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自古诗句的成语有哪些
雨后春笋 出处:宋·张耒《食笋》:“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
寸草春晖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满园春色 出处: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风得意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和景明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春宵一刻 出处:宋·苏轼《春夜》:“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一年之计在于春 出处:南朝梁·萧统《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梦无痕 出处:宋·苏轼《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人面桃花 出处:唐·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去楼空 出处:唐·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人云亦云 出处: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如履薄冰 出处:《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弱不禁风 出处: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乱波纷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奇文共赏 出处:晋·陶潜《移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千里送鹅毛 出处: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情不自禁 出处: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穷困潦倒 出处:唐·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倾盆大雨 出处:唐·杜甫《白帝》:“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青梅竹马 出处:唐·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晴天霹雳 宋·陆游《四日夜鸡未鸣起作》:“放翁病过秋,忽起作醉墨。正如久蛰龙,青天飞霹雳。”
穷极无聊 出处:宋·费昶《思公子》:“虞卿亦何命,穷极若无聊。”秋水伊人 出处:《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秋高气爽 出处: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屈指可数 出处: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
平分秋色宋·李朴《中秋》:“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呕心沥血出处: 唐·韩愈《归彭城》:“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藕断丝连 出处:唐·孟郊《去妇》:“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相连。”年逾古稀 出处:唐·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弄假成真 出处: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万紫千红 出处:宋·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万马齐喑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无穷无尽 出处:宋·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望眼欲穿 出处:唐·白居易《寄微之》:“白头吟处变,青眼望中穿。”无理取闹 出处:唐·韩愈《答柳州食虾蟆》:“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教。”五湖四海唐·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百读不厌 出处: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天涯比邻 出处: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豆蔻年华 出处: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为人作嫁 出处:唐·秦韬玉《贫女》:“苦为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庐山真面目 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走马观花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司空见惯 出处: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苍翠欲滴 出处:宋·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草长莺飞 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2.写出出自史记的十个成语
著名的有:
轩辕天子 出自《史记·五帝本纪》
网开一面 出自《史记·殷本纪》
囊血射天 出自《史记·殷本纪》
酒肉池林 出自《史记·殷本纪》
左支右绌 出自《史记·周本纪》
焚书坑儒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指鹿为马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拔山扛鼎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先发制人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破釜沉舟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鸿门宴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沐猴而冠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霸王别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四面楚歌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无颜见江东父老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一败涂地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约法三章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运筹帷幄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高屋建瓴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卧薪尝胆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鸟尽弓藏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一狐之腋 出自《史记·赵世家》
招摇过市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韦编三绝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鸿鹄之志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积毁销骨 出自《史记·张仪列传》
毛遂自荐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脱颖而出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歃血为盟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因人成事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一言九鼎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完璧归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荆请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怒发冲冠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刎颈之交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胶柱鼓瑟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纸上谈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字千金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奇货可居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图穷匕见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背水一战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肝脑涂地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多多益善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鸡鸣狗盗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狡兔三窟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百战百胜 夙兴夜寐 惟命是从 不毛之地 挥汗如雨 视死如归 夜以继日 分庭抗争
势不两立 远交近攻 前功尽弃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怒发冲冠 奇货可居 肝脑涂地 不寒而栗 约法三章 民不聊生 鸿门宴 将相和 令人发指 破釜沉舟 纸上谈兵 围魏救赵 毛遂自荐 暗度陈仓 多多益善
3.请写出十个以上由历史演变而来的成语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
俞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俞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魏魏乎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流水” 钟子期死,俞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余音绕梁 传说春秋战国时代,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歌唱能手,闻名全国。
