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外“借景抒情”的古诗名句

1、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借景抒情的诗句。

—— 5、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7、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8、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9、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1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11、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借景抒情的诗句。

—— 。

2.借景抒情的诗句 古诗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雨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借月抒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看见天上的明月, 低下头思念故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美景何时有,手捧 酒杯问青天。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吹绿了江 南岸,我何时能 在明月照耀下回 到故乡。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天的江潮水 连着海水,海 上的明月与潮 水一同起落。

3.有哪些借景抒情的古诗

秋宵月下有怀朝代:唐代作者: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译文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

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下,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而萤火虫也不敢和月光争一点光亮。

随着卷起的门帘飞进了房间。院子里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

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寂静的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促。相隔遥远。

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什么事也做不了,就那样傻站着。注释①沾:润湿。

②栖:栖息。③帘:即竹帘,可以卷起,故称卷帘。

④ 杵(chǔ):春米、捣衣用的棒槌。此用作动词,指捣衣。

⑤佳期:原指与佳人相约会,后泛指欢聚之日。⑥望望:望了又望。

⑦伫立:久久站立。春庄朝代:唐代作者:王勃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译文幽静的山林中有一条路边长满兰叶的小路,城外的种桃李的园子。

只是没有人间的清静,没有听到鸟儿的啼叫之声。

4.借景抒情的古诗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长相思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族正黄旗人。清代著名词人。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5.借景抒情的古诗名句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 诗人通过客舍紧紧封闭、春寒阵阵袭来、杜鹃声声悲鸣、夕阳徐徐西下四种景象构成的凄清意境抒发了凄厉无穷的羁旅之愁。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其一)》) 诗人工笔细描的飞燕衔泥、鸳鸯静睡之景,流露了对初春时节生机勃发、欣欣向荣自然美景的喜爱情怀,反映了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 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假托江春不肯留客,委婉说出了行客无法滞留,又拟想春草也同自己一样送别友人,把离别之意表达得十分悠长曲折。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木兰花》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杨万里《暮热游荷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

6.【小学毕业班语文:古诗运用练习题答案

①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4第一个是友情,第二个是思乡,第三个是爱国 ②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生在此山中. 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梅花: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③修辞手法:1.夸张 2.比喻 3.夸张 4拟人 5.互文,夸张 ④1,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夏: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3,秋: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4,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⑤1:二月春风似剪刀 2:一枝红杏出墙来 3:万紫千红总是春 4:春风不度玉门关 5:愿君多采撷 6:谁言寸草心 7:晴川历历汉阳树 8:孤帆远影碧空尽 ⑥略(自己在网上查啊,我懒得查啦)⑦1,秋 2,春 3,夏 4,冬 5,夏 6,冬 7,秋 8,春 ⑧1,孔融 2,李清照 3,李白 4,屈原 5,高适。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