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居易的古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形式:五言律诗 【简介】: 此诗选自《全唐诗》,此为五言律诗。

【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现译】: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注释】: 1.赋得:以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

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南朝梁元帝 《赋得兰泽多芳草》诗是现存较早的”赋得体”诗。

而”赋得体”之大兴是在唐代,以后历代沿用。试帖诗比一般的赋得体要。

2.离离:青草繁茂的样子。 3.远芳:广远的草原。

4.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5.王孙:公子王孙。

此指所送之人。 6.萋萋:青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

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

代表作《赋得古原草送别》、《问刘十九》等。

2.【白居易的《草》的意思】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长长的原上草哇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野草野花蔓延着掩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这是白居易十六岁时应考的习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命题诗,题目前要加“赋得”两个字,内容类似咏物诗.《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了送别友人时的惜别之情.借春草表达情意是古人惯用的手段.“青”,谐音“亲”、“情”.春天是青草发芽的时候,也是人最思念亲人的时候.青草年年长,思念也会年年加深.野火烧不尽野草,空间隔不断友情.野草遮住了道路,你就不要走了吧?野草塞满了道路,该有多么难走!野草是那么荒远,你何时才能回来?我虽然不愿意你离去,你却不得不远行.这莽莽的青草,见证着我们的友情.说白了:朋友,你就要远行了.我们何时才能相见呢?等到明年青草再绿的时候,我该多么想你呀.这路途遥遥,又让我多么担心你呀!不过,我们的友谊像青草一样常青,我们一定会再相见的。

3.草白居易的古诗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这是一首观赏西湖风景的诗,是白居易写景诗中的名篇,作于白居易长庆三年或四年春任杭州刺史时。钱塘湖,即今杭州西湖,因地处秦代钱唐县而得名。春行,春天绕湖而行,观赏风景。此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早春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

前四句写湖上春光,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然后点明环境。前后衔接非常自然。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意为:从孤山寺的北面来到贾亭西边,湖水新涨与岸相平,与低垂的云气连成一片。孤山在西湖之中,把西湖隔为里外二湖,山上有寺,名孤山寺,南朝陈文帝天嘉年间建造。其地清幽秀丽,为湖中登览胜地。贾亭,是唐朝人贾全任杭州刺史时建造。开端一句点明了诗人春游是从孤山寺、贾亭一带起程的。第二句写诗人瞭望湖面,春水新涨,几与岸平,所以说“初平”;天空云气低垂,接近水面,所以说“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意为:见几处早春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之树,衔泥筑巢的不知是谁家新来的燕子?这两句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气象。黄莺儿是春天的歌手,燕儿是候鸟,春天从南方飞来。所以人们常用“莺歌燕舞”、“叶绿花红”来形容春天的景象。“争暖树”、“啄春泥”准确地写出了早春乍暖还寒的季节特征,整个画面生动有趣,充满活力。“几处”、“谁家”也把握住了早春鸟儿活动的“度”,使人联想到齐已《早梅》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中“一枝”的妙处。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意为:眼观岸边野花,渐使游人为之着迷;路上浅浅绿草,仅能把马蹄遮盖。这两句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乱花,指各种不知名的野花。“迷人眼”指野花色彩斑斓,形态各异,让人目不暇接。“渐欲”用得很准确,说明还不是“野花遍地是”,有渐开渐盛之意。浅草,刚生长出来的草,“没马蹄”既写出了草浅,也侧面点出骑马踏春的行迹。“初平”、“几处”、“谁家”、“渐欲”以及“才能”等词语的运用,在全诗写景句中贯串成一条线索,把早春的西湖点染成半面轻匀的钱塘苏小小,使人联想到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里的“春”景,既不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不可捉摸,也不是“绿遍山原白满川”的春意阑珊,它只是给人一个信息:这里很快就会姹紫嫣红开遍。刚被披上春天的外衣的西湖,被诗人把握得恰到好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意为:最喜爱湖东一带的美景,在那绿杨阴里的白沙堤上观光让人留连忘返。诗人信马而游,从孤山寺一带来到湖东白沙堤,岸边的野花,路上的嫩草,堤两旁的绿树,让他深深地感受到冬天过后的春的气息,冗务之余的赏春的愉悦。

