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示诚意的诗句
1.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礼记·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 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 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家人》 言:言谈。物:实际内容。
行:行为。恒:恒心。
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 4.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 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 5.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
明·薛瑄《读书录》 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 6.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唐·韩愈《原道》 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
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7.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韩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
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9.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 10.至诚则金石为开。
《西京杂记》卷五 至诚:极大的真诚。 金石为开:象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
谓真诚最能感染人。 11.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汉·王充《论衡·感虚》 精诚:真诚。 亏:亏蚀。
只要真心诚意从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12.诚之所感,触处皆通。
宋·吴处厚《青厢杂记》 诚:真诚。 感:感触。
真诚能感动一切。 13.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
14.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说》 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15.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16.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明·洪自诚《菜根谭》 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
17.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18.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 窃:谦指个人的意见。
我以为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业的发扬和持久,关键在于真诚。 19.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
清·顾图河《任运》 考虑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败,技艺再精巧若缺乏真诚也无法成功。 20.神莫神于至诚。
宋·张商英《素书》 没有比完美的真诚更神圣的了。 21.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
宋·周敦颐《通书》 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行(háng):职业,事务。
22.君子乾乾不息于诚。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第三十一章 乾乾不息:自强不息。
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 23.感人以诚不以伪。
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诚:真诚。伪:虚假。
以真诚而不是以虚伪感动别人。 24.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
明·朱之瑜《诚诚二首》 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真诚。 25.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荀子·不苟》 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 26.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修身》 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 27.至诚无息。
《礼记·中庸》 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
28.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修学:研讨学问。
杂:杂乱。为事:干事情。
29.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没郎独占花魁》 刻薄:冷酷无情,不厚道。
为人忠厚不吃亏,为人刻薄无好处。 30.作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 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虚名:空头的名声。
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
2.关于真诚的诗句大全
日饮无何自醉醒,平生种种是真诚。
——宋·周紫芝 【哭刘元素 其二】安石家风孝弟情,依依孺慕见真诚。——清·章成铭 【题谢孝子东纬先生侍疾图三首 其一】既许芳心知爱慕,何如率性坦真诚。
——当代·崔荣江 【浣溪沙十四部平韵 其一十一】过此番才显真诚,道友杀那,慷慨应过天仙。——元·无名氏 【沁园春】狂语话真诚。
——元·王丹桂 【炼丹砂 赠女姑张善行】始悟诗心原有道,传神得趣贵真诚。——当代·张海鸥 【樱梅辨】西城风俗异,当愧此真诚。
——当代·陈永正 【水鸟】设食罗野疏,志意殊真诚。——清·释敬安 【山行】公有福力能起死,变醨养瘠缘真诚。
——清·蔡廷兰 【巡道周公有社仓之议言事者虑格于旧例公概然力任其成立赋抚恤歌六章发明天道人心之应淋漓凄恻情见乎词用述其意更为推衍言之续成长歌一篇】君亲祇觉两无愧,岭海童稚知真诚。——明·黄佐 【寿石川】言颠洵謇谔,辞费固真诚。
——当代·程滨 【拟上迦陵】学粗知方始为人,敢崇文貌独真诚。——宋·杨时 【送行和杨廷秀韵】名①实两言虽朴语,始终一节悉真诚②。
——宋·王容 【登第诗】仁心矜废物,佳句写真诚。——宋·彭汝砺 【沈一惠诗次韵谢之】人皆疑矫行,君独照真诚。
——宋·强至 【奉答雅均途中见寄二首 其一】数言全母出真诚,兼善无妨见父明。——明·湛若水 【过徐州谒闵祠三首示周生荣朱兼寄州守陆生时望掌教周生易 其三】据入马牢笼怎乾休,但拈取真诚,试教人看。
——宋·沈端节 【洞仙歌 其一】动物慎真诚,群邪岂能閟。——明·庞嵩 【又赠别霍子勉衷应召补鄞县尹六首 其四】。
3.描写“最真心真挚”的诗句有什么
描写“最真心真挚”的诗句有: 一:卜算子 (蔡伸):春事付莺花,曾是莺花主。
醉拍春衫金缕衣,只向花间住。密意君听取。
莫逐风来去。若是真心待于飞,云里千条路。
