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句中包含的典故
1、庄周梦蝶 《庄子·内篇·齐物论》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
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 “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关键句)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
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2、望帝啼鹃 【望帝啼鹃】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啼到血出才停止。
很显然,既然是杜宇自己主动让位给臣子的,那么他死后凭什么要化鹃悲鸣呢?也就是说,他没受任何冤屈,死后化鹃鸣屈是毫无道理的。如此看来,就值得深究了:究竟是关汉卿表意错了?还是教材的编者解释错了。
让我们就手边的工具书来看看吧。 1.望帝啼鹃:望帝称王于蜀,得荆州人鳖灵,便立以为相。
“后数岁,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号曰开明氏。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或云化为杜宇鸟,亦曰子规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
(《常用典故词典》第463页,于石、王光汉、徐成志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9月版。) 2.杜宇:传说中的古代蜀国国王。
周代末年,在蜀称帝,号曰望帝,后归隐,让位其相开明;时适二月,子鹃鸟鸣,蜀人怀之,因呼鹃为杜鹃。一说,通于其相之妻,惭而亡去,其魂化为鹃。
见《蜀王本纪》《华阳国志·蜀相》,后因亦称杜鹃鸟为“杜宇”。 (《辞海》(中)第286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9月版。)
3.望帝:古代传说中的蜀国国王。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七国称王,杜宇称帝,更名蒲卑。”
又晋代张华《禽经》:“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或云化为杜宇鸟,亦曰子规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因以为杜鹃的别名。
(《古书典故辞典》第430页,杭州大学中文系编写组,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 4.杜宇:秦时蜀主,蜀地曾发大水,他率领居民避长平山。
后鳖灵开峡治水,居民得归陆地。他即传位于鳖灵,自居西山。
据神话传说,他后来得道升天,为蜀人怀念。 (《中国历代名人辞典》第63页,南京大学历史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3月版。)
5.望帝杜鹃:见《蜀王本纪》、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望帝,传说中的古代蜀国的一个君王,名杜宇,在周朝末季称帝,号望帝;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凄哀。
后遂用“望帝杜鹃”寓理想抱负的不能实现。 (《古诗词典故辞典》第491页,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版。)
6.望帝: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为望帝;后退西山,化为杜鹃鸟。《窦娥冤》:“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新编中学文言文常用词典》第291页,蒋传一、庄文中编著,王泗厚审订,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显而易见,上述六书的解释,都只说明他称帝、归隐、化鸟、悲啼,没有说明杜宇是冤屈的。
至于《辞海》中说他“通于其相之妻”,也只是“惭而亡去”,也未表其冤屈。那么究竟有没有表其冤屈的说法呢?袁珂先生编著的《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第18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6月版)明确写道: 杜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辑《蜀王本纪》:“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
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按《蜀志》云:望帝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中似有一段隐情未能道出。《说郛》(百二十卷本)卷六辑《太平寰宇记》云:“望帝自逃之后,欲复位不得,死化为鹃。”
略透出此中消息。盖望帝化鹃,皆缘“欲复位不得”,非以鳖灵“功高”而“禅位”也。
杜宇神话,民间亦有流传,面目与古籍记载颇异,略云:岷江上游有恶龙,常发洪水为害人民。龙妹乃赴下游决嘉定之山以泄洪水,恶龙闭之五虎山铁笼中。
有猎者名杜宇,为民求治水法,遇仙翁赠以竹杖,并嘱其往救龙妹。杜宇持竹杖与恶龙战,大败之,又于五虎山下救出龙妹。
龙妹助杜宇平治洪水,遂为杜宇妻。杜宇亦受人民拥戴为王。
杜宇有贼臣,昔日之猎友也,常羡杜宇既得艳妻,又登高位,心欲害之。一日猎山中,遇恶龙,遂与密谋,诡称恶龙欲与杜宇夫妻和,乃诱杜宇至山中而囚之。
贼臣遂篡杜宇位,并逼龙妹为妻。龙妹不从,亦囚之。
杜宇被囚不得出,遂死山中。其魂化鸟,返故宫,绕其妻而飞,曰:“归汶阳!归汶阳!”汶阳者,汶水之阳,即《蜀王本纪》所谓“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
其妻龙妹闻其声,亦悲恸而死,魂亦化鸟,与夫偕去。
2.含有典故的古诗词
诗词的用典,是指在诗词中借用历史故事或神仙故事来抒情。还有一种说法,借用或点化前人的诗文佳句来抒情,也叫用典。因此,有的诗人就大量使用典故,堆砌典故。于是形成了一种堆典体。堆砌典故很使人费解,有人就说这是不太好的做法,是故意卖弄渊博。
其实也不尽然。
辛弃疾的词,用典是最多的。
贺新郎—-绿树听鹈鴃,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觅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撵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常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常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一共用了七个典故。
1、“马上琵琶关塞黑”—–王昭君嫁匈奴和亲典故。《王明君辞序》
2、“更长门翠撵辞金阙-”——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被打入长门宫典故。
3、“看燕燕,送归妾”——–卫国皇后庄姜的典故。《诗经。燕燕》
4、“将军百战—-故人常绝”—–西汉将军李陵与苏武的典故。
5、“易水萧萧—-悲歌未彻”——荆轲刺秦典故。《史记》
6、“啼鸟还—–常啼血”——蜀帝杜宇死后化作杜鹃啼血的典故。
7、“谁共我,共明月”—–用李白《春夜晏桃李园序》、《赠孟浩然》诗句意。
古代诗人写诗用典的人不少,在此无法一一列举。但在词中,辛弃疾用典是最多的。你可以查一查辛词。
另外,元散曲用典也很常见。
3.古诗中描写典故的诗句有那些
无题
