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渔歌的诗句

《夜闻渔歌》

年代: 宋 作者: 张镃

非竹非丝响裂空,高歌三唱出渔篷。

清豀激越犹如许,想见湘波欸乃中。

《闻西浦渔歌作》

年代: 宋 作者: 曾跃鳞

西浦鸣榔下钓矶,歌声欸乃送斜晖。

扣舷互答惊鸥梦,拍手难呼看鹭飞。

山接素琴仙子过,洲连青草使君归。

海天空阔家长在,一任芦花雪点衣。

《好溪渔歌》

年代: 明 作者: 蒲庵禅师

少微山下万松青,铁笛携将过水亭。

吟得竹枝新有谱,秋风吹与老龙听。

《渔歌》

年代: 明 作者: 周楷

幽思茫茫看江水,何处渔歌江上起。

一叠凄清愁未终,几声断续肠相似。

南天归雁亦悲鸣,不到潇湘无此情。

2.描写渔歌的诗句

《夜闻渔歌》年代: 宋 作者: 张镃非竹非丝响裂空,高歌三唱出渔篷。

清豀激越犹如许,想见湘波欸乃中。《闻西浦渔歌作》年代: 宋 作者: 曾跃鳞西浦鸣榔下钓矶,歌声欸乃送斜晖。

扣舷互答惊鸥梦,拍手难呼看鹭飞。山接素琴仙子过,洲连青草使君归。

海天空阔家长在,一任芦花雪点衣。《好溪渔歌》年代: 明 作者: 蒲庵禅师少微山下万松青,铁笛携将过水亭。

吟得竹枝新有谱,秋风吹与老龙听。《渔歌》年代: 明 作者: 周楷幽思茫茫看江水,何处渔歌江上起。

一叠凄清愁未终,几声断续肠相似。南天归雁亦悲鸣,不到潇湘无此情。

3.描写“渔歌”的诗句有哪些

1、非竹非丝响裂空,高歌三唱出渔篷。

——《夜闻渔歌》 2、西浦鸣榔下钓矶,歌声欸乃送斜晖。——《闻西浦渔歌作》 3、少微山下万松青,铁笛携将过水亭。

——《好溪渔歌》 4、幽思茫茫看江水,何处渔歌江上起。——《渔歌》 5、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酬张少府》 1、《夜闻渔歌》 年代: 宋 作者: 张镃 非竹非丝响裂空,高歌三唱出渔篷。 清豀激越犹如许,想见湘波欸乃中。

2、《闻西浦渔歌作》 年代: 宋 作者: 曾跃鳞 西浦鸣榔下钓矶,歌声欸乃送斜晖。 扣舷互答惊鸥梦,拍手难呼看鹭飞。

山接素琴仙子过,洲连青草使君归。 海天空阔家长在,一任芦花雪点衣。

3、《好溪渔歌》 年代: 明 作者: 蒲庵禅师 少微山下万松青,铁笛携将过水亭。 吟得竹枝新有谱,秋风吹与老龙听。

4、《渔歌》 年代: 明 作者: 周楷 幽思茫茫看江水,何处渔歌江上起。 一叠凄清愁未终,几声断续肠相似。

南天归雁亦悲鸣,不到潇湘无此情。 5、《酬张少府》 作者:王维 朝代:唐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4.《鱼歌子》的诗句

渔歌子,曲牌名

渔歌子①•【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②

桃花流水鳜鱼肥。③

青箬笠,④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本名龟龄,字子同,金华(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唐肃宗时待诏翰林。后因事被贬,绝意仕进,隐居江湖间。自号玄真子,又自称烟波钓徒。著书亦名《玄真子》。

【释词】

①不须:不想。

②归:回去,回家。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②西塞山:即道士矶,在湖北大冶县长江边。

③鳜(音贵)鱼:俗称“花鱼”、“桂鱼”。

④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简单的意思】

白鹭从西塞山前飞过,桃花开了,流水潺潺,鲫鱼又鲜又肥。“我”带着青色的斗笠,穿着绿色的蓑衣,不管有斜风还是有细雨,“我”都不回家。

【品评】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又,旧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张氏《渔歌子》词共五首,分咏西塞山、钓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渔钓之乐,其地都不在湖州。当依陆游《入蜀记》所说,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矶:“矶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渔父辞》所谓‘西塞山前白鹭风’者。”苏轼谪居黄州时,曾游其地,有云:“元真语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加其语以《浣溪沙》歌之。”(徐俯《鹧鸪天》词跋,见《乐府雅词》卷中)苏轼《浣溪沙》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散花洲即在长江之中,与西塞山相对。徐俯《鹧鸪天》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镢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亦以西塞山在长江边。

5.含“渔”字的古诗词

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

旧宅樵渔地,蓬蒿已应没。

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

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灭影从渔钓。泽渥资投分。

渔家小儿女,见郎娇不避。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

渔得鱼心满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

歌随牧女鞭声淌,画逐渔郎网影流。

芦花远映钓舟行,渔笛时闻两三声。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鸥鹭眠沙,渔樵唱晚,不管人间半点愁。

6.带渔字的古诗词

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

旧宅樵渔地,蓬蒿已应没.

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

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灭影从渔钓.泽渥资投分.

渔家小儿女,见郎娇不避.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

渔得鱼心满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

歌随牧女鞭声淌,画逐渔郎网影流.

芦花远映钓舟行,渔笛时闻两三声.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

旧宅樵渔地,蓬蒿已应没.

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

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灭影从渔钓.泽渥资投分.

渔家小儿女,见郎娇不避.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

渔得鱼心满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

歌随牧女鞭声淌,画逐渔郎网影流.

芦花远映钓舟行,渔笛时闻两三声.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鸥鹭眠沙,渔樵唱晚,不管人间半点愁.

7.古诗《渔歌行》的解释及作者

渔歌子

渔歌子,曲牌名

渔歌子①•【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②

桃花流水鳜鱼肥。③

青箬笠,④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本名龟龄,字子同,金华(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唐肃宗时待诏翰林。后因事被贬,绝意仕进,隐居江湖间。自号玄真子,又号烟波钓徒。著书亦名《玄真子》。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②西塞山:即道士矶,在湖北大冶县长江边。

③鳜(音贵)鱼:俗称“花鱼”、“桂鱼”。

④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品评】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又,旧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张氏《渔歌子》词共五首,分咏西塞山、钓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渔钓之乐,其地都不在湖州。当依陆游《入蜀记》所说,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矶:“矶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渔父辞》所谓‘西塞山前白鹭风’者。”苏轼谪居黄州时,曾游其地,有云:“元真语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加其语以《浣溪沙》歌之。”(徐俯《鹧鸪天》词跋,见《乐府雅词》卷中)苏轼《浣溪沙》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散花洲即在长江之中,与西塞山相对。徐俯《鹧鸪天》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镢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亦以西塞山在长江边。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