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籍的诗

1 「野居」张籍贫贱易为适,荒郊亦安居。

端坐无馀思,弥乐古人书。秋田多良苗,野水多游鱼。

我无耒与网,安得充廪厨。寒天白日短,檐下暖我躯。

四肢暂宽柔,中肠郁不舒。多病减志气,为客足忧虞。

况复苦时节,览景独踟蹰。2 「西州」张籍羌胡据西州,近甸无边城。

山东收税租,养我防塞兵。胡骑来无时,居人常震惊。

嗟我五陵间,农者罢耘耕。边头多杀伤,士卒难全形。

郡县发丁役,丈夫各征行。生男不能养,惧身有姓名。

良马不念秣,烈士不苟营。所愿除国难,再逢天下平。

3 「杂怨」张籍切切重切切,秋风桂枝折。人当少年嫁,我当少年别。

念君非征行,年年长远途。妾身甘独殁,高堂有舅姑。

山川岂遥远,行人自不返。4 「惜花」张籍春潭足芳树,水清不如素。

幽人爱华景,一一空山暮。月出潭气白,游鱼暗冲石。

夜深春思多,酒醒山寂寂。5 「三原李氏园宴集」张籍暮春天早热,邑居苦嚣烦。

言从君子乐,乐彼李氏园。园中有草堂,池引泾水泉。

开户西北望,远见嵯峨山。借问主人翁,北州佐戎轩。

仆夫守旧宅,为客侍华筵。高怀有馀兴,竹树芳且鲜。

倾我所持觞,尽日共留连。疏拙不偶俗,常喜形体闲。

况来幽栖地,能不重叹言。6 「沈千运旧居」张籍汝北君子宅,我来见颓墉。

乱离子孙尽,地属邻里翁。土木被丘墟,溪路不连通。

旧井蔓草合,牛羊坠其中。君辞天子书,放意任体躬。

一生不自力,家与逆旅同。高议切星辰,馀声激喑聋。

方将旌旧闾,百世可封崇。嗟其未积年,已为荒林丛。

时岂无知音,不能崇此风。浩荡竟无睹,我将安所从。

7 「赠别孟郊」张籍历历天上星,沉沉水中萍。幸当清秋夜,流影及微形。

君生衰俗间,立身如礼经。纯诚发新文,独有金石声。

才名振京国,归省东南行。停车楚城下,顾我不念程。

宝镜曾坠水,不磨岂自明。苦节居贫贱,所知赖友生。

欢会方别离,戚戚忧虑并。安得在一方,终老无送迎。

8 「卧疾」张籍身病多思虑,亦读神农经。空堂留灯烛,四壁青荧荧。

羁旅随人欢,贫贱还自轻。今来问良医,乃知病所生。

僮仆各忧愁,杵臼无停声。见我形憔悴,劝药语丁宁。

春雨枕席冷,窗前新禽鸣。开门起无力,遥爱鸡犬行。

服药察耳目,渐如醉者醒。顾非达性命,犹为忧患生。

9 「别段生」张籍与子骨肉亲,愿言长相随。况离父母傍,从我学书诗。

同在道路间,讲论亦未亏。为文于我前,日夕生光仪。

行役多疾疚,赖此相扶持。贫贱事难拘,今日有别离。

我去秦城中,子留汴水湄。离情两飘断,不异风中丝。

幼年独为客,举动难得宜。努力自修励,常如见我时。

送我登山冈,再拜问还期。还期在新年,勿怨欢会迟。

10 「哭于鹄」张籍青山无逸人,忽觉大国贫。良玉沉幽泉,名为天下珍。

野性疏时俗,再拜乃从军。气高终不合,去如镜上尘。

我初有章句,相合者唯君。今来吊嗣子,对陇烧新文。

耕者废其耜,爨者绝其薪。苟无新衣裳,曷用光我身。

奠酒徒拜手,哀怀安能陈。徒保金石韵,千载人所闻。

11 「南归」张籍促促念道路,四支不常宁。行车未及家,天外非尽程。

骨肉待我欢,乡里望我荣。岂知东与西,憔悴竟无成。

人言苦夜长,穷者不念明。惧离其寝寐,百忧伤性灵。

世道多险薄,相劝毕中诚。远游无知音,不如商贾行。

达人有常志,愚夫劳所营。旧山行去远,言归乐此生。

12 「惜花」张籍蒙蒙庭树花,坠地无颜色。日暮东风起,飘扬玉阶侧。

残蕊在犹稀,青条耸复直。为君结芳实,令君勿叹息。

13 「奉和舍人叔直省时思琴」张籍蔼蔼紫薇直,秋意深无穷。滴沥仙阁漏,肃穆禁池风。

竹月泛凉影,萱露澹幽丛。地清物态胜,宵闲琴思通。

时属雅音际,迥凝虚抱中。达人掌枢近,常与隐默同。

14 「离妇」张籍十载来夫家,闺门无瑕疵。薄命不生子,古制有分离。

托身言同穴,今日事乖违。念君终弃捐,谁能强在兹。

堂上谢姑嫜,长跪请离辞。姑嫜见我往,将决复沉疑。

与我古时钏,留我嫁时衣。高堂拊我身,哭我于路陲。

昔日初为妇,当君贫贱时。昼夜常纺织,不得事蛾眉。

辛勤积黄金,济君寒与饥。洛阳买大宅,邯郸买侍儿。

夫婿乘龙马,出入有光仪。将为富家妇,永为子孙资。

谁谓出君门,一身上车归。有子未必荣,无子坐生悲。

为人莫作女,作女实难为。15 「怀别」张籍仆人驱行轩,低昂出我门。

离堂无留客,席上唯琴樽。古道随水曲,悠悠绕荒村。

远程未奄息,别念在朝昏。端居愁岁永,独此留清景。

岂无经过人,寻叹门巷静。君如天上雨,我如屋下井。

无因同波流,愿作形与影。16 「学仙」张籍楼观开朱门,树木连房廊。

中有学仙人,少年休谷粮。高冠如芙蓉,霞月披衣裳。

六时朝上清,佩玉纷锵锵。自言天老书,秘覆云锦囊。

百年度一人,妄泄有灾殃。每占有仙相,然后传此方。

先生坐中堂,弟子跪四厢。金刀截身发,结誓焚灵香。

弟子得其诀,清斋入空房。守神保元气,动息随天罡。

炉烧丹砂尽,昼夜候火光。药成既服食,计日乘鸾凰。

虚空无灵应,终岁安所望。勤劳不能成,疑虑积心肠。

虚羸生疾疹,寿命多夭伤。身殁惧人见,夜埋山谷傍。

求道慕灵异,不如守寻常。先王知其非,戒之在国章。

17 「夜怀」张籍穷居积远念,转转迷所归。幽蕙零落色,暗萤参差。

