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有比喻的的古诗词

1、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句把 白雪 比作 梨花。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曹操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4、–《青玉案》贺铸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马诗》李贺

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出处:贺知章《咏柳》)

6、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忆江南》)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8、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9、大似翻鹅毛,密如飘玉屑。

10、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1、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2.含比喻的诗句 古诗词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7、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8、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

9、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10、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清如淀。

3.比效好的古诗有哪些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乍,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己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陌上桑 曹操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 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妹。”

“秦氏 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 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 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 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 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 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木兰辞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题破山寺后禅院 王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除钟磬音。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奏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忆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浣溪沙 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论诗 赵翼 满眼生。

4.初中生比背古诗词最简单的20首急用

请采纳1 《江南》 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 《咏鹅》 骆宾王(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 《风》 李峤(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 《咏柳》 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 《凉州词》 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 《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 《春晓》 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 《凉州词》 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 《出塞》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 《鹿柴》 王维(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yǐng)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 《静夜思》 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 《古朗月行》(节选)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7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0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1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2 《别董大》 高适(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3 《绝句》(其三) 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4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5 《绝句》(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6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27 《枫桥夜泊》 张继(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8 《游子吟》 孟郊(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9 《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0 《渔歌子》 张志和(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1 《塞下曲》 卢纶(唐)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jì)逐,大雪满弓刀。

32 《望洞庭》 刘禹锡(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3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唐)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4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5 《池上》 白居易(唐)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6 《忆江南》 白居易(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37 《小儿垂钓》 胡令能(唐)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8 《悯农》(其一) 李绅(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9 《悯农》(其二) 李绅(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0 《寻隐者不遇》 贾岛(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1 《山行》 杜牧(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2 《清明》 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3 《江南春》 杜牧(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4 《乐游原》 李商隐(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5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6 《江上渔者》 范仲淹(北宋) 江上往来人,但。

5.比在古文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①并列;挨着。《核舟记》:“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接连。《史记·吕太后本纪》:“又比杀三赵王。”

③勾结。《韩非子·孤愤》:“朋党比周以弊主。”

④比较。《涉江》:“与天地兮比寿。”

⑤比喻,一种传统的表现方法。

⑥都,皆。《战国策·齐策》:“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二,再战比胜。”

⑦近来。《祭十二郎文》:“比得软脚病,往往岙剧。”

⑧等到,及。《项脊轩志》:“比去,以手阖门。”

⑨为,替。《孟子·梁惠王上》:“愿比死者一洒之。”

⑩比起……来。《捕蛇者说》:“今吾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又】比拟,认为和……一样。《隆中对》:“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比周】1.结党营私。《管子·法法》:“群臣比,则蔽美扬恶。”2.集结,聚合。《韩非子·初见秦》:“天下又比而军华下,大王以诏破之,兵至梁郭下。

6.古文中的比的各种解释

比较,比量。

《孟子·告子下》: 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 《史记·游侠列传》: 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於当世,不同日而论矣。 《春秋左传·桓公十五年》: 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比拟,看成和。

一样。 《诗经·谷风》: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春秋左传·襄公五年》: 书曰,叔孙豹,鄫大子巫,如晋,言比诸鲁大夫也。 类似,相像。

《史记·天官书》: 太白白,比狼;赤,比心;黄,比参左肩;苍,比参右肩;黑,比奎大星。 比方,比喻。

《礼记·学记》: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 比照,与。

相当。 《韩非子·内储说上》: 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

《史记·齐太公世家》: 其子曰公孙无知,厘公爱之,令其秩服奉养比太子。 《战国策·齐人有冯谖者》: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例,可以仿效或依据的事情。 《韩非子·有度》: 故曰: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

亲,亲近。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

《尚书·伊训》: 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 接近,靠近,挨近。

《战国策·八年谓魏王》: 或以政教不修,上下不辑,而不可恃者;或有诸侯邻国之虞,而不可恃者;或以年谷不奉,畜积竭尽,而不可恃者;或化於利,比於患。 并列,并排。

《史记·苏秦列传》: 倍韩、魏之地,过卫阳晋之道,径乎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比行,百人守险,千人不敢过也。 《鬼谷子·中经》: 虽有美行盛誉,不可比目合翼相须也。

齐等,同样。 《孟子·滕文公上》: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协调,配合一致。 《孟子·滕文公下》: 比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

《诗经·六月》: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 勾结。

《荀子·不苟》: 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荡荡乎其有以殊於世也。 《春秋左传·昭公十四年》: 楚令尹子旗有德於王,不知度与养氏比,而求无厌,王患之。

《韩诗外传·卷二》: 君子易和而难狎也,易惧而不可劫也,畏患而不避义死,好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乱。 《管子·重令》: 所好恶,不违於上;所贵贱,不逆於令,毋上拂之事,毋下比之说,毋侈泰之养,毋逾等之服。

阿私,偏袒。 《春秋左传·襄公三年》: 称其雠,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

《新序·杂事一》: 君子谓祁奚能举善矣,称其雠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 合,适合。

《庄子·逍遥游》: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管子·五辅》: 中正比宜,以行礼节。

和谐,和睦。 《春秋繁露·同类相动》: 百物去其所与异,而从春所与同,故气同则会,声比则应,其验然也。

《吕氏春秋·应同》: 类固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 辅助,佐助。

《国语·齐语》: 桓公召而与之语,訾相其质,足以比成事,诚可立而授之。 密,密集。

《诗经·良耜》: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吕氏春秋·达郁》: 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病无所居而恶无由生矣。

