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建的古诗 小松原文

1. 作品原文:

小松

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枝。

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

2. 注释:

①初:开始时,开始的部分。

②未有:没有;不曾有。《诗·大雅·绵》:“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③傍边:近旁;附近。《百喻经·得金鼠狼喻》:“傍边愚人见其毒蛇变成真宝,谓为恒尔,复取毒蛇内著怀里。”

3. 王建(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享年约六十七岁。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著有《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2.王建的古诗 小松原文

作品原文: 小松 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枝。

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注释: ①初:开始时,开始的部分。

②未有:没有;不曾有。《诗·大雅·绵》:“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③傍边:近旁;附近。《百喻经·得金鼠狼喻》:“傍边愚人见其毒蛇变成真宝,谓为恒尔,复取毒蛇内著怀里。”

王建(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享年约六十七岁。

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

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著有《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3.唐诗王建《小松》拼音标注

xiǎo sōnɡ chū shù chǐ , wèi yǒu zhí shēnɡ zhī 。

小 松 初 数 尺 , 未 有 直 生 枝 。

xián jí bànɡ biān lì , kàn duō zhǎnɡ què chí 。

闲 即 傍 边 立 , 看 多 长 却 迟 。

【诗歌名称】:小松

【年代】:唐

【作者】:王建

王建(约767~约831后),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门第衰微,早岁即离家寓居魏州乡间。20岁左右,与张籍相识,一道从师求学,并开始写乐府诗。贞元十三年(797),辞家从戎,曾北至幽州、南至荆州等地,写了一些以边塞战争和军旅生活为题材的诗篇。在“从军走马十三年”(《别杨校书》)后,离开军队,寓居咸阳乡间,过着“终日忧衣食”(《原上新居十三首》)的生活。元和八年(813)前后,“白发初为吏”(《初到昭应呈同僚》),任昭应县丞。长庆元年 (821),迁太府寺丞,转秘书郎。在长安时,与张籍、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杨巨源等均有往来。大和初,再迁太常寺丞。约在大和三年(829),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大和五年,为光州(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刺史,贾岛曾往见赠诗。此后行迹不详。王建的乐府诗和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王建的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今传刻本有:《王建诗集》10卷,南宋陈解元书棚本;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以此为底本,并参照其他刊本校补排印。《王建诗集》8卷,明汲古阁刻本。《王建诗》8卷,《唐六名家集》本。《王司马集》8卷,清胡介祉刊本。《王建诗集》10卷,《唐诗百名家全集》本。《宫词》 1卷,有单刻本及明顾起经注本。

4.《小松》古诗赏析

1、赏析 《小松》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

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

《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自小刺头深草里”描写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淹没在“深草里”。

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往上冲刺,锐不可当。 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

“刺头”的“刺 ”,一字千钧,不 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 、勇敢的精神 ,形象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变大。“而今渐觉出蓬蒿。”

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

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生长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预兆。

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 “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

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生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小诗的后两句是说,那些人当时不识这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霄,人们才说它高。

后两句,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

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果能识别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

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见识,所以诗人感叹说: 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作栋梁之才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2、原文 小松 唐代: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3、译文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现在才发现已经长的比蓬蒿高出了许多。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伟岸。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就如埋没深草里的“小松”,诗人由此创作此诗来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

2、作者简介 杜荀鹤是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出身寒微。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还山。

黄巢起义爆发,他从长安回家。后游大梁(今河南开封),献诗于朱温。

温为他送名礼部,得中大顺进士。得第后因政局动乱,复还旧山。

受田頵重视,用为从事。田頵败死,朱温表荐他,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患重疾,旬日而卒。

杜荀鹤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其诗语言通俗、风格清新,后人称“杜荀鹤体”。部分作品反映唐末军阀混战局面下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悲惨遭遇。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