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两首有关于“新竹”的古诗
1、《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书舍竹》
宋·蔡确
窗前翠竹三竿,萧洒风吹满院寒。
常在眼前君莫厌,化成龙去见应难。
3、《员当谷》
宋·苏辙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4、《和师厚栽竹》
宋·黄庭坚
大隐在城市,此君真友生。
根行辰日斫,笋要上番成。
龙化葛陂去,风吹阿阁鸣。
草荒三径断,岁晚见交情。
5、《新竹》
宋·惠洪
琅干数本倚墙阴,新笋均条忽作林。
昨日小轩添得境,却烦佳月碎筛金。
6、《种竹子题爱心亭》
宋·范成大
洒扫宣华舍此君,烟中月下绿生尘。
他年上叶清风满,莫忘今年借宅人
7、《新竹》
宋·朱熹
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8、《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宋·陆游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溪光竹色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
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2.描写竹子的诗句 古诗大全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____郑燮《新竹》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____王维《竹里馆》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____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____吴均《山中杂诗》
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____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____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____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____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____郑谷《鹧鸪》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____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____阎选《河传·秋雨》
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____孟郊《苦寒吟》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____李峤《风》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____白居易《夜雪》
先生名利比尘灰,绿竹青松手自栽。____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竹树带飞岚,荇藻俱明丽。____刘道著《湘江秋晓》
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____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____杨万里《夏夜追凉》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____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____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____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____陆容《满江红·咏竹》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____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____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____曹组《卜算子·兰》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____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____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____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____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____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____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____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____王维《山居即事》
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____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平孤节负辛勤。____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____陆容《满江红·咏竹》
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____陆容《满江红·咏竹》
上窗风动竹,月微明。____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____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____文廷式《好事近·湘舟有作》
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____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____陆容《满江红·咏竹》
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____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____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____高骈《对雪》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____戎昱《桂州腊夜》
3.古诗新竹的注释
东风 dōngfēng
(1) [easterly]∶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spring breeze]∶春天的风
(3) [driving force of revolution]∶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弄巧
谓做出各种巧妙的花样。亦谓卖弄技巧。 宋 秦观 《鹊桥仙》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西游记》第六六回:“这猴儿,你看他弄巧,怎么一只手使棒支吾?” 李季 《菊花石·盘歌》诗:“牧童哥哥你莫弄巧,老工匠父女俩手艺高。”
残山(残山)
(1)谓山将尽处。 唐 杜甫 《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五:“剩水沧江破,残山 碣石开。” 宋 苏轼 《石鼻城》诗:“北客初来试新险, 蜀 人从此送残山。”
(2)荒芜的山。 宋 杨万里 《新竹》诗:“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箨龙(箨龙)
竹笋的异名。 唐 卢仝 《寄男抱孙》诗:“箨龙正称寃,莫杀入汝口。” 宋 苏辙 《喜雨》诗:“时向林间数新竹,箨龙腾上欲迎秋。” 明 李东阳 《谢原博惠笋迭前韵》:“池凤羽毛应比秀,箨龙鳞甲漫成堆。” 清 龚自珍 《鹊楼仙》词:“箨龙昨夜叫秋空,似怨道天寒如许!”
东风弄巧补残山。
春风卖弄技巧似地修饰冬季的寒山。我以为,石为山之骨,林木为山之发肤,寒冬之时,树凋叶落,青山残缺。春风吹来,草长芽发,犹如美人长发,更添姿色。并且“弄巧”二字,将春风叙写的好似一卖弄炫耀自己技巧的匠人,更添几分生动。
一夜吹添玉数竿。
一夜吹拂,添加了数竿碧玉似的绿竹。新竹初生,色泽嫩绿,犹如碧玉翡翠,试想吹一口气,碧玉便长上几寸,真乃乐事一件。
半脱锦衣犹半著。
这句应是描写竹子(笋)的外貌形态。我以为其中的“锦衣”是写竹(笋)的枝叶。竹子(笋)初长之时,由外面的一层苞衣包住内里的枝叶,却又不是完全的包住,往往露出部分,苞衣较厚且粗糙,好似棉衣。全句是说:春竹半披着苞衣,好似棉衣没穿好。
箨龙未信怯春寒。
(作者于是)不相信初长的竹子会害怕春天的寒流。接上句之意,棉衣半穿,自然是不怕初春的寒流了.
多说句,我觉得能领略到诗歌其中的美感,品味其中的妙处就好,不必字字得解,句句追究。孔雀虽美,分解成一块块就没意思了。我水平有限,还请指教多多。
4.求两首有关于“新竹”的古诗
1、《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书舍竹》 宋·蔡确 窗前翠竹三竿,萧洒风吹满院寒。常在眼前君莫厌,化成龙去见应难。
3、《员当谷》 宋·苏辙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4、《和师厚栽竹》 宋·黄庭坚 大隐在城市,此君真友生。根行辰日斫,笋要上番成。
龙化葛陂去,风吹阿阁鸣。草荒三径断,岁晚见交情。
5、《新竹》 宋·惠洪 琅干数本倚墙阴,新笋均条忽作林。昨日小轩添得境,却烦佳月碎筛金。
6、《种竹子题爱心亭》 宋·范成大 洒扫宣华舍此君,烟中月下绿生尘。他年上叶清风满,莫忘今年借宅人 7、《新竹》 宋·朱熹 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8、《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宋·陆游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溪光竹色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5.竹子的诗句古诗
关于竹子的古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李峤《风》
6.《新竹》古诗带拼音的全诗是什么
原文及拼音如下: xīn zhú 新竹 zhèng bǎn qiáo 郑板桥 xīn zhú gāo yú jiù zhú zhī, 新竹高于旧竹枝, quán píng lǎo gàn wéi fú chí。
全凭老干为扶持。 xià nián zài yǒu xīn shēng zhě, 下年再有新生者, shí zhàng lóng sūn rào fèng chí。
十丈龙孙绕凤池。 原文如下: 新竹 清代: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译文如下: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注释如下:龙孙:竹笋的别称。
凤池:凤凰池,古时指宰相衙门所在地,这里指周围生长竹子的池塘。赏析如下: 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
前两句是回顾,既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又表达了后辈不忘前辈扶持教导之恩;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新生力量将更好更强大。作者介绍如下: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
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著有《板桥全集》。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7.关于竹的古诗
咏竹的诗中,我认为最好的一首是王安石的: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王安石
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另外,郑板桥的也不错:
题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中带有竹字的诗就非常多了,列几首有名的: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