皆,都,到处。 《战国策·张仪说秦王》: 出其父母怀衽之中,生未尝见寇也,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煨炭,断死於前者比是也。

及,等到。 《史记·高祖本纪》: 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

《晏子春秋·景公冬起大台之役晏子谏》: 晏子使于鲁,比其返也,景公使国人起大台之役,岁寒不已,冻馁之者乡有焉,国人望晏子。 为,替。

《孟子·梁惠王上》: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通“庀”:治理。 《庄子·徐无鬼》: 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

7.带人字的古诗句

万径人踪灭。——唐 柳宗元 《江雪》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 白居易 《琵琶行》

昔人已乘黄鹤去。——唐 崔颢 《黄鹤楼》

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颢 《黄鹤楼》

万里长征人未还。——唐 王昌龄 《出塞》

遍插茱萸少一人。——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试问卷帘人。——宋 李清照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养在深闺人未识。——唐 白居易 《长恨歌》

中有一人字太真。——唐 白居易 《长恨歌》

仙之人兮列如麻。——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使人听此凋朱颜。——唐 李白 《蜀道难》

嗟尔远道之人。——唐 李白 《蜀道难》

吾观自古贤达人。——唐 李白 《行路难·有耳莫洗颍川水》

江月何年初照人。——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不知乘月几人归。——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人有悲欢离合。——宋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但愿人长久。——宋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空留风韵照人清。——宋 苏轼 《定风波·千古风流阮步兵》

人画竹身肥拥肿。——宋 苏轼 《定风波·雨洗娟娟嫩叶光》

六人吟笑水云乡。——宋 苏轼 《定风波·月满苕溪照夜堂》

破镜重圆人在否。——宋 苏轼 《蝶恋花·一颗樱桃樊素口》

双凫飞去人千里。——宋 苏轼 《蝶恋花·自古涟漪佳绝地》

缺月向人舒窈窕。——宋 苏轼 《浣溪沙》

糜鹿逢人虽未惯。——宋 苏轼 《浣溪沙》

菊花人貌自年年。——宋 苏轼 《浣溪沙》

天气乍凉人寂寞。——宋 苏轼 《浣溪沙》

今宵人在鹊桥头。——宋 苏轼 《浣溪沙》

小院黄昏人忆别。——宋 苏轼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人前深意难轻诉。——宋 苏轼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冷透人衣袂。——宋 苏轼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影也把人抛躲。——宋 李清照 《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人比黄花瘦。——宋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8.含君子的古诗词

——古语

“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君子不忧不惧。”(《论语·颜渊》)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大学》)

——古诗词

唐 刘禹锡 【庭竹】 】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唐 贾岛 【雨中怀友人】

对雨思君子,尝茶近竹幽。

儒家邻古寺,不到又逢秋。

唐 李咸用 【君子行】

君子慎所履,小人多所疑。

尼甫至圣贤,犹为匡所縻。

唐 李白 【流夜郎闻酺不预】

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汉酺闻奏钧天乐,愿得风吹到夜郎。

唐 杜牧 【和令狐侍御赏蕙草】

寻常诗思巧如春,又喜幽亭蕙草新。

本是馨香比君子,绕栏今更为何人。

宋 辛弃疾 【定风波】

仄月高寒水石乡。倚空青碧对禅床。白发自怜心似铁。风月。使君子细与平章。

已判生涯筇竹杖。来往。却惭沙鸟笑人忙。便好剩留黄绢句。谁赋。银钩小草晚天凉。

9.带姝字的古诗词

含姝字的古诗词

1、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陌上桑》 汉·佚名

2、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上山采蘼芜》 汉·佚名

3、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玉女摇仙佩·佳人》 宋·柳永

4、诏传呈上美人图,御笔按图点丽姝。《昭君辞》 南北朝·沈约

5、人姝丽。《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宋·姜夔

6、颜貌胜凡姝。《忆江南·淮南法》 唐·吕洞宾

7、肯忆故人姝。《梦江南·红茉莉》 清·屈大均

8、仙姝天上自无双。《一丛花·仙姝天上自无双》 宋·陆游

9、皎皎彼姝女。《拟青青河畔草诗》 魏晋·陆机

10、修姱协姝丽。赠纪士诗》 魏晋·陆机

11、仙姝丽绝。《减字木兰花·仙姝丽绝》 宋·李纲

12、细看全似那人姝。《浣溪沙·和陈德公酴醿》 宋·王之道

13、虽有姝颜。《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十一》 汉·嵇康

14、忘忧草良妩,蠲忿花更姝。《疥疗》 宋·洪咨夔

15、白发更中笑,舞姝应转妍。《上元夕有怀韩子华阁老》 宋·梅尧臣

16、水阁薰风对万姝,共泛泛红绿,闹花深处。《八音谐·赏荷花,以八曲声合成,故名》 宋·曹勋

17、稍急征雁群,偏凌舞姝态。《置酒湖光亭示幕中诸君》 宋·韩维

18、梅与雪争姝。《南乡子·大雪韩叔夏坐中》 宋·向子諲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