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整首古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整首古诗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悄悄落下去,不时传来乌鸦的啼叫声,秋霜满天,我对着江边的枫树,江上的渔火,满腹愁闷难以入睡。夜已经很深了,朦胧中,苏州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传到我休息的渔舟中来了。
这首诗作者是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唐代诗人,襄州(州治在今湖北省襄阳县)人。诗全称《枫桥夜泊》。
扩展资料:
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月落:这里是指的是天将破晓;乌啼:这里是指乌鸦的鸣叫;霜满天:诗人张继把冰雾误认为是霜了。
在气象学上,雾是指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物理现象;霜则是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上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
显然,雾是指水汽的空中凝结物,它可以是水滴,也可以是冰晶;霜仅指水汽的地表固态凝结物。诗人夜泊于枫桥时,天气寒冷,漫天冰雾,点点渔火之光和月光(或月亮余晖)经冰晶的反射,进入诗人眼中,他就觉得那是霜反射的光亮。
一千多年的唐朝,人们对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认识还十分肤浅,他们要么把空中的冰雾和地上的霜笼统地都称作霜,要么认为地上的霜是由空中的“霜”降落形成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的“霜降”,其名称就是由此而来的。所以,张继用“霜满天”也就顺理成章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落乌啼霜满天
2.描写霜的诗句并有作者、作品名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张继《枫桥夜泊》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唐·白居易《村夜》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唐·白居易《秋雨夜眠》北风何萧萧,兹夕露为霜. 唐·王昌龄《秋山寄陈谠言》。
3.描写霜的整首古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3.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6.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蒹葭》)
8.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10.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11.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白居易《长恨歌》)
12.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1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14.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