2.张籍写的古诗秋思的意思还要中心思想

秋 思张 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译诗: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鉴赏: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 ,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 秋思 》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 ,却有含蕴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 ,百卉凋零 ,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 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 :‘ 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 ,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 ,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三、四两句 ,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 ,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 ,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 .”复恐”二字 ,刻画心理入微 .这” 临发又开封 “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当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 ,都值得写讲诗里 .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这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 复恐匆匆说不尽 “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 ,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此评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三昧”.这首极本色、极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

3.张籍写的著名古诗有哪些

《成都曲》

年代: 唐 作者: 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秋思》

年代: 唐 作者: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野老歌》

年代: 唐 作者: 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节妇吟》

年代: 唐 作者: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褥。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凉州词》

年代: 唐 作者: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张籍

张籍(约766年 — 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人。

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等。

4.有没有张籍的诗

张籍诗全集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

字文昌。原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居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

贞元初,与王建同在魏州学诗,后回和州。贞元十二年(796),孟郊至和州,访张籍。

十四年,张籍北游,经孟郊介绍,在汴州认识韩愈。韩愈为汴州进士考官,张籍被荐,次年在长安进士及第。

元和元年(806)调补太常寺太祝,与白居易相识,互相切磋,对各自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张籍为太祝10年,因患目疾,几乎失明,明人称为“穷瞎张太祝”。

