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春柳的诗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唐)——《竹枝词》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唐)——《钱塘湖春行》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 巩〔宋〕——《咏 柳 》

2.关于春天的有牛有柳树的古诗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埕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2、折杨柳–施肩吾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3、江边柳–雍裕之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4、柳–罗隐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缉龚光夹叱蝗癸伟含连。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5、勤政楼西老柳–白居易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6、垂柳–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3.表示柳是春天的使者的诗句

柳,作为歌吟对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屡见不鲜.在诗人们的笔下,柳树是报春的使者,最早向人们传递春姑娘的讯息,唐代诗人元稹《生春二十首》(其九)诗中写道:“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宋代诗人朱淑真也有“全惜东风与为主,年年先占得韶晖”(《咏柳二首》其一)的诗句.

冬去春来,“春风杨柳万千条”,到处是柳的天地、绿的世界.古代诗人以其生花妙笔着意描绘春来柳树发芽染绿、装点春色的景致.南朝梁元帝萧绎的《绿柳》可谓这方面较早出现的力作之一:

长条垂拂地,轻花上逐风.

露沾疑染绿,叶小未障空.

此诗首句描绘柔长的柳技拂拭大地,清代诗人高鼎也有“拂堤杨柳醉春烟”(《村居》)的佳句;次句摹写柳絮随风飘舞的情形;第三句着墨于柳色;末句则写柳叶.全诗写柳枝、柳絮、柳色、柳叶,突出一个“绿”字.形象鲜明,似淡而实美.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写得更富有诗情画意: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此诗以“碧玉”比喻早春二月的绿柳,以“绿丝绦”比喻绿柳干条万缕的垂丝,以“剪刀”比喻春风,惟妙惟肖地描绘了柳树嫩绿轻柔的绰约风姿,赞美了春风神奇的力量,是举世公认的咏柳名作.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新柳》诗:“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吟咏新春之新柳,无惊人之语,却尽传新柳之神韵,意趣横生,也是咏柳代表诗作之一.

柳枝柔软细长,春风吹拂,宛如妙龄女子翩跹起舞,婀娜多姿,故古代诗人称之为“柳腰”,并常以此形容女子纤柔的腰身,这从北周诗人庾信的“上林柳腰细,新丰酒径多”(《和人日晚景宴昆明池》)与唐代诗人韩偓的“药诀棋经思致论,柳腰莲脸本忘情”(《频访卢秀才》)便可窥见一斑.

柳叶纤细如眉,给人以阴柔之美感,因而,古代诗人多用以形容女子长而美的眉毛.唐代诗人李商隐便有“柳眉空吐效颦叶,榆荚还飞买笑钱”(《和人题真娘墓》)之诗句.

柳花,其色如鹅黄,成子后,上有白色绒毛,随风飘落为柳絮.古代咏柳诗不仅描写柳絮随风飘动的情景,而且以此状写他物.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第二》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晋谢安在寒冷下雪之日与儿女们议论文学方面的事情.谢公即景而问:“白雪纷纷何所似?”其侄谢朗接着道:“撤盐空中差可拟.”而其侄女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①这则小故事脍炙人口,而谢道韫以“柳絮因风起”状写白雪随风飘落的情景,绘形绘色,贴切新奇,尤其为后人所称道.

自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这些传颂千古的诗行后,杨柳便与人间的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至汉代又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据《三辅黄图》中记载,汉人送客至灞桥(在古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东),往往折柳赠别,即折柳用以牵系行人(“柳”与“留”谐音),表示送行者依依不舍的别情.相传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忆秦娥》一词中的“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也即指此事.唐代诗人戎昱《移家别湖上亭》云:“柳条藤蔓系离情”,古诗咏柳常常与抒写离情别绪融为一体.乐府横吹曲辞中有《折杨柳》,所收大抵是汉魏六朝时的作品,其内容不外是写折杨柳赠别,所谓“曲城攀折处,唯言怨别离”(南朝·陈·岑之敬:《折杨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刘禹锡等也都作有《杨柳枝词》,内容承继乐府旧曲《折杨柳》,而又有所创新,白居易在《杨柳枝词八首》(之一)中便写道:“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我们从白居易《杨柳枝词八首》(之八)“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又可看出这类诗作的确是咏柳与抒写离情别绪水乳交融在一起的.

折柳赠别,多在春天.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春景与无计可消除的离情别绪相互映衬,令人更觉离愁无限,更行更远,故唐代诗人王维《送沈子归江东》②诗写道:“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古代诗人爱柳、咏柳,也喜植柳.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欧阳修酷爱柳树,他任扬州太守时,建平山堂,并曾在此堂前亲手种植一株柳树,谓之“欧公柳”.其《朝中措·送刘原甫出守维扬》中的词句“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便是追忆诗人植柳之事.北宋大诗人苏轼也偏爱柳树,宋哲宗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他在杭州太守任上,募役救灾,疏浚西湖,在湖上筑堤,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图画,杭人名之为“苏公堤”.“苏堤春晓”现为“西湖十景”之一.

古诗与柳关系密切,古诗咏柳抒怀,情真意切,表现手法也别具一格.愿当代诗人从古代咏柳诗中吸取精华,从生活中吸收养分,创作出更多更新更美的咏柳诗来

4.春天柳树的4月的诗句

白居易 【长安春】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东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

杨巨源 【折杨柳】

水边杨柳麹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杜牧 【有感】

宛溪垂柳最长枝,曾被春风尽日吹。

不堪攀折犹堪看,陌上少年来自迟。

戎昱 【征人归乡】

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

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

PS:这里的三月是农历三月

韩愈 【晚春】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刘禹锡 【杨柳枝词九首】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枝杨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