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文中有古诗的

例如:

有诗曰:“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初春时节,细雨在夜里静悄悄的降落,睡梦中的人儿无知无觉。次日出门,惊喜地发现地上已长出绿茸茸的细草。描写的是大自然的无言独化,表现的却是诗人心灵无所牵挂的安详与淡泊,暗喻着这世间的不求名利从容宁静的那一群体。

春来草自青,与人无关。春天来了,草儿就葱茏起来,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世间万物,自生自长,循环往复,与人毫不相干。重要的是人心也不会执着于草青不青,草何时青。草,该青时自然便青了;春,该来时自然便来了,这一切都有造物主的安排。

其实,只要人们能以寻常无事的恬淡之心关照生机盎然的自然之景,就能从“春来草自青”中体会出人生的情趣,心灵境界一经拓展,整个人便极具诗意地栖居于世了。就不会睡时不肯睡,吃时不肯吃,百般需索了。

人既然能领悟时序代换万物荣枯的道理,那么又有什么放不下甩不脱的呢?一切都不系于心的人,又怎会固执拘泥,胸襟狭窄呢?只不过是一个物我两忘的境界罢了。

人要做的,无非就是在春天来临的时候,享受春光,沐浴春色,在顺应季节的变化中编织梦想的花篮,在淡淡的日子里以宁静的心灵领略生命的灿烂。

人这一生,就是自然界中一个生命的流程,无论愿意的还是不愿意的都得经历。哪怕你在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日子里,哪怕你走着一段寸草不生的路,那也没关系,就当是在走一段夜路,拐弯时亮着的路灯突然灭了,你的眼前一片昏暗。此时你可以短暂停留,闭眼片刻,让你的眼睛做好暗适应的准备,当你睁开眼睛的时候,黑暗中的一切依然清晰可辨。你是不是就不会再感到慌张无助了呢?那就继续走吧!

嫩色宜新雨,春来草自青。平静地接受生命的赐予,一定会有什么融入你的内心,一定会有什么在滋润你的生命,也一定没有什么能再次挡住你的去路。

2.作文中可以用到的古诗词名句集锦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3.“古诗中的

古诗中的秋

翻开诗集,我在里面寻找秋的影子,寻找那张熟悉的面孔……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在夕阳夕下的时候,落日的余辉照射在山坡上,世界是那么的宁静,张开双臂,吸一口秋天的气息,凉凉的,很舒畅,使人忘却了夏的炎热。坐在树下,任凭秋风吹拂过脸颊,我仿佛看到秋天的银杏树,叶子就象一把把小玉扇,扇哪扇哪,扇走夏天的炎热,带来秋天的凉爽。眨一下眼睛,秋天的枫树便在眼前,叶子像似熊熊烈火,慢慢地从树上飘落下来,就像一枚枚邮票,一枚枚给大家送来秋的信息的邮票。

刷刷——刷,秋风吹着枯黄枯黄的树叶,把叶子吹得满天飞舞,它们落到地面上,埋进土里,漂浮在水面,落到屋顶上……看到这,不禁想起了“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秋天的风也蛮调皮的嘛!

抬起头望着被秋风刷洗过的蓝天,一只只张翅飞翔的秋雁鸣叫着飞往南方,一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诗句便浮现在脑海中,秋天的风多么善良,她告诉秋雁“秋天到了——秋天到了!”还亲自送它飞向南方,让它在残酷的严冬前逃过冬的扼杀。

秋,一个金黄的季节,但我却把“秋”认为是她的名字,“秋”她是一个小孩,一个淘气而又善良的小孩,她驱走夏,让人们脱离夏的煎熬;她埋葬落叶,让土地肥沃,让生命得到滋润;她送走雁,让它逃离冬的魔掌。

4.求优美的 可以运用在作文中的诗句

都是鄙人从资料中摘抄而来……有点累了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1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唐湖春行》) 1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1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15.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6.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2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3.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2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27.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姣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4.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写诗人的常用诗句:【李白】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 饯别校书叔云》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油天姥吟留别》【杜甫】1、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19、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2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2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3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苏轼】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6.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7.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8.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1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17.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2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浣溪沙》2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25.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2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27.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西江月》。

