别诗之作,对后代的送别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首诗中,燕子意象传达的是一种依依惜别的离愁之感。在诗的前三章都是以飞翔的燕子起兴,“燕燕于飞”为全诗烘托出离别时恋恋不舍的气氛,以乐景写哀情,以燕燕双飞的自由欢畅,来反衬别离的愁苦哀伤。这让我们不得不感慨连燕子都是这么富有深厚的情感,更何况人呢。
随着诗歌的发展,它的意蕴在诗词中都有更丰富的体现。诗如《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中的“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借飞燕双双衔泥巢屋的美妙诗句,传达与诗人永结伉俪之谐的深情,朱筠在《古诗十九首说》中说真是“结得又超脱、又缥缈,把一万世才子佳人勾当,俱被他说尽”。
5.含有雁的古诗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送兄 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萨都刺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使至塞上 王维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腾王阁序 王勃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6.带有雁的诗句(6个)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正好6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