5.夜雪白居易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赏析白居易也写了不少与雪有关的诗,《夜雪》只是其中的一篇而已,不过虽然篇幅短小,却写得耐人寻味,波折委婉,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效果。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白居易的诗歌多以通俗易懂见长,这首诗也不例外,睡着睡着觉,觉得厚厚的被子不能抵御寒冷的入侵,甚至被冻醒了,不觉感到惊讶,今天夜里这是怎么一回事?忽然间比往日冷了许多?要知道那时的人们是没有天气预报的,所以也不会预先知道天气会发生什么突然的变化。在似睡非睡之际,朦朦胧胧中,睁开眼睛一看,发现竟然连窗户外面也比往常亮了许多,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作者心里当然要琢磨一下,读者也在随着诗歌的思路感到有些迷惑不解。其实在这里作者已经巧妙地把夜里下雪时的特征摆在读者的面前了,一个是气温比平时下降,所以同样的被子盖在身上,却感到阵阵寒意袭来;一个是光线比平时要亮,因为地面蒙上了厚厚的白雪,自然会起到反射光线的作用。不过,既然是写诗,当然不会把话说透,而是要通过形象思维的方式来表达,所以作者要把这一场大雪用他独有的表达手段呈现在读者眼前。被子冷,是一个有关气温的感受细节,窗户明亮,是一个涉及光线的视觉细节,但由于作者是在屋里睡觉,所以仅仅感到寒冷和明亮,并不能证实就一定是下了一场大雪,而下面两句切入的角度,却准确无误地抓住了只有下雪而且是下大雪才能出现的特殊物象:“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人躺在被窝里,从什么地方判断外面一定是下了一场大雪呢?就是从耳边时时听到大雪压断竹枝的声音,这就完全可以肯定自己“知雪重”的判断是正确的,而且如果是在白天,声音嘈杂,可能就会听不到竹枝被雪压断的细微的声响了,可这种声音在夜深人静之时,听起来却是再清晰不过的了。白居易的这首小诗,避熟就新,完全从感觉、从推理入手,虽然根本就没有看见雪,但他却别具特色,准确无误地写出了他对夜雪的感受。四句诗读下来,每一句都是写的“夜雪”,所以这个题目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6.白居易的古诗

「春雪」白居易 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

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 连宵复竟日,浩浩殊未歇。

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 寒销春茫苍,气变风凛冽。

上林草尽没,曲江水复结。 红乾杏花死,绿冻杨枝折。

所怜物性伤,非惜年芳绝。 上天有时令,四序平分别。

寒燠苟反常,物生皆夭阏。 我观圣人意,鲁史有其说。

或记水不冰,或书霜不杀。 上将儆政教,下以防灾孽。

兹雪今如何,信美非时节。 卷424_28 「高仆射」白居易 富贵人所爱,圣人去其泰。

所以致仕年,著在礼经内。 玄元亦有训,知止则不殆。

二疏独能行,遗迹东门外。 清风久销歇,迨此向千载。

斯人古亦稀,何况今之代。 遑遑名利客,白首千百辈。

惟有高仆射,七十悬车盖。 我年虽未老,岁月亦云迈。

预恐耄及时,贪荣不能退。 中心私自儆,何以为我戒。

故作仆射诗,书之于大带。 卷424_29 「白牡丹(和钱学士作)」白居易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

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丛行。 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

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

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 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

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 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

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 卷424_30 「赠内」白居易 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

他人尚相勉,而况我与君。 黔娄固穷士,妻贤忘其贫。

冀缺一农夫,妻敬俨如宾。 陶潜不营生,翟氏自爨薪。

梁鸿不肯仕,孟光甘布裙。 君虽不读书,此事耳亦闻。

至此千载后,传是何如人。 人生未死间,不能忘其身。

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 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

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 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

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 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