5.初二作文:“古诗中的 ”600字

古诗中的离愁

自古以来,离愁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关于离愁的诗更是数不胜数,离乡之情,别友之情溢满了文化史。身处异地,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色凄凉,作者独自一人身处异乡,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思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想起自己在故乡的一切,不禁感到无尽的酸楚,只能对月空吟,留下这千古传颂的名句。背景离乡,李月也曾吟诵到;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把自己对家乡的依恋转化为家乡水对自己的万里送别,构思何其巧妙,感情何甚强烈,铺案写下这传颂千古的名句。与多年好友相别,王勃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吟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好友相交多年,而今日一别,却不知何时才能够再会,自然心生不舍,但诗人却以乐观的态度,抛开惜别之情,丝毫不会哭哭啼啼作儿女态,挥豪写下这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 而面对离别,王维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真情吐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山阳关无故人。;以叙述的口吻,传情的动作表达真挚的惜别之情,青青河畔,折柳相送,轻吟写下这流传千古的佳句。 喜欢读古诗,体味古诗中的离情别绪,我仿佛经历了一次旅游,沉醉共中,甚至让我不想醒来。

古诗中的四季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渊源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诗,以它精练的语言,优美的文字抒发了作者的感受。

打开记忆闸门,我寻觅到了一首我最喜爱的诗。那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山行》。全诗共四句,是这样写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描写诗人深秋时节在山中行走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诗人巧妙地捕捉了山行途中所见的几副景观:远望一条山石铺成的山路蜿蜒曲折,伸向高山之颠近看山间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显现出几户人家,四周枫叶如火般,更显得红艳娇美,远远胜过早春二月的花。在这里,有白云、有红叶,色彩明丽;山路、枫林、人家,和谐温馨;还有因爱这枫林晚景而停车观赏的诗人也在这幅画中,使画面更显得有情有意。写秋景,全诗却无半点悲凉萧瑟的气氛。特别是最后一句,把枫叶与花相比,十分新颖。二月的鲜花固然美丽迷人,但春风一吹,春雨一淋,就零落成泥,随流水而去。而枫叶却是在同秋风、秋雨、秋霜的搏击中,变成火红,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这就是诗人之所以特别喜爱枫林的原因。也是这首诗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魅力之所在。

漫步在古诗苑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各式各样的古诗。古诗中的离情别绪、春夏秋冬,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山水风光、名胜古迹,这些都是古代诗人为我们后代人留下的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藏。

亲! 选我

6.“古诗中的

。.诗,文学领域中一朵永不凋零的花,一颗华彩四射的瑰宝。她有着耐人寻味又绮丽独特的风格——诗的洒脱,诗的含蓄,诗的飘逸,诗的沉郁,诗的豪放,诗的婉约……诗是文学的精华,是生活的缩影。

诗言志。因诗本身 重在反映诗人的品格、志向,则诗的品位更取决于诗所言志的价值。无论是曹操的《短歌行》,还是陆游的《书愤》,或是反映曹操为实现统一中国的政治理想而广泛招揽人才的心情,或表达作者重新立誓报国的情感。无怪乎朱自清先生誉“诗言志”为我们诗坛“开山的纲领”。

诗缘情而绮靡,诗常寄深情于诗境,正所谓“诗以情为主,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无论是杜甫的《登高》还是龚自珍的《已亥杂诗》,前者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独的复杂感情,后者表明了诗人开风气之先的乐观思想。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可见,“诗的本职应在抒情”。

读诗,常人皆爱之。而读诗重在悟诗,惟有用心去品味,用情去感受,才能真正悟出超凡脱俗的诗韵!

