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春天的古诗.要优美一些的,适合来画诗配画的古诗,不要太长的诗

李白:子夜四时歌: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唐 王涯《春游曲》 万树江边杏, 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 唐 韩愈《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 杜甫《春运》 肃肃花絮晚, 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 春远独柴荆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绝句——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立春偶成——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唐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杜牧《怅诗》:“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韩滉《晦日呈诸判官》: “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宋·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2.古诗配画《小池》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写小池之上有一抹绿荫相护。第三句写小荷出水与小池相伴。结句写蜻蜓有情,飞来与小荷为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作品鉴赏

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把焦点缩小,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诗人触物起兴,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一体,活泼自然,流转圆活,风趣诙谐,通俗明快。且将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