元和十一年,转国子监助教,目疾初愈。15年后,迁秘书郎。

长庆元年(821),受韩愈荐为国子博士,迁水部员外郎,又迁主客郎中。大和二年(828),迁国子司业。

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

南唐末年张洎收集张籍诗400多首,钱公辅名为《木铎集》12卷。南宋末年汤中以家藏元丰八年写本为主,兼以各本校定,编为《张司业集》8卷,附录1卷,魏峻刊刻于平江。

今传宋蜀刻本唐人集中的《张文昌文集》 4卷,共收诗317首。明嘉靖万历间刻本《唐张司业诗集》8卷,共收诗450多首,《四部丛刊》曾据以影印。

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以它为底本,并参照现存各本进行校勘删补,编成《张籍诗集》8卷,共收诗480多首。另据《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张籍有《论语注辨》 2卷,今佚。

——————————————————————————– 卷三百八十二 卷382_1 「寄远曲」张籍 美人来去春江暖,江头无人湘水满。浣沙石上水禽栖, 江南路长春日短。

兰舟桂楫常渡江,无因重寄双琼珰。 卷382_2 「行路难」张籍 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

弊裘羸马苦难行, 僮仆饥寒少筋力。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

龙蟠泥中未有云,不能生彼升天翼。 卷382_3 「征妇怨」张籍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 家家城下招魂葬。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卷382_4 「白纻歌」张籍 皎皎白纻白且鲜,将作春衣称少年。

裁缝长短不能定, 自持刀尺向姑前。复恐兰膏污纤指,常遣傍人收堕珥。

衣裳著时寒食下,还把玉鞭鞭白马。 卷382_5 「野老歌(一作山农词)」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 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卷382_6 「寄衣曲」张籍 织素缝衣独苦辛,远因回使寄征人。

官家亦自寄衣去, 贵从妾手著君身。高堂姑老无侍子,不得自到边城里。

殷勤为看初著时,征夫身上宜不宜。 卷382_7 「送远曲」张籍 戏马台南山簇簇,山边饮酒歌别曲。

行人醉后起登车, 席上回尊劝僮仆。青天漫漫覆长路,远游无家安得住。

愿君到处自题名,他日知君从此去。 卷382_8 「筑城词」张籍 筑城处,千人万人齐把杵。

重重土坚试行锥, 军吏执鞭催作迟。来时一年深碛里,尽著短衣渴无水。

力尽不得抛杵声,杵声未尽人皆死。家家养男当门户, 今日作君城下土。

卷382_9 「猛虎行」张籍 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林行。向晚一身当道食, 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空谷,雌雄上山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

五陵年少不敢射, 空来林下看行迹。 卷382_10 「别离曲」张籍 行人结束出门去,几时更踏门前路。

忆昔君初纳采时, 不言身属辽阳戍。早知今日当别离,成君家计良为谁。

男儿生身自有役,那得误我少年时。不如逐君征战死, 谁能独老空闺里。

卷382_11 「牧童词」张籍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陂中饥乌啄牛背, 令我不得戏垄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 官家截尔头上角。 卷382_12 「沙堤行,呈裴相公」张籍 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

宫中玉漏下三刻, 朱衣导骑丞相来。路傍高楼息歌吹,千车不行行者避。

街官闾吏相传呼,当前十里惟空衢。白麻诏下移相印, 新堤未成旧堤尽。

卷382_13 「求仙行」张籍 汉皇欲作飞仙子,年年采药东海里。蓬莱无路海无边, 方士舟中相枕死。

招摇在天回白日,甘泉玉树无仙实。 九皇真人终不下,空向离宫祠太乙。

丹田有气凝素华, 君能保之升绛霞。 卷382_14 「古钗叹」张籍 古钗堕井无颜色,百尺泥中今复得。

凤凰宛转有古仪, 欲为首饰不称时。女伴传看不知主,罗袖拂拭生光辉。

兰膏已尽股半折,雕文刻样无年月。虽离井底入匣中, 不用还与坠时同。

卷382_15 「各东西」张籍 游人别,一东复一西。出门相背两不返,惟信车轮与马蹄。

道路悠悠不知处,山高海阔谁辛苦。远游不定难寄书, 日日空寻别时语。

浮云上天雨堕地,暂时会合终离异。 我今与子非一身,安得死生不相弃。

卷382_16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卷382_17 「宴客词」张籍 上客不用顾金羁,主人有酒君莫违。

请君看取园中花, 地上渐多枝上稀。山头树影不见石,溪水无风应。

5.秋思张籍全诗写了生活中怎样的细节

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 ,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 ,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 .”复恐”二字 ,刻画心理入微 .这” 临发又开封 “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