李商隐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颔联进而写女主人公对自己爱情遇合的回顾。上句用巫山神女梦遇楚王事,下句用乐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意思是说,追思往事,在爱情上尽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样,有过自己的幻想与追求,但到头来不过是做了一场幻梦而已;直到现在,还正象清溪小姑那样,独处无郎,终身无托。这一联虽然用了两个典故,却几乎让人感觉不到有用典的痕迹,真正达到了驱使故典如同己出的程度。特别是它虽然写得非常概括,却并不抽象,因为这两个典故各自所包含的神话传说本身就能引起读者的丰富想象与联想。两句中的“原”字、“本”字,颇见用意。前者暗示她在爱情上不仅有过追求,而且也曾有过短暂的遇合,但终究成了一场幻梦,所以说“原是梦”;后者则似乎暗示:尽管迄今仍然独居无郎,无所依托,但人们则对她颇有议论,所以说“本无郎”,其中似含有某种自我辩解的意味。不过,上面所说的这两层意思,都写得隐约不露,不细心揣摩体味是不容易发现的。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4.古诗词中运用典故的句子至少三句
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典故:.“持节云中”两句:用汉文帝与冯唐故事.据《汉书·冯唐传》记载:云中太守魏尚治军有方,“使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一旦入侵,必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时“虏差六级”多报了六颗首级,被文帝“下之吏,削其爵”.冯唐竭力为魏尚辩白,认为文帝“赏太轻,罚太重”,颇失人心.文帝幡然醒悟,当日便令冯唐持节赦免魏尚,官复原职,并拜冯唐为车骑都尉.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典故:长风破浪: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济:渡过.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典故:闲来两句:传说吕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于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李白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 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典故:羡鱼:羡慕钓鱼.《淮南子·说林训》中说:古人有言曰:“临河而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与其空口赞赏别人的成绩,不如自己扎扎实实地做点事情.。
5.诗句中含有六,七的古诗
文君怨
卓文君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与对镜,心欲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6.古诗词中带有典故的有哪些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释义: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释义: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释义: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释义: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5、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释义: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里了,早已化为一抔黄土。
7.蕴含典故的诗句
1,《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4,《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1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8.写出古诗中含有典故的连续两句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垂钓碧溪:用吕尚故事.传说吕尙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的蟠溪上钓鱼.乘舟梦日:用伊尹故事.传说伊尹在受商汤聘用前忽然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不久,伊尹果然受到商汤的聘用.诗人用这两个故事表示自己对前途充满了信心.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李商隐)庄生晓梦迷蝴蝶: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望帝春心托杜鹃:啼血杜鹃,传说蜀国的杜宇帝因水灾让位于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则隐归山林,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直至啼出血来..。
9.含有典故的诗句
著名美学家王朝闻,“朝闻”语出《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
马三立:著名相声演员,“三立”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动,
其次有立言,虽久不衰此之谓不朽。”
谢冰心,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出自王昌龄诗句:“洛阳好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鲁迅:原名周树人,“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薄至清:“至清”取自《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而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浩然出自《孟子》:“君子善养浩然之气。”
傅楚:语出《孟子· 文公下》:“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与?欲其子之齐语也,
则使齐语也,则使齐傅诸?使楚人傅诺?
马千里:又名马良骥,四川书法家,语出唐韩愈《杂说·马说》:“左之有千里马。”
易家言:“家言”出自《史记·大史公·自序》:“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为《太史公书》序路,以拾遗补缺,成一家言。”
孔学思:“学思”语出《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雨殆。”
孙三省:“三省”语出《荀子·劝学篇》:“吾日三省吾身”。
徐竹心:“竹心”出自郑板桥诗句,取虚心节高之意。“徐”与“虚”谐音,徐竹心即虚竹心。
张驰:语出《孔记·杂记下》:“张而不驰,文、武弗能也;弛雨不张,文、武弗为也: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斐冲天:“冲天”出自《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则惊人。”
韩三友:语出左诗“推李杏疾风一家,松竹梅岁寒三夜。”
李宗仁:字德邻,取自《论语》“里仁之为美”、“德不孤,必有邻。”
肖春晖:“春晖”出自唐代孟效《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温知新:出自《论语》“温故而知新”。
