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由心生全句

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心系诸佛,珠可助道。

1、相由心生是指一个人看到的事物,或者对事物的理解、解释、观感,由他的内心决定。此处“相”指的是物相,世间万物的表现形式。不同心境不同精神状态的对同一件事物的观感是不同的。正所谓你用什么颜色的眼睛去看世界,世界就是什么颜色的。当你心情愉悦时,世界就是明亮的,当你失意悲伤时,世界就是灰暗的。

2、所以调整心态,用积极向上的心去对待身边人和事物,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美丽。

3、浅一层的解释为人的仪容外表总受心灵思想因素的 影响。换言之,人的思想感情心灵情志必然表现在人的仪表上。也即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虽是内在的,不可见的;但实际也给人外在的直观感受。比如一个小偷流氓,外表给人猥琐的感觉,是丑;一个内心善良帮人助人的人,外表给人阳光温暖的感觉,是美了。

2.相由心生

“相由心生”源自佛教《无常经[1]》:“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

“相由心生”如何解,先要明了何谓“相”。 所谓“相”,在被引申之前(本意)一般而言是指可以被眼睛所能见到的外在。

大乘义章三本曰:“诸法体状,谓之为相”。 有物则有体,有体则有形,有形则有相。

当然这里所说的相一般(常用)是指用眼睛能看到的相,眼睛只是“一识”,还有其他“五识”可以“识”到的相,比如让你闭起眼睛然后给你一个球,你会感到这是一个圆的东西。所以“相”绝不是单纯的指“面相”,而且除了本意之外还可以延伸出更多层次的意义。

“相由心生”源自一个典故:据说唐朝裴度少时贫困潦倒。一天,在路上巧遇一行禅师。

大师看了裴度的脸相后,发现裴度嘴角纵纹延伸入口,恐怕有饿死的横祸,因而劝勉裴度要努力修善。裴度依教奉行,日后又遇一行禅师,大师看裴度目光澄澈,脸相完全改变,告诉他以后一定可以贵为宰相。

依大师之意,裴度前后脸相有如此不同的变化差别是因为其不断修善、断恶,耕耘心田,相随心转。 裴度年轻未达时算命先生说他有牢狱之灾,一段时间之后那位算命先生又见到了他,可却惊奇地发现他的灾祸已经破解了,于是他问裴度是怎样化解的。

裴度说他没做过什么,只是归还了主人一条自己偶然拾到的玉带而已。 先生说正是这件善事救了裴度一命,而且以后会大富大贵。

“裴度还带”的唐传奇故事说明了凡事都有转机,人生在不断变化。

3.相由心生下一句

楼主你好,这个其实是一句佛教的偈语。出处是《无常经》。其中有一段话是:佛曰: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物事皆空,实为心瘴,俗人之心,处处皆狱,惟有化世,堪为无我。我即为世,世即为我。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乃大”所以。全句应该是: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乃大。或者是楼主可以引用上面的那几句也行。请采纳

4.“相由心生”这句话出自哪里

源自佛教《无常经》:世事无相。惟有化世。

相由心生意指万物表象都是由心念所产生,心恶则相恶,实为非事,处处皆狱,饱含佛学古朴的深刻哲理:人的外在精神状态反映内在生理及心理状态。物事皆空。延伸涵义。境由心转也作境随心现,实为心瘴。这句话体现的是佛学唯心论哲学,心系诸佛。

境随心现意指人所处的环境及境遇会随着心境的转变而转变,堪为无我,俗人之心,珠可助道,世即为我,可感之事,境由心转,可见之物:相由心生。心善则相善,这两句话有很多种解释,并延伸了多种涵义,万象皆虚,境随心现,心随境转则烦,实为非物,故又有境随心转则悦,当代佛学是开放性的

5.相由心生下一句是什么

境随心转。

这个其实是一句佛教的偈语。出处是《无常经》。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乃大”所以。全句应该是: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乃大。

相由心生是指人的仪容外表总受心灵思想因素的影响。 换言之,人的思想感情心灵情志必然表现在人的仪表上。

也即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虽是内在的,不可见的;但实际也给人外在的直观感受。比如一个小偷流氓,外表给人猥琐的感觉,是丑;一个内心善良帮人助人的人,外表给人阳光温暖的感觉,是美了。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以阿赖耶识中的名言种子,二取种子及业种子为因,依他(众缘)为缘,两相结合而生起。

这些事物和现象都是无常的,是虚妄分别。然而众生为无明所盲,不明依他缘生法的真实相,起颠倒梦想,生我法执著,迷事迷理,故于依他起性上不证圆成实性,而得遍计所执。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