7.半命题作文 古诗中的

1、啊,其实我惯用的是把诗词分成几个词联用,如温庭筠【瑶瑟怨】“碧天如水夜云轻”一句。

就可以写成:“碧天如水,长空澄碧,是梦是幻,夜月飘忽不定的进了我的眼,融入我的心。”简单来说,就是扩句、扩句。

不过要是你想要引用的话,就可以在排比和反复的基础上改一改句式。如:那是“未成曲调先有情”的琵琶声?(出自琵琶行)还是“道一声好去”的无奈之声?(出自一首元曲,记不清楚)抑或,是“萧萧班马鸣”的广袤?(出自李白 送友人)又是“不用清歌也泪垂”的无声?(出自什么记不得了,反正是宋词。)

还可以加以更多的变化,但是这样必须是相近的事物,有点难想呃。我是初一学生的水平,如果你是高中生甚至大学生的话,那应该了解的更多,只要自行带入就可以了另,文章要古意的话,只要尽量在字里行间体现出古风就可以,不一定非要引用啊。

咱追求的较高境界,就像E大的【盛唐夜唱】,没有一句是完全引用的,但句句都引经据典,都是有典故的!如果可以用到这个地步,你就强大了~2、古诗中的花-范文古诗中蕴涵着的花 “古诗”,虽只有两个字,却包含着无限的情怀,无尽的美景……其实,你要是仔细寻找,还会发现,古诗中还蕴藏着一片大自然! 要说花,就必须得说说花王——牡丹。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那句“天下真花独牡丹”更是证明了牡丹百花之王的地位。

唐朝,牡丹更是王室中的“宠儿”,刘禹锡就曾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瞧,小小一朵牡丹花开花时节竟能震动京城。

牡丹的雍容华贵,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贵妇,古时的美人杨贵妃就最喜欢北平稀有的绿牡丹,怪不得唐朝的罗隐在《牡丹花》中写到: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与牡丹相比,桃花就像一位小家碧玉。

虽羞答答的却有股清秀非凡的感觉直逼而来。桃花妹妹可真爱美,浓妆艳抹打扮得花技招展,艳而不妖,恰到好处。

我现在终于明白什么叫“每对春风竞吐芳,胭脂颜色更浓妆。”桃花色彩缤纷,红似火,粉似霞,也有素面美人,白似雪……每种桃花都让人爱不释手,真是“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

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从古至今就是诗人名士所赞诵的对象。荷花凭借婷婷玉立的姿色,心旷神怡的芳香,吸引着无数人,荷花,哦不,就是花蕊,含苞欲放的花骨儿躲在茂密的荷叶中,可那尖尖的头儿藏不住,就成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像水一样清嫩的荷叶就如一池无暇的翡翠,绿得沉迷,绿得心醉。绿叶陪红荷,好一幅“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那楚楚动人的花瓣,新雨后梨花带雨的脸蛋,婀娜多姿的身材,亭亭玉立的气质,无不在诉说“出污泥而不染, 清涟而不妖。”岁寒三友也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

先说梅吧!《梅花》中立在墙角迎着严寒盛开的梅花,有股高洁坚强的意志。《墨梅》中只愿留下清香的梅花,抒发了梅与世无争的高尚品德。

《红楼梦》中“千红万紫,终让梅花夺魁”的诗句,同样写出了梅花与世无争的品德,却隐约流露出一种自有专长的傲慢。有些梅花却平白无故地遭受百花的嫉妒,就似“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喔,这朵梅花却又是这样的傲骨,这样的无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再说说竹!民以食为天,可大诗人苏轼却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听,多有趣,吃饭时可以不要吃肉,可居住时却不能没有竹子。《竹石》中写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把竹子不畏风雨,不怕困难的顽强品质,描绘得淋漓尽致。

古诗是一个放大镜,帮助我们仔细寻找大自然中的美。古诗奇就奇在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不平凡的情操;妙就妙在能借用普通的事物,抒发出不平凡的感情;美就美在使人意犹未尽,回味悠长! 3、印象中,李白是一个有些孩子气的人,很感性,很率真,也很随意。

