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的、特点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

?si=5

上面有超详细的讲解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谢谢

2.什么是古诗的句式

句式是就诗句的“意义单位”而言的。

五言诗的句式以“二三式”最为常见,例如: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浑。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杜甫《春望》) (李白《塞下曲》) 也有的句式很复杂,偶尔使用可以起到抑扬顿挫之妙,例如: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后庭花/ 一曲。

(刘禹锡《金陵怀古》) 念/尔/独何之。(崔涂《孤雁》) 七言句式以“四三式”最为常见, 例如: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 船。

(张继《枫桥夜泊》)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 来。(苏轼《有美堂暴雨》) 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况,例如: 李将军/是/旧将军。

(李商隐《旧 将军》) 可怜/无定河边/骨。(陈陶《陇西行》) 可见古人作诗在句式上是力求多变的。

当然,句式一定要与诗句的节拍 相符合,否则,写出来的就只是五字或七字的散文了。

3.古诗的特点是什么(概括)

1)抒情性。

诗歌是真性情的流露,诗歌厌弃一切虚伪和做作。中国最早的文化原典《尚书》中就有“诗言志”的说法。

《诗经毛传大序》也认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2)韵律感。这是东方诗歌共有的特点。

在孔子的时代就有“歌诗三百,诵诗三百,舞诗三百”的说法,可见古人将诗歌、音乐和舞蹈看作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其实,后世诗歌的发展也大体上走了这样的路。

古人写过诗歌有时要吟咏,有时要和歌而唱,没有韵律是不行的。而韵律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无非就是句式和读音的问题,句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几言诗”,整齐的句式为和谐的韵律奠定的基础,即便是不整齐的“杂言体”,其句式的安排也是有一定规律的。

读音则主要是平仄和压韵的问题:古人将汉字的读音分为平和仄,平仄相合能够给人以悦耳的感觉,正如今天所说的乐音,反之则是噪音,一句诗中不同的平仄组合就形成了不同的风貌,于是我们今天读古诗时还能够感受到或高亢、或低回、或婉转、或铿锵的音色,从而品味出诗人的喜怒哀乐,感受到千百年前那活生生的诗情诗味;在平仄的基础上,古诗更点缀以韵脚,越是近体,压韵的要求越严格相同或相似的一个韵母出现在有规律的位置上,为诗歌极大地增强了韵律感,我们今人写诗,句式和平仄可能都因为嫌其烦琐而不太注意了,但压韵往往还是努力追求的,有韵的文体朗读起来有一种神奇的美妙感觉。大家可以随意找几首古诗,大声读一读,会有美的享受的。

(3)含蓄而多意。中国的古诗,讲究从有限中开掘无限,也就是追求“象外之象”、“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佳作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

那么这“象外之象”、“弦外之音”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从其成因谈起吧。 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也就是诗歌蕴涵的“意”与表面的“言”所指不一。

“意”是诗人追求的目标,而“言”只是一个媒介或凭借,而在“此”与“彼”、“言”与“意”之间往往存在一架桥梁,借以沟通。

4.【有什么句式特点

1.判断句: 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可以分为两个系列:”……者,……也”系列和”乃、为”系列. “……者,……也”系列:”……者,……也”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者,……也) 百战百胜,非战之善者也.(……,……者也) 2.被动句: 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而君幸于赵王.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没有词语标志,但从上下文意看,谓语和主语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孝景七年,栗太子废,窦婴力争不能得. 3.宾语前置: 文言文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哀南夷之莫余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莫我知也乎? ⑵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微斯人,吾谁与归? ⑶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余马首是瞻. 惟你是问. ⑷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是以后世无传矣. 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女夕以死. 夜以继日 4.成分省略句.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这不同又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古汉语也可省. ⑴主语和谓语的省略.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承前省主语]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省谓语、主语] ⑵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⑶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如: (赵括)尝与其父言兵事,(赵)奢不能难(之),然不谓(之)善. 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 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⑷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如: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 ⑸分句的省略.如: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5.几种习惯的固定句式 ⑴”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 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连累了可怎么办呢?)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 ⑵”……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 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 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若”、”孰如”、”何若”等. ⑶”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⑷”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世方乱,安以富为? 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 ⑸”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 国仇未报,何以家为? 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 ⑹”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得毋有病乎?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 求,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岂不是晚了点吗?)。

5.古诗从句式上分为什么

古典诗词中,大部分诗词的句式结构是按常规语序安排的,但由于表达的需要、或韵律的需求,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句式结构.下面就几种情况举例分析如下.

“意象组合式”.所谓“意象组合”,是指将几个表示事物、景象的名词并列在一起,构成诗句.对这些诗句的理解,无法通过语法分析实现,只能借助想象和联想,将名词所代表的对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画面,从而创造一种意境,借助意境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运用这种句式,最典型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的前三句,完全是用九种意象并列构成的.这九个体现意象的名词,本没有动词将它们连在一起,但借助于我们的想象和联想,就可以将九种不同的景象巧妙地组织进一个画面里,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象,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愁思.

“互文见义式”.即在诗句的构成中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来表现句子的含义.“文”是修饰的意思,所谓“互文”,是指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例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如果理解成“主人下了马,客人留在了船上”就错了,应当把“主人”和“马”结合起来理解,“下马”“在船”是其共同行为,即:主人和客人下了马,又上了船.类似的例子,我们学过的诗文中有很多,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等.“互文见义式”的诗句,在理解上要讲究完整性,不能将互文的两个词语拆开理解.在表达效果上,“互文见义”的结构句式,可以便于句子的整齐、押韵,可以使语句简约,避免重复叙述,可以使表达的内容圆满而富有亲和力.

“语序倒置式”.即在诗句中,出现了各种成分前置、后置现象.读诗时,必须将这样的句式分辨出来,否则就会影响对句子的理解.如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话报平安.”中的“故园东望”正常的语序应是“东望故园”,诗句将“故园”和“东望”倒置,突出了作者对“故园”(长安)的无限思念之情.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为“神游故园,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倒置的目的在于突出作者因“多情”而“华发”“早生”.

“省略跳接式”.这一句式是表现在句子和句子之间的,由于表达的需要,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内容有所省略,出现了跳跃式发展.这种情况从表面上看,看不出任何叙述顺序上的联系,诗歌内容的表达,全然是按照作者感情意念的自然流动(物随心转)而进行的.例如,陶渊明的《饮酒》(之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忽而跳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其间并没有必然的叙述顺序上的联系(既不是时间,也不是空间),全是为了表现作者恬淡、闲适、自得的感情需要而安排的.“省略跳跃式”的基本表现形式是:由甲跳到乙,再由乙跳到丙的过程中,甲、乙、丙三种事物表面上没有联系,作者在叙述中也没有明确的叙述顺序,甲、乙、丙三种事物的联系,靠的是作者内在情感意念的某种追求.

古典诗词的句式是复杂的、灵活而多样的,唯其灵活而多样,才呈现出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因此,了解古典诗词的一些特殊句式结构,对于我们学习古典诗词是大有益处的.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