卷424_31 「寄唐生」白居易 贾谊哭时事,阮籍哭路岐。唐生今亦哭,异代同其悲。

唐生者何人,五十寒且饥。不悲口无食,不悲身无衣。

所悲忠与义,悲甚则哭之。太尉击贼日,尚书叱盗时。

大夫死凶寇,谏议谪蛮夷。每见如此事,声发涕辄随。

往往闻其风,俗士犹或非。怜君头半白,其志竟不衰。

我亦君之徒,郁郁何所为。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诗。

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功高虞人箴,痛甚骚人辞。

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未得天子知,甘受时人嗤。药良气味苦,琴澹音声稀。

不惧权豪怒,亦任亲朋讥。人竟无奈何,呼作狂男儿。

每逢群盗息,或遇云雾披。但自高声歌,庶几天听卑。

歌哭虽异名,所感则同归。寄君三十章,与君为哭词。

卷424_32 「伤唐衢二首」白居易 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常排伤心事,不为长叹息。

忽闻唐衢死,不觉动颜色。悲端从东来,触我心恻恻。

伊昔未相知,偶游滑台侧。同宿李翱家,一言如旧识。

酒酣出送我,风雪黄河北。日西并马头,语别至昏黑。

君归向东郑,我来游上国。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怜君儒家子,不得诗书力。五十著青衫,试官无禄食。

遗文仅千首,六义无差忒。散在京洛间,何人为收拾。

忆昨元和初,忝备谏官位。是时兵革后,生民正憔悴。

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遂作秦中吟,一吟悲一事。

贵人皆怪怒,闲人亦非訾。天高未及闻,荆棘生满地。

惟有唐衢见,知我平生志。一读兴叹嗟,再吟垂涕泗。

因和三十韵,手题远缄寄。致吾陈杜间,赏爱非常意。

此人无复见,此诗犹可贵。今日开箧看,蠹鱼损文字。

不知何处葬,欲问先歔欷。终去哭坟前,还君一掬泪。

卷424_33 「问友」白居易 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根荄相交长,茎叶相附荣。

香茎与臭叶,日夜俱长大。锄艾恐伤兰,溉兰恐滋艾。

兰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沉吟意不决,问君合何如。

卷424_34 「悲哉行」白居易 悲哉为儒者,力学不知疲。读书眼欲暗,秉笔手生胝。

十上方一第,成名常苦迟。纵有宦达者,两鬓已成丝。

可怜少壮日,适在穷贱时。丈夫老且病,焉用富贵为。

沉沉朱门宅,中有乳臭儿。状貌如妇人,光明膏粱肌。

手不把书卷,身不擐戎衣。二十袭封爵,门承勋戚资。

春来日日出,服御何轻肥。朝从博徒饮,暮有倡楼期。

平封还酒债,堆金选蛾眉。声色狗马外,其馀一无知。

山苗与涧松,地势随高卑。古来无奈何,非君独伤悲。

卷424_35 「紫藤」白居易 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谁谓好颜色,而为害有馀。

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

柔蔓不自胜,袅袅挂空虚。岂知缠树木,千夫力不如。

先柔后为害,有似谀佞徒。附著君权势,君迷不肯诛。

又如妖妇人,绸缪蛊其夫。奇邪坏人室,夫惑不能除。

寄言邦与家,所慎在其初。毫末不早辨,滋蔓信难图。

愿以藤为戒,铭之于座隅。 卷424_36 「放鹰」白居易 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

下鞲随指顾,百掷无一遗。 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

本为鸟所设,今为人所资。 孰能使之然,有术甚易知。

取其向背性,制在饥饱时。 不可使长饱,不可使长饥。

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 乘饥纵搏击,未饱须絷维。

所以爪翅功,而人坐收之。 圣明驭英雄,其术亦如斯。

鄙语不可弃,吾闻诸猎师。 卷424_。

7.关于白居易的古诗

经典之作 《放言五首》(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白居易拱谒画像[7]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背景】 唐元和五年(810),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其一),“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其五)。

过了五年,白居易也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下邽人(今陕西渭南县附近),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卒于武宗会昌六年。

贞元进士,官至校书郎、赞善大夫,后因宰相武元衡事贬江州。长庆年间(821年-824年)任杭州刺史,宝历二年(825年),调任苏州刺史,后任太子少傅,因不缘附党人,乃移病分司东都。

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最后卒于洛阳的香山。 《池上竹下作》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

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简析]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

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

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

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

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当翻开诗卷,读到这首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

《琵琶行图》 忆江南(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又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白居易诗词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怀禅微刻《长恨歌》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