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烈士的诗有哪些
1、《革命烈士诗抄》 吉鸿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2、《革命烈士诗抄》佚名
龙华千载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终。
墙外桃花墙内血,一般鲜艳一般红。
3、《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折磨。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4、《七律·纪念抗日女英雄 》春光明媚
生逢乱世历风霜,铁马冰河为救亡。
玉手纤纤枪杆握,丹心烁烁我旗扬。
豪情万里驱倭寇,功德千秋忆羽裳。
璧碎山河铭国耻,汗青巾帼字生香。
5、《囚歌》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
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鲜血中得到永生!
2.关于烈士的诗句
关于烈士的诗句如下:
诗歌一:卜算子·读《革命烈士诗抄》有感
动脉贯黄河,静脉长江注。
华夏江河血管流,养我心肝腑。
烈火见真金,革命经风雨。
爱国诗词一脉传,血沃红旗谱。
诗歌二:满江红·重读《革命烈士诗抄》感赋
重读奇文,停眸处,斑斑碧血。
书案上,景星麟凤,几多豪杰。
壮志常随云浪起,雄躯争与山河裂。
好头颅换取九州同,心如铁。
浩然气,常郁结,胸中事,凭谁说。
恨余生也晚,未曾同列。
掩卷且由清泪洒,闻笳更使黄粱觉。
对边尘此日又嚣嚣,思英烈。
诗歌三:那一抹闪闪的秋色——谨以此诗献给革命烈士秋瑾
你从闺房中走出
不怕讥讽,不怕风险
毅然踏上东渡日本的轮船
漂洋过海,万水千山
依然改变不了你对革命的信念……
你从家庭中走出
忍痛留下孩子,抛下父母
决然走上革命的道路
面对当时那个积重难返的民族
你在振臂高呼
你在摇旗呐喊
争取自由的明天……
你从革命中走出
勇敢无畏,雄志高飞
与革命仁人志士
煮酒论剑,抒写革的壮丽诗篇……
从此,历史长空
有了那一抹
闪闪的、耀眼的秋色
永不老去……
诗歌四:革命烈士永不朽
古道青石凉;烈士林间葬。
十八把军参;忠骨埋他乡。
茅屋白发娘;天天把儿想。
告诫吾辈人;别把他们忘。
诗歌五: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几千年来清明节,源远流长情难舍,
每人只祭自家翁,烈士碑前有花朵?
诗歌六:七律·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有感
一、陵园门庭
踏进陵园步履轻,几多游客悼群英。
杜鹃有意分流让,松柏无言夹道迎。
染翠高坛飘细雨,烫金大字寄贤名。
白花点缀何其静,肃立阶前听雨声。
二、烈士纪念堂
大厅肃穆几分钟,心里尊崇外貌恭。
背井离乡追马列,舍生忘死为工农。
艰难困苦何须说,弹雨枪林不改容。
多少男儿无字姓,英灵化作万千松。
三、井冈山碑林
碑林围绕亭廊转,曲折回环可共论。
政要题词真理永,名流遗墨赤心存。
倾听讲解生元气,品读诗文落指痕。
更有吟声来国税,滂沱大雨慰忠魂。
四、井冈山雕像园
塑园缓步莫辞勤,晚辈虔诚且沐熏。
战将垂辉能克敌,英雄豪气可拿云。
井冈星火燎原野,湘赣朱毛斩溃军。
忆起当年悲壮事,眼前已忘雨纷纷。
五、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烽火井冈无限思,陵园高处矗丰碑。
红军队伍英雄聚,革命摇篮马列追。
浴血罗霄圆梦想,挺身哨口映朝曦。
眼前何以旌旗展,烈士牺牲为了谁?
3.关于革命先烈的古诗
只有关于革命先烈的现代诗,没有关于革命先烈的古诗,因为革命先烈是指近代为新中国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先辈们,而古诗是指古代诗人的作品,那时候革命先烈还没诞生呢。
关于革命先烈的诗词: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陈然
《梅岭三章》———陈毅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4.关于缅怀先烈的古诗
举报违规检举侵权投诉|2008-04-08 18:44 提问者采纳 蜀中巾帼富英雄,犹存良玉踪。
四海今歌 ,万民永忆女先锋。 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 。
东北西南齐仰首,珠河亿载漾东风。 》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 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花映 ,尽是死 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 人归去。 《清明日狸渡道中》 洒洒沾巾雨,披披 风。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当道立,鸣半空。
(土番)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 这首 有如 ,摄下了清明 的全景。书生们潇洒的游春,空中风筝争鸣,鸟雀啄食(土贲)间 。
哀欢相映,这真是一个极具特色的节日。不过,清明墓祭凄清悲切固然有,但至唐宋,宴乐游赏的风气也已形成。
人 的一首《长安清明言怀》诗道尽其间关系: 《长安清明言怀》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 。 九陌 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
至唐代,清明祭扫坟茔的习俗已经 了。时值 大好时光,清明墓祭这种户外活动业已具备冶游的条件。
唐 如此,清及晚近也不例外。晚近以来,这种风习还是很盛的。
可视作迷信,作为者心里也免忐忑,祭扫先茔则不,行此举之人肚子鼓鼓象有许多理由,怎么做也都 。于是,北方便荷担挑盒,南方便行船载酒,热热闹闹地 去。
对联: 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 燕子来时春社;后清明。
三月光阴槐火换;二分消息杏花知。 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
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槐火光阳春替换;杏花消自雨传知。
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 ;祭扫多。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禁火今年逢节早;飞花镇日 。
雨传百五日;来廿四春。 春风已解 ;后辈难忘先烈恩。
有胸中 无穷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风落日万人思 落花残日 有关 的诗歌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 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遥指 。
《途中寒食》 (唐)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 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 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 耕夫召募爱 ,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 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 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 清明即事》 (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 收拾去,万株杨柳属 。 《寒食上冢》 (宋)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 芳草 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 穿 ,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 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 》 (明) 满衣 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