快乐了就大声呼喊:“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很是洒脱无羁,甚至有些自视清高,“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好一个寻常人,遇到不如意甩手就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300年前的李白就是这么一个豪放、刚烈、自由、充满了真性情的人,读他的诗,酣畅淋漓,超然于世,真有一种“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感觉!才华横溢的李白,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良好的家庭条件和开放的盛唐,使他萌发了想游历名山大川、走边天下的心愿,于是他不为声名所累,浪迹天涯,吟诗作赋,行的惊天动地,写的名震山川,千古流芳。

李白衣袂飘飘,执酒临风。他呼吸着青山绿水的芬芳,亲吻着广阔无垠的大地,感受着超然物外的恬静,他的选择是对的,因为只有自由的天地能容下这位不受束缚、身有傲骨的旷世奇人。

酒是李白的最爱。他始终沉浸在酒中、梦中,当酒麻痹了他的精神、情至渐浓时,他的梦也就开始了,“李白斗酒诗百篇”,酒已经全部融入了李白的生命里,也融进了他的诗词歌赋里。

在他写的一千五百多首诗文中,提到“酒”的就多达一百七十多首,可谓是酒气熏天,醇香四溢,酒和文字成为“诗仙”寻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

8.写好作文的古诗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19、满赚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36、赚恢恢,疏而不漏。(老子)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4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44、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

9.作文中常用的诗词

对不同的作文题目有不同的要求。

..得饶人处且饶人 醒世恒言卷五 明 冯梦龙 但行刻薄人皆怨 能布恩施虎亦亲 奉劝人行方便事 得饶人处且饶人 。

..人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分外明 醒世恒言卷十八 明 冯梦龙 人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分外明 。..冤家宜解不宜结 醒世恒言卷二十 明 冯梦龙 万事由天莫强求 何须苦苦用机谋 宝叁餐饭常知足 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 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 各自回头看后头 。

..善恶到头终有报 醒世恒言卷二十 明 冯梦龙 善恶到头终有报 只争来早与来迟 劝君莫把欺心传 湛湛青天不可欺 。..不如意事常八九 醒世恒言卷叁二 明 冯梦龙 不如意事常八九 可与人言无二叁 。

..强中更遇强中手 醒世恒言卷叁四 明 冯梦龙 强中更遇强中手 恶人须服恶人磨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醒世恒言卷叁五 明 冯梦龙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

..夫妻本是同林鸟 警世通言 明 冯梦龙 夫妻本是同林鸟 巴到天明各自飞 。..平生不作亏心事 半夜敲门不吃惊 金瓶梅四十七回 明 笑笑仙 善恶从来报有因 吉凶祸福并肩行 平生不作亏心事 半夜敲门不吃惊 。

..丈夫有泪不轻弹 宝剑记.夜奔 明 李开先(林冲夜奔梁山) 登高欲穷千里目 愁云低锁衡阳路 鱼书不至雁无凭 几番空作悲愁赋 回首西山月又斜 天涯孤客真难渡 丈夫有泪不轻弹 只因未到伤心处 。..两脚踢翻尘世路 一肩担尽古今愁 绝命词 清 袁枚 赋性生来本野流 手提竹杖过通州 饭篮向晓迎残月 歌板临风唱晚秋 两脚踢翻尘世路 一肩担尽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来食 村犬何须吠不修 。

..江山代有人才出 论诗 清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人才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做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做春泥更护花 。

..亦狂亦侠亦温文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不是逢人苦誉君 亦狂亦侠亦温文 照人胆似秦时月 送我情如岭上云 。..一箫一剑平生意 负尽狂名十五年 漫感 清 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 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 负尽狂名十五年 。

..百无一用是书生 杂感 清 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逢飘尽悲歌气 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八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 春鸟秋虫自作声 。..虎落平阳被犬欺 醒世姻缘八八回 清 蒲松龄 龙游浅水遭虾戏 虎落平阳被犬欺 。

..多情自古空馀恨 好梦由来最易醒 无题 清 史清溪 多情自古空馀恨 好梦由来最易醒 。..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 集杭州俗语诗 清 黄增 色不迷人人自迷 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 叁笑徒然当一痴。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