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韵律有哪些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于拼音中所谓的韵母.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古诗词的范围太广了,以律诗为例.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明清代常查阅《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韵书不但可以说明明清代的律诗的押韵,而且可以说明唐宋律诗的用韵.诗韵共有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上平声15韵: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下平声15韵: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这些只是代表字.表示韵母的种类.有些字的发音,古代和现代不一样,所以这些只能做为一种参考.。

2.诗歌的格律和韵律有什么区别

一般说来,格律要求的内容比韵律要多一些,韵律包含在格律之中.很多诗歌都是只讲韵律,不必讲究格律的.而格律只是适用于格律诗词,韵律则只适用于传统定义中的诗歌.但现代诗已经突破了格律和韵律的束缚.以下是百度百科关于格律和韵律的介绍,供您参考.详细内容,您可以自行搜索.韵律,指声韵和节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引申为音响的节奏规律.《旧唐书·元稹传》:“思深语近,韵律调新,属对无差,而风情宛然.” 叶圣陶《游了三个湖》:“听湖波拍岸,挺单调,可是有韵律.”诗词的韵律,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平仄,由南北朝时期的沈约等首先提出,在盛唐以后的格律诗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讲究平声和仄声的协调.二是对偶,在韵文特别是格律诗中,对对偶的工巧是要求比较严的,诗词中一般是句对,在赋和八股文中还有多句对和段对.三是押韵,指同韵的字在适当的地方(一般是停顿的地方),有规律地重复出现.这三个方面都来自于汉语语音的特点,就是单音节语素占优势,有声调.在诗词写作特别是格律诗写作时平仄、对偶和押韵运用的好,运用的自然,可以使诗作增强音乐感,呈现韵律美;运用的不好,用得过多过滥,就会给人以生拼硬凑之感,甚至以文害义,六朝到初唐的骈体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这是每一个诗词爱好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格律,指一系列中国古代诗歌独有的,在创作时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中国古代近体诗、词在格律上要求严格,其他如古体诗、现代诗歌、欧化诗歌等没有确定的、严格的格律要求.诗词格律一般有四大要素:用韵、平仄、对仗、字数.其中律诗最为严格,必须满足全部要素.近体诗中的绝句以及词、散曲一般不需要对仗.古体诗相对最为宽松,一般只有不严格的用韵的概念.古风诗和格律诗的差别主要有三个地方:句法、用韵、平仄.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要求只用平声韵.现代人写近体诗,当然完全可以用今韵.如果要按传统用《平水韵》,则不能不注意古、今音的不同,读古诗更是如此.这些不同,有时可以借助方言加以区分,但不一定可靠,只有多读多背了.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注:所有违背了格律禁忌的地方,都可以认为是出律,而不是仅仅违背韵律.违背韵律,当然更是明显的出律.对于格律诗来说,字数句数不符、失对、失粘、失韵、重韵、犯复、孤平、三连平等,都是出律.对于词来说,如果不按谱填词,所有离谱出格之处,都是出律.但出律的诗或词,并不妨碍它是一篇好现代诗或好文字.。

3.诗歌讲究节奏和韵律,主要特点诗什么性

谈到写诗就不能不谈韵、音律和韵律.因为它们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韵和音律合称韵律.可以说,没有韵律,就没有诗歌的神,没有韵律,诗歌就不可能发展到今天,恐怕早就被文取代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给诗下一个定义:诗是能唱易记的、讲究韵律的文学体裁.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诗是应该讲究韵律的.不过,由于我国的音乐已由宫商角羽的五音发展到引进的西洋音乐的多来米发七音,音律的作用在现代诗中已不太重要了,但韵的作用依然存在,而且还是非常重要的.试想,没有美感的声音能给人留下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印象吗?有人说西洋诗歌不压韵.错了,你那是误解,那是翻译惹的祸,至少在80年代以前,外国诗歌都是压韵的.即使你不懂外语,但只要懂韵,都能听出外语歌和诗歌的韵来.。

4.诗歌的韵律是什么

诗词的韵律,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平仄,由南北朝时期的沈约等首先提出,在盛唐以后的格律诗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讲究平声和仄声的协调。

二是对偶,在韵文特别是格律诗中,对对偶的工巧是要求比较严的,诗词中一般是句对,在赋和八股文中还有多句对和段对。

三是押韵,指同韵的字在适当的地方(一般是停顿的地方),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押韵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近体诗为了使声调和谐、容易记忆,对于押韵十分讲究。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颁布的专门指 导押韵的书,如《唐韵》、《广韵》、《礼部韵略》、《佩文诗 韵》、《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刘渊先生后来编著了一本《壬子新刊礼部韵》,即现在的《平水韵》。

5.中国古诗的韵律,有何讲究

古诗词韵律,是指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 韵。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 韵部。

句子押韵,不仅便于吟诵和记忆,更使作品具有节 奏、声调谐和之美。一首诗有没有韵,一般人都能觉察得出来, 而要说明什么是韵却不那么简单。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拼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押韵规则]

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分述如下:

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 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例如:

寄扬州韩祚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第一二四句押韵。又如: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 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关于首句押韵与否的平仄规律 请参照“平仄简表”。

只押平声韵

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 以近体诗为例,若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 遵守这一规则。

中间不能换韵

古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近体诗不允许这样。

首句押韵可借邻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 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 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 韵),也不能掺杂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 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 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比如:

《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

酒渴爱江清,余甘漱晚汀。软沙倚坐稳,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数杯君不见,都已遣沈冥。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 了八庚的“清”。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 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

押韵须注意事项

忌重韵

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

避免同义字相押

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葩”,“芳”、“香”等。

避免出韵

古人写诗多依官韵,而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在官韵中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如“冬”与“东”之类,如果在同一 首诗中相押,即为出韵。这主要是因为古今语音变化的原因,现 在已没必要再强调这一点。

[唱和]

唱和就是依照别人诗中所使用的韵字来押韵做诗,叫做“和 韵”或“步韵”,主要有三种方式:

1、次韵:又称步韵,即用原诗相同的韵字,且前后次序都 必须相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2、用韵:即使用原诗中的韵字,但不必依照其次序。

3、依韵:即用与原诗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