有一年,韩国突然发起狂风暴雨,洪水决堤,巨浪冲天,把田园、房屋都冲毁了,百姓纷纷跑命。韩娥在乡亲帮助下幸免于难,投奔齐国。
途中盘缠用尽,唯有卖唱为生。她一路走一路唱,歌声的美妙动人,可谓登峰造极。
她人走了,大家还是觉得她仍在自己身旁,歌声仍旧回旋在屋梁之间,久久不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成语,就原于此。
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是唐代蓍名琴歌,以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为词:“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因诗中有 “阳关”、“谓城”两地名,故又称为《阳关曲》、《渭城曲》,“阳关”也成为送友酬唱的代名词。
三叠指的是全曲三段基本上是一个曲调变化反复三次。 《阳关三叠》传至后代,有多种曲谱和唱法,仅宋时就有三种,苏轼曾说他本人就听过两种。
现存《阳关三叠》琴歌谱共30多种,它们在曲式结构上有些差别,曲调则大同小异。全曲曲调纯朴而富有激情,略带淡淡的愁绪,以同音反复作为结束音,强化了离情别意及对远行友人的关怀,与诗的主题十分吻合。
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
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闵(min)王继承了王位。齐闵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
于是齐闵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
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的典故来自《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一文。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么?为何士民众庶不怎么称誉你啊?宋玉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
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和者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 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
当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时候,国中和者不过三数人而已。宋玉的结论是,”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 “阳春白雪”等歌曲越高雅、越复杂,能唱和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即曲高和寡。 下里巴人 中国流传的“下里巴人”的成语故事,讲的就是2000多年前战国时,有客人在楚国郢都唱巴人歌曲,一曲“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之者数千人”。
这可以说是有史记载的世界上最早最有名的“流行歌曲”了。巴部族以白虎为图腾,以部落首领廪君(传说是白虎的化身)为祖,勇猛且善歌舞。
公元前1000多年前,武王伐纣,联合八百诸侯,其中“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 对牛弹琴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
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最高雅乐曲–“清角之操”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低头一个劲地吃草。
公明仪想,这支曲子可能太高。
4.写出十个成语
一马当先,一心一意
二三君子,二分明月,二分明月,二龙戏珠
三心二意,三班六房,三长两短,三寸不烂之舌,三阳开泰
四分五裂, 四面楚歌,四海为家 ,四海升平
五光十色,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五脏六腑
六神无主,六亲不认,六畜兴旺 ,六尺之孤
七步之才,七横八竖,七孔生烟,七情六欲 ,七手八脚
八面玲珑,八音遏密,八珍玉食
九霄云外,九牛一毛 ,九死一生 ,九九归一
十全十美,十恶不赦 ,十拿九稳, 十年树木
5.请写出十个出自四大名著成语,歇后语或俗语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晁盖的军师——无(误)用 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6.请写出十个描写人物的成语
虚怀若谷、谦虚谨慎、年富力强、年轻力壮、温文儒雅、斯斯文文、赤子之心、天真烂漫、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一、虚怀若谷 [ xū huái ruò gǔ ]
【解释】: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自】:战国 老子《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译文】:敦实的意思就是朴实,空旷的意思象山谷一样深广。
二、谦虚谨慎 [ qiān xū jǐn shèn ]
【解释】: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出自】:唐 房玄龄《晋书·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
【译文】:封濮阳侯,职位待遇优厚,当时非常受到皇上的喜爱,但是他谦虚恭敬谨慎。
三、年富力强 [ nián fù lì qiáng ]
【解释】: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出自】:战国 孔子《论语·子罕》:“后生可畏”宋·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译文】:后生可畏”宋代朱熹注释.:“孔子说皇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累学问而有等待,他的势力可怕。
四、年轻力壮 [ nián qīng lì zhuàng ]
【解释】:壮:健壮。年纪轻,体力强。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一回:“老太太也太想的到。实在我们年轻力壮的人,捆上十个也赶不上。”
五、温文儒雅 [ wēn wén rú yǎ ]
【解释】: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为首的是个半老的儒者气象……次后便是一个温文儒雅的白面书生。”
六、斯斯文文 [ sī sī wén wén ]
【解释】:形容举目文雅。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人家的孩子都是斯斯文文的惯了,乍见了你这破落户,还被人笑话死了呢。”
七、赤子之心 [ chì zǐ zhī xīn ]
【解释】: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出自】:战国 孟子《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译文】:伟大的人,都是人心地纯洁善良的人。
八、天真烂漫 [ tiān zhēn làn màn ]
【解释】:天真:指心地单纯,没有做作和虚伪;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形容儿童思想单纯、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
【出自】:宋·龚开《高马小儿图》:“此儿此马俱可怜,马方三齿儿未冠。天真烂漫好容仪,楚楚衣裳无不宜。”
【译文】:这孩子这匹马都可爱,马方三齿儿未成年。天真浪漫美好的容貌,好看的衣裳没有不适合的。
九、专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解释】: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出自】:战国 孟子《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译文】:现在下棋作为技艺,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的话,就学不到
十、全神贯注 [ quán shén guàn zhù ]
【解释】: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自】:叶圣陶《伊和他》:“他指着球里嵌着的花纹,相着伊又相着花纹,全神贯注的,十分喜悦的告诉伊。”
7.请写出十个出自四大名著的成语、歇后语、或俗语
成语(12个)
《红楼梦》:1、巴高望上 2、白刀子进,红刀子出3、百里挑一
《水浒传》:1、不打不相识2、不知疼痒3、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三国演义》1、班师回朝2、宝刀不老3、兵精粮足
《西游记》: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半路出家
俗语(2个)
1、万事具备,只欠东风.2、身在曹营心在汉
歇后语(24个)
1、(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司马昭 )之心——路人皆知
3、(林冲 )上梁山——官逼民反 4、(猪八戒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5、(刘备 )借荆州——有借无还 6、( 李逵)打宋江——过后赔礼
7、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8、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9、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10、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11、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12、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13、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14、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15、诸葛亮挥泪斩马谡(shu四声)–顾全大局16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17、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18、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19、关羽卖肉–没人敢来20、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21、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22、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23、晁盖的军师——无(误)用24、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