二:病懒 (黄庭坚):病懒不喜出,收身卧书林。纵观百家语,浩渺半古今。
空蒙象外意,高大且闳深。闻有居覆盆,岂能逃照临。
一马统万物,八还见真心。乃知善琴瑟,先欲绝弦寻。
三:送旻上人游天台 (皎然):真心不废别,试看越溪清。知汝机忘尽,春山自有情。
月思华顶宿,云爱石门行。海近应须泛,无令鸥鹭惊。
四:老学庵 (陆游):老学衡茅底,秋毫敢自欺。开编常默识,闭户有余师。
大节艰危见,真心梦寐知。唐虞元在眼,生世未为迟。
五:庐山东林寺夜怀 (李白):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
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
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 一:读音:真心真挚:[zhēn xīn zhēn zhì]。
二:解释词语意思:一般用来形容感情很真诚,诚恳。 三:近义词:诚心诚意 诚心诚意的读音:[chéng xīn chéng yì] 诚心诚意的释义:诚:真实的心意。
真心诚意。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
也作“诚心实意”。 诚心诚意的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回:“正是无虑无忧来佛界;诚心诚意上雷音。”
4.关于诚信的诗句
1.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唐·韩愈《原道》
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2.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五代·后周·冯道《偶作》
3.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唐·李白《古风三十二首》
4.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出自(/view_83088.aspx)
不愿俯首低眉侍奉权贵而使自己曲心抑志,郁郁寡欢。
5.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唐·白居易《折剑头》
不要轻视那折断了的直剑,它比弯曲的全钩还要强硬!
6.用心莫如直。唐·李翱《答朱载言书》
为人应正直。
7.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唐·寒山《联句》
清:清澈。皎洁:明亮洁白。比喻内心至为澄明洁白。
8.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唐·宋之问《题张老松树》
无寸枝:不分枝杈。孤直:孤高直挺。喻为人有如老松,孤高正直。
9.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宋·苏轼《老人行》
始终如一地保全自己的节操。
10..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唐·马总《意林》
以形正影不斜喻人品正直则言行不至偏颇。
11.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1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韩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13.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
14.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明·朱之瑜《诚诚二首》
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真诚。
15.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荀子·不苟》
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
16.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修身》
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
17.至诚无息。《礼记·中庸》
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
18.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修学:研讨学问。杂:杂乱。为事:干事情。
19.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没郎独占花魁》
刻薄:冷酷无情,不厚道。为人忠厚不吃亏,为人刻薄无好处。
20.作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
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虚名:空头的名声。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
21.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清·杜文澜《古谣谚》
有道德的人不损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
22.廉者憎贪,信者疾伪。《新唐书·陈子昂传》
5.用来形容“诚心诚意”的词语有哪些
情真意切
赤诚相待
开心见诚
推诚相见
心虔志诚
真心诚意
诚心实意
情真意切
清·吴乔《答万季野诗问》:”六朝体宽无粘,韵得叶用,粘缀但情真意切,得句即佳。故’城上草’一篇,止十三字,而意味无穷。”
赤诚相待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三章:”这所剩的数千饥饿疲惫之师因感学生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和平日赤诚相待,暂时不忍离去,勉强可以一战。”
开心见诚
见:显现出。披露真心,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6.关于诚信的诗句 要古诗的
看夜宴了吗? 现代葛优说过:“我泱泱大国以诚信为本!” 东汉王充讲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的诗句。
近代鲁迅先生说过:“诚信为人之本。” 弘一大师说过:“内不欺已,外不欺人”。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孟子曰:“诚,乃立于天人合一与性善论之上,无道乃诚也。”
西方人说: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 中国人说:无信不立。
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 ——唐·白居易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乐府诗集》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侠客行》 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李白 凡作人贵直,而作文贵曲。
——明·袁枚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7.真诚待人的名言警句
名言:
【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傅雷
【真诚是通向荣誉之路。】–(法)左拉
【至诚则金石为开。】–《西京杂记》
事例: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豫州长社人,为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豫洲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成语“三顾茅庐”由此而来,比喻访贤求才,